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卓越校长工作室”推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

2020-08-18赵檀木

中小学管理 2020年7期
关键词:卓越协同成员

赵檀木

在实现了“人人有学上”的目标后,我国基础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办更加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成为全国各地教育政策的首要目标。面对优质教育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城乡教育和区域办学条件差距较大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海南省海口市借助“卓越校长工作室”建设,通过城乡协同、大小协同、强弱协同和新老协同等方式,探索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新模式,构建起协调和谐发展的地方教育生态。

一、以工作室打开区域教育质量提升突破口

作为海南省会的海口市,属于新兴海岛型城市,城市由多个岛屿组成,学校布局比较分散,学校办学规模和环境差异比较大,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城乡教育差距较大,优质教育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不同区域的学校办学条件差距较大。中心城区入学人口拥挤,“大班额”现象比较突出;而部分薄弱的郊区学校和农村学校“空心化”问题严重。

随着2018年4月海南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港战略定位的确立,海南教育发展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如何紧密结合当前海口市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问题,采取更加有效的机制和措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发挥其在全省的示范引领作用,将变得更加紧迫和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推动区域基础教育协同发展成为必然的政策选择。

在全国各地的探索实践中,区域教育协同发展形式主要有教育集团、校际联盟、学校群等。但由于海岛型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城市属性,使得很多在内陆地区有效的区域协作方式很难在海口复制和落地生根。海口虽然也加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和布局,但是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无法产生整体性推动作用。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海口市利用“海南省卓越校长工作室”这个合作平台,以卓越校长为龙头和示范,形成了不同的合作样态和协同机制,推动工作室成员校协同发展,促进了区域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二、建立指向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工作机制

卓越校长工作室成立之初,就把实现“协同发展,共同发展”作为工作室建设的主要目标。所以,工作室主持人的初衷便不是只关注自己学校的发展,而是希望促进校际的联合和共同进步。工作室的成员既有同一区域内的学校,也有跨区域的学校。各个工作室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和成员学校的特点与需求,形成了不同的合作样态和协同机制。

1. 城乡协同,推动农村学校特色发展

城乡协同,主要是从区域的角度,将距离比较近的城市和农村学校结合成一个发展共同体,借助城市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丰富的课程资源、优质的教师资源和硬件设施,为农村学校提供更多的引导和支持,使其因地制宜地办出特色和质量。例如:笔者所主持的海南省卓越校长工作室中,六所成员校中有四所来自城区,两所来自农村。我们通过开展“驻校诊断”主题活动,在六所成员校开展深入沟通交流,辅助各成员校长结合个人特点和所在学校实际,梳理、总结、提炼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创新制度,建立共享资源,并且形成自己的管理特色和办学特色。

2. 大小协同,引入大学专业力量

大小协同,即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协同,这是打破教育时空范围的一种纵向协作方式和机制,主要依靠专业力量来指导校长发展和学校改进。大小协同主要依托校长工作室聘请知名专家作为工作室指导教师,定期组织工作室的校长开展研讨和交流,会诊学校问题,促进高校专业力量与中小学实践的结合,为工作室的所有成员校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从而使得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及时的现场指导。有的工作室通过与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等国内高水平师范类院校签订合作协议,聘请大学专家团队到成员校开展研讨、跟踪评估、驻校指导、共话发展。例如:海南省卓越校长吕锐工作室通过设立导师制,定期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作为导师到学校开设讲座,成员校通过听讲学习、交流心得等方式,逐步提高办学水平。

3. 强弱协同,提高薄弱学校“造血”功能

强弱协同,即将同一类型但办学质量差异比较大的学校协同起来,实现以强带弱、共同发展。在强弱协同发展的共同体中,薄弱学校不仅可以汲取优质学校的文化,还可以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造血”功能,推动学校的自主发展。当然,除了本地区的强校以外,卓越校长工作室平台还把区域外的强校资源整合到共同体内,拓展工作室校长成员的办学视野和思维。相对于薄弱学校来说,强校有更多的交流平台和机会,如本地区外的拉手学校、合作学校和互访学校都比较多,有的强校还有很多国际合作学校。因此,不少卓越校长工作室都通过开展“高端访学”活动,组织工作室所有成员到上海、四川、重庆、香港、澳门等地的优质学校参观交流,把那些长期缺乏对外交流、局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校长带到了一个比较高的平台,让他们了解到更多教育创新的经验。

4. 新老协同,加速新办学校自我成长

虽然海口作为省会城市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城市的历史也有千年之久,在中心城区也有一些发展很好的老校。如何利用老校的文化资源和丰富的办学经验,促进新办学校少走弯路,尽快形成学校特色文化,也是卓越校长工作室的一个任务和目标。伴随着海口城市发展的大幅提速,教育规模快速扩展,新兴学校日益增多,这些学校亟须办学经验指导。通过卓越校长工作室,一些新办学校的校长进入老学校学习办学经验,不仅可以快速地实现校长的自身成长,而且一些老学校的成功办学经验能够很快地复制到新兴学校中。

三、彰显工作室对区域教育发展的效果和意义

重新审视卓越校长工作室在海口的实践,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工作室对于区域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首先,转变了区域教育发展观。过去教育领域的研究非常强调通过教育资源的一次配置来弥补后发学校在资源上的不足。然而,这种政策导向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后发学校的状态。今天我们必须寻求资源共享的思路,来破解整个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的严峻现实。发展观改变了,评价标准也就转变了。上级部门在考核卓越校长工作室时更看重学校发展的增值评价,任何一所成员学校的“掉队”都会影响整体考核结果,这就促使很多学校从关注个体发展转变为关注群体发展,最终实现协同发展。

其次,培养了一批优秀校长。高度重视“人”在教育协同发展中的作用,是海南省卓越校长工作室的一个重要特点。卓越校长工作室说到底是“人”的培养和成长机制,通过校长自身的成长激活了学校的办学活力,提高了教育质量。这几年,通过卓越校长工作室,海口市不仅盘活了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存量,而且创生了一大批优质教育资源,扩展了增量,这都与校长们的成长密不可分。

再次,让更多普通学校走向教育舞台的中央。协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内部校际差距的缩小,不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向更多学校辐射,让更多学校逐渐从被人遗忘的角落走向舞台的中央。以笔者主持的工作室为例,在城区四所学校的課程体系建设取得重要突破的同时,两所乡镇学校的发展也相当明显。与未加入工作室之前相比,各成员校的办学水平都有了质的飞跃。

最后,构建起和谐共生的地方教育生态。“赢家通吃”一直是地区教育生态环境恶化、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海南省卓越校长工作室从一开始定位给这些名校长的任务就是形成“伙伴关系”和“帮扶机制”。几年来,卓越校长工作室的实践探索充分表明,学校之间的协同发展并不是空中楼阁。即便是那些完全不具备资源和生源优势的乡镇学校,也可以在共生共荣的新的生态系统中实现自己的跨越式发展。全新的学校生态使得学校之间有了更多近距离接触和学习的机会,有了对其他学校办学经验更为深入的理解和认知。

猜你喜欢

卓越协同成员
追求卓越,拒绝内耗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两只挂钟
画与理
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福州十中简介之一
曾鳴 警惕停留在優秀的誘惑,這是卓越最大的敵人
京津冀协同发展
我家的新成员
课题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