APP下载

巧借语文课堂,催开语文之花

2020-08-21王友妹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4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语文课堂

王友妹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全方位展开,作为一个语文老师,笔者认为自己更应该静下心来,认真梳理自己面临的各种问题,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学习中提高,找到真正适合本学科的、适合学生学习需要的、适合自己的路子,而不是对所有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照搬硬套。下面就本次省优质课听评课活动,谈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语文;课堂;学习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4-119-01

一、重视语文课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语文基础的学习,以实现基本交际,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审美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也就是要在使学生逐渐掌握语文工具、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同时受到传统文化、文学素养、思想观念、审美情感的熏陶。我们经常听到很多家长说:“我们不要求孩子一定成才,但一定要成人”,而我们的语文课堂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我们既要教学生学好语文,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就《阿长与<山海经>》一课而言,授课教师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解读文本,通过对关键词的理解、品析,挖掘教材更深层次的东西。而我们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了对阿长性格特征的总结概括,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例体现人物形象地写作方法,这些当然有必要学,但我们却都忽视了阿长,一个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却安之若素的千千万万旧式妇女的代表。我们没有考虑过作者用了那么多笔墨来写一个保姆,难道仅仅是要表达对她的怀念之情吗?而在今天的这堂课中,我恍然,之前对文本的解读是多么肤浅。“我的长妈妈,没有名字;我的长妈妈,没有自由;我的长妈妈,地位很低……”是啊,就是这样的长妈妈却让鲁迅深深怀念,这份怀念里还有对其不幸的哀叹,对其不争的愤怒,愿我们借着这节课去重新解读阿长,走近鲁迅吧,了解他在这篇文章里赋予的情怀。

只有老师对文本有深刻的解读,才能更好地发挥语文对学生“成人”的熏陶作用。透过这篇文章我们该教给学生的东西应该还有很多。类似的文章还有很多,比如杨绛先生的《老王》。在解读这篇文章之前,我们不妨先探究一下当时杨绛一家的遭遇,就是在文革十年浩劫中饱受磨难的他们一家,在给予了老王如许的关怀的情况下,杨绛还深感愧怍,这该是怎样的悯人情怀?反观我们身边形形色色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又得到了我们怎样的对待?我们是不是该反思些什么?

二、灵活运用“探究性学习”

现在,很多学科都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就语文学科而言,我觉得,探究性学习还可以让学生在特定学习情景中,通过发现问题、角色扮演、辩论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熏陶情感。这也是新形势下对语文课的基本要求。

在《我的叔叔于勒》中,授课教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我看菲利普夫妇”。在这个环节中,小组同学合作,通过为文本写画外音的方式深入探究文本,小组展示学习结果。结果每个小组通过这种形式的探究不仅实现了对文本的深入解读,而且有很多创新的见解,展现形式灵活多样,表述流畅。这种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如能长期坚持下去的话,相信同学们的语文综合素养自然能得以提升。

还有一位老师在《枯叶蝴蝶》一文的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辩论赛的环节。针对这篇文章的人文精神主题,老师问:“如此美丽的枯叶蝴蝶,为什么要伪装自己的美丽?为什么求生的伪装反而让他濒临灭绝?为此,作为人类你有什么話想说,如果让你为枯叶蝴蝶代言,你又想说些什么。”课堂气氛因为辩论而异常活跃,在同学们思想的碰撞中,文章的主题呼之欲出,老师顺势引导,学生自然也就理解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其原本的样貌,显示真相即顺其自然.而对于人类,则是要卸下表面的伪装,活出最真的自己!”

三、做好语文课堂的导演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我们对传统教师角色的认知。现在我们不应该再仅仅局限于此了,老师首先要从观念上改变主动喂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其次要充分认识到教师不应该仅仅是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者、课堂上的控制者和支配者、检测试卷的制定者,更应该是引导者。一个好的老师就是一个优秀的导演。那么,我们要备的不仅仅是课文这个“剧本”,还备学生这群“演员”。学生在这一个个活动的参与中解读文本,走进人物内心,同时在自己的内心也播下一颗“善”的种子,进而得到情感的熏陶,完成思想的升华。语文文本的人文情怀自然地体现了其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四、选好文本的切入点

在《阿长与<山海经>》的导入中,教师选择的切入点是“在迅哥的眼里阿长仅仅是一个保姆吗?”学生的回答是否定的,也就自然地跟随老师的思路进入了对长妈妈的不同身份的解读,她是“妈妈”,她是“老师”……而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导入中,老师则选择了“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句话的朗读,情感理解,进而进入问题“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感?我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于勒?”两节课的切入点选得都是那么自然,而又切中主题。

作为老师要想引导学生准确而深入的解读文本,激发兴趣是必要的,而要激发兴趣,文本切入点的选择又是至关重要的。总之,在语文教学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疑点,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要以文本为依据、学生发展为根本。

【参考文献】

[1]黎玲.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对策[J].魅力中国,2019,(16):179.

[2]戴雪冰.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对策[J].科学咨询,2019,(23):1.

猜你喜欢

新课程标准语文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