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路径和策略

2020-08-18王烽

中小学管理 2020年7期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

王烽

摘要如何推进教育可持续发展,是各地制定教育规划和各项教育政策应当考虑的核心议题。建议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制定“十四五”教育规划为契机,遵循“共同责任、以人为本、呵护个性、公平包容、造福地方”等基本理念,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制定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明确推进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工作重点,针对导致教育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其切入点包括实施规范化多样化的融合性课程、实施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教育评价、构建常态化系统化的校外实践教育体系、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造教育和学习生态、推进以管办评分离为核心的教育治理变革等。

关键词 赋能区域教育;区域教育创新;教育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管办评分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0)07-0005-05

推进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是当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关注的焦点问题。可持续发展理念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从最初保护环境的议题扩展为指导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国际共识,其核心内涵可以简单理解为“现在的发展不对以后的发展形成威胁”。1996年,中国政府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要坚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如何推进教育可持续发展,是各地制定教育规划和各项教育政策应当考虑的核心议题。本文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基本理念,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2030行动框架》的基本内容,提出推进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

一、基本理念: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

以下理念对解决当前区域教育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具有重要启示。

其一,共同责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宗旨是增进人类共同利益。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也是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工程。世界面临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和创新支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贫富差距、种族冲突、政治经济摩擦乃至目前共同面临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正在给全人类带来威胁和挑战,我们必须让学生掌握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伙伴协同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教育需要教会学生承担民族复兴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责任,承担区域现代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责任。

其二,以人为本。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可持续发展。“人”是教育的唯一目的,教育不仅要满足人的近期发展需要,更要为人的一生发展赋能,为人的一生幸福奠基。教育不是教人跑赢升学“冲刺赛”,而是教人跑好人生“马拉松”。每一个地方的教育政策、学校治理、教育教学,都要以人为中心,关注所有人,关注每一个人,围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设计。衡量一个地方教育的发展成效,最终要看大多数学生是否获得了可持续的发展能力。有了人的可持续发展,人民才能幸福,社会才能和谐,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其三,呵护个性。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促进每个学生个性化发展。人是相同的,但每个人又是不同的。只有张扬个性的教育,才能赋予学生最强的持续发展能力,才能最大化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和贡献。基于“每个人都彼此不同”的认识,在教育中才会正视分歧和差异,强调包容、沟通、合作能力的价值,规避“一刀切”教育和评价学生的弊端。我们一直过多强调了学生之间的共性,而对发展学生的个性认识不足。教育是否能够和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照顾学生的个体特征,最大限度地照顾“差异化”,是衡量一个地方教育现代化水平最关键的指标。

其四,公平包容。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根源在于教育公平。群体之间经济社会地位和教育机会的差距,引发了教育不可持续的问题。家长对子女教育的焦虑是社会焦虑的投射,当围绕所谓“优质学额”的竞争愈演愈烈时,教育就很难爬出“应试”的泥潭。我们倡导通过调整资源配置规则,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更希望地方把每一所学校都办成有价值、有特色、有吸引力的学校,在入学机会、教育过程、评价标准等方面充分体现对每一个学生的包容,让每个孩子都得到适合的教育。

其五,造福地方。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与经济社会相协调。教育是城乡社会的子系统,依赖经济发展,传承优秀文化,造福社会民生,贡献人力智力资源。区域教育必须有效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那种只追求升学率、名校率的教育,必然忽视大多数学生发展,也必然脱离社会,会走进“应试教育”的死胡同。我们主张,地方政府要树立“大教育”观,将教育与城乡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融合,要把培养多数学生建设家乡的本领和热爱家乡的情怀作为重要任务,把学校作为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阵地。

二、发展目标:推动区域实现教育现代化

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国家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相一致。总的来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包容、公平的优质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推动区域实现教育现代化。

目标一: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學前教育和0~3岁保育

统筹管理和支持公办民办幼儿园,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提供公平、普惠、多样化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建立完善的政府对民办幼儿园财政补贴、购买服务、家庭困难儿童资助等制度,保证政府对每个儿童公平地履行学前教育责任,实现各种办学体制下幼儿园教师的工资、社会保障待遇相对平等,为所有有入园需要的孩子提供与其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相应的入园机会,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为所有孩子提供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有办法满足不同家庭多样化的需求,为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和模式提供实验推广机会,坚决遏制住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建立政府部门分工明确、与社会力量通力合作、以家庭咨询和援助为主要形式的0~3岁幼儿保教体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每个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及时、专业的服务。

目标二:让每个中小学生都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得到广泛认同,中小学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效果,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做出实效。充分运用教育技术进步成果和泛在教育资源,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形成相对稳定的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模式,学生课业负担明显减轻。在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视指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引导所有学生热爱运动、热爱劳动、热爱文学艺术。采取校内外结合的方式,提供充分优质的课程、教师、教育设施。推广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探究性学习,每天为学生留出充分的学科自学、兴趣探究、体育运动的时间,并加以帮助指导。所有学校取消自行举行的以排名、竞争为目的的考试,设立区域学生课业负担、健康素质(肥胖率、近视率、心理健康等)、运动素养警戒线,并定期监测。初中和小学班额在达到45人标准基础上逐步减小,到2035年达到35人左右。

目标三:让每个青少年都能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

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扮演好政府角色,形成机制,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够实现较高质量的就业创业。建立从幼儿园到高中相互衔接、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合作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各级学校广泛开展职业体验活动、职业启蒙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普遍开展学校与当地企业、高校和职业院校合作共建活动。深入推进普职融通,探索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双向流动机制,教育和培训资源共享,在普通高中普遍设立职业技能课程模块,使每一个高中阶段毕业生都具备基本的动手能力、掌握若干必备的通用技能。中职学校和社区职业培训机构要为每一位不升学的初中、高中毕业生提供就业导向的技能培训,并建立财政支持机制。

目标四:让每个有特殊需要的学生都能得到特别对待

依法建立完善的儿童权益保护机制,保障儿童安全,增进儿童福祉,对任何侵害儿童的行为要及时、严肃追责问罪。建立公安和教育等部门与妇联、社区、学校共同参与的留守儿童和流动人口子女关爱机制,保证这些儿童和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残障儿童、单亲儿童和孤儿平等的入学机会,并使其在学校中得到同等的教育和关爱。逐步为所有在某些学科有学习困难的初中生和小学生提供有政府补贴或免费的补习服务,使之达到基本的学业标准。为学有余力及有学科特长的学生提供跳级、走班或接受适合其需求和能力的特别教育机会。学校要引导所有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并提供基础的培育条件和家庭教育指导。

目标五:让每个教师校长的创造力都得到充分展现

实质性推进简政放权改革,探索管办评分离有效模式,充分保证学校管理自主权、教师教学自主权,形成充分激发教师队伍创造力的体制机制、学校氛围、社会环境。实现编制内外教师队伍统筹规划和管理,同校教师基本实现同工同酬,社会保障水平大体相当。落实教师岗位合同制,抬高门槛,拓宽入口,畅通出口,有效缓解教师职称评聘名额拥挤、心理焦虑、职业倦怠等问题,有条件的地方可尝试打破教师职称评聘模式,打破“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评价导向,建立教师职级常规晋升制度。减轻教师负担,提倡“低评价、低竞争”管理,让教师教育教学以外的工作壓力有限可控。建立校长遴选和后备校长培养制度,带动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创新教师校本教研、培训模式,为每位教师铺设清晰的专业成长路线,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

目标六:让每所学校都形成关爱与合作的新教育生态

在每一所学校倡导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制定清晰的得到普遍认同的发展愿景,创设儿童友好的校园环境。发动教师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公共事务。有效利用线上线下各种资源,创造丰富多彩的课程,提供能够尊重学生差异的、具有想象力的教育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营造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强调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开展跨学科和跨班级的合作,创建丰富活跃的师生社团,构建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型团队,为教师、学生创造足够的创意机会和条件,重视培育教师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建立学校与家庭、社区、社会的密切联系,开发和有效利用丰富的校外教育资源,形成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学习,一起成长的氛围。

目标七:让每个家庭都不必为孩子入学升学过度焦虑

把建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作为明确目标,并付诸有效的行动。下移教育管理重心,推进学区制管理,平衡资源投入并向薄弱学校倾斜,建立学校与社区共建共管机制,强化学校与社区和家庭的情感纽带。应支持每所高中明确定位、制定特色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给以财政投入保障,并统筹各方面资源予以支持。义务教育全面实行划片就近入学、对口升学,探索从小学到高中的贯通培养模式。鼓励民办学校承担政府委托的公共教育服务,提供特色化、选择性教育服务,建立公办民办学校合作发展机制,共同营造健康教育生态。完善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机制,支持公办学校与有资质的校外培训、校外辅导机构合作建设课程,改进教学,降低学生参加校外辅导的家庭经济负担。

目标八:让每个家庭、社区、单位都有效发挥育人功能

城市建设规划和小区建设规划都应体现教育先行、儿童优先理念,公共设施应考虑方便儿童使用,居住区及其周边应留有较充分的儿童活动空间和场地。政府和专业机构、社会力量合作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机制,使每个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都能及时得到专业的指导。强化社区的教育功能,依托社区提供课后看护、家庭教育咨询服务,组织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等,支持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统筹规划校外教育设施建设,与企事业单位共建一批校外教育基地。公共体育设施应优先免费提供给青少年儿童使用,公共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应设有专门的儿童活动区域,提供丰富的儿童读物和音像制品,组织儿童阅读活动。

目标九:让每个居民都能享受丰富便捷的学习服务

引导各级各类学校的学习服务功能向社会有效延伸,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样化学习服务。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学习账户和学分积累服务,以财政补贴、税收返还、政策优待等方式,支持所有在职人员、退休人员、失业人员、转岗人员、复员退伍人员等,参加可选择可记录可评价的职业培训、学历补偿教育或闲暇学习。开展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组织建设,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创设丰富多样的线下线上学习空间、学习社区,建设好社区学习中心、“老年大学”,让“共同学习”成为建设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三、工作重点:进行问题导向的精准施策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现代化的总体部署和一系列重大教育决策,以下措施对推进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作用和标志性意义,应作为区域推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1. 实施规范化多样化的融合性课程

贯彻“五育融合”理念,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关键能力为宗旨,利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空间,打破传统的学校、学科、年级界限,整合利用校内外资源,引进开发和实施学科融合课程(包括“STEAM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科学探究课程、普职融合课程等。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大力支持发展学生兴趣社团。

各种融合性课程的探索实践,是对传统课程模式的修正和补充,对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将一批领军学校作为基地,吸收借鉴国内外优秀成果,必要时购买第三方服务,采取专家引领、研教结合的方式,先在部分学校试点,再向每一所学校逐步推广,形成高水平、多样化的系列课程。要鼓励支持所有学校按照融合课程理念开展课程改革和课程创建,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

2. 实施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教育评价

建立以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区域教育评价体系,扭转单纯以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班级、教师,单纯以升名校、升重点比例评价学校的现象,破除“唯分数”“唯升学”错误评价导向。建立区域义务教育基本质量监测制度,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基本质量和学生身心发展基础指标进行定期监测。树立“好学校”的新标准,开展基于评价的学校诊断工作,重点支持薄弱学校依据诊断建议改进提升。全面改革学生评价,让每一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都掌握科学、简便易行的评价技术,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常态化、非竞争的全面评价,以此作为改进教育教学和家校合作的依据。

必须解决上述学校评价和学生评价“有用”的问题,以抗衡根深蒂固的旧观念和升学应试的影响。义务教育基本质量达标情况,学校改进的潜力和目标达成情况,应作为政府投入经费和其他资源、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奖惩的重要依据。学校层面的教师评价和绩效考核,不再与学生的考试成绩挂钩,而应当反映教师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参与教学改革的努力和效果。开展学生评价改革,制定以核心素养提升为框架的学生评价手册,对教师特别是全体班主任进行评价技术培训。

3. 构建常态化系统化的校外实践教育体系

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克服校外教育弱化、碎片化问题,建设与校内教育并行的常态化校外实践教育系统。针对不同学段需要,系统设计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实践教育课程体系,定时间、定时段、定内容设计常态化的校外实践教育方案。充分利用本地经济社会、自然生态、人文历史等方面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一批主题教育基地、研学训练营、常态化儿童活动基地,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共建一批体验教育基地,开发、引进系列优质校外教育课程。

校外实践教育是推进“五育融合”的重要切入點和抓手,也是目前中小学教育的短板。区域层面需要对校外教育所需设施进行量化,按照在校生规模测算需求和缺口,对现有校外教育资源进行分类摸底,制定校外教育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并纳入教育事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有关规划。需要把校外教育公共设施、课程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府职能,组织跨部门的合作,吸引有关企事业单位参与。

4.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造教育和学习生态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交互性、个性化、广覆盖、便捷性和去中心化等优势,改造传统的学校和课堂生态,推动教育变革。面向所有学校建设区域级教育技术应用平台,开发、引进、应用海量优质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培训,并对学校的应用情况进行指导和评估。支持学校因校制宜开发、引进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课程,支持有限度、可控制的自主学习,开展个性化和交互性的课堂教学,支持合作学习、翻转课堂,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开展教学诊断和必要的学生发展诊断评价,为学生打开丰富多彩的发展空间,以探索求知、不断进步的动机驱动代替学生之间的分数竞争驱动。为师生开辟线上学习社区、创意空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区域推进教育信息化,在基础设施、平台建设达到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要更加注重提升资源的筛选、开发、利用水平,更加注重提升学校、教师创造性使用平台和资源的能力。应以解决教育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避免固化甚至强化传统的管理模式、教学模式,避免放大应试教育的弊端、激化学生之间的竞争以至恶化教育生态。

5. 推进以管办评分离为核心的教育治理变革

创新区域教育治理方式,着力理顺体制机制,解决政府管得过多过细、权责不对应等突出问题,为学校、教师减负赋能,激发教育事业发展活力,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依法梳理、明确地方党委和政府部门教育权责,进一步强化教育系统党政部门归口管理职能。制定政府教育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探索建立以规划管理、标准管理、监测评价、教育督导等为工具,以财政、人事等政策杠杆支撑的宏观管理模式。重点扩大学校在教师聘用、经费使用、课程改革、教师考核激励等方面的权限。

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创新教育治理结构,优化中观(学校之间)、微观(学校内部)教育治理生态。要深化学校集团化、学区化管理改革,进一步推进教育集团、学区实体化,使其成为承接政府权力下放、引进社会参与治理、为学校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主体。理顺学区、集团与学校的关系,落实校长负责制,实施民主管理,推进学校与社区融合发展。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支持学校与有资质的专业机构、科技企业开展项目合作。

推动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应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导致教育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如“应试教育”“过度功利化”等精准施策。要做好新内容、新技术、新模式植入的加法,也要做好提高教学效率为师生减负的减法,为改革争取更大空间。要摸清问题背后的利益关系和逻辑链条,总体上改变规则、强化激励导向,局部上对准关键环节发力,争取在若干方面取得明显的改进效果。

猜你喜欢

教育现代化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
智慧教育平台助推大连教育现代化
基于终身学习理念高职财经教育品牌建设的探微
我国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研究综述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