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驻足欣赏成就精彩

2020-08-14洪艺红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欣赏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洪艺红

摘  要:欣赏作为一种较为复杂的意识思维活动,对于在欣赏中的学生也有着很高的要求,对欣赏的作品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抽象能力;通过小学美术欣赏的课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审美观、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得到提升。本文就在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如何开展,在开展中需要注意到什么樣的问题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欣赏;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9-0181-02

小学的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要通过教会学生对于一副作品的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明白作品当中表达的意义,其中所存在的内涵。但是在小学美术欣赏课的实际教学中,因为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对于美术欣赏上有着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一些低年级中表现的尤为的突出,对于比较抽象的艺术品欣赏没有多大的吸引力,所以在实际的美术欣赏课中出现的问题也是比较多,所以这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现有的美术欣赏课程,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对欣赏课程感兴趣。

1.美术欣赏课中出现的困难点

(1)环境因素

对于美术欣赏课的课程起步比较晚,在学生的心里并没有形成一个明显的熟悉心里,所以在对于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时难以对作品产生兴趣。同时在生活中的环境中,一般除开学校就没有过多的对其美术欣赏有过接触,所以对于美术欣赏这一门课程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小学中,其主要的目的还是在主要的学科当中,对于这些相对于高雅的课程并没有多大的兴趣,所以这也是影响着美术课程发展的一个因素之一。

(2)学校因素

在大多数的学校中,对于美术欣赏课并没有引起很高的重视,主要的重心还是在学生的主要学科当中,所以在对于美术欣赏课程的一些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上都不是很完善;基本上在美术课时都是一笔带过,使得学生在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时没有到达实际的效果,学生对于美术欣赏课也没有多大的兴趣。导致出现这种原因主要就是因为我国对于美术欣赏课的起步比较晚,甚至在一部分的学校中认为美术欣赏课完全就是一门没用的课程,象征性的增加了这门课程,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是被主科占据,就是根本就不上,使得美术欣赏课一直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

(3)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式不合理

在传统的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模式上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情况,一般的美术欣赏课的教学都是教师在讲台上对需要进行欣赏的作品进行讲解,向学生说明其中的韵味和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等,这种机械化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学生的主动性。而且长时间的对学生采用这种教学的方式,会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乏味感,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对美术欣赏课不感兴趣,失去了想要学习的主动性。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一般都是从学生们需要进行欣赏的作品起源一直讲到现代,对于学生而言,所学习的美术欣赏课就是简单的了解美术的发展史,对于作品更加深刻的内涵也不能清楚的理解到。

(4)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设备制约美术欣赏课的发展

美术欣赏课在本质上而言就是一种 ‘视觉艺术,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在作品拿出来的时候那一刻带给人们的视觉冲击感。要想对美术作品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就少不了具体的实物欣赏;然而在很多学校中的美术欣赏课中,因为教学设施的缺乏,在进行美术欣赏课时很多采用的都是直接对图片进行讲解;而图片是不能完全的将美术作品中本应该有的那种美感体现出来的,所以就更不用谈什么欣赏了。在教材中很多连图片都没有,大多数都是以文字进行表现,能够给学生进行欣赏的图片很少。长时间的用这种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美术欣赏课的发展和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

2.提高美术欣赏教学效果的策略

(1)教学的趣味性

在进行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时,因为面对的学生比较小,在理解能力上有一定的欠缺,所以在进行备课时就应该充分的考虑到这一因素,在教学结构上多去做优化,使得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更加的拥有趣味性。美术欣赏对于一个作品的欣赏有着不同的角度,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就应该把握好需要重点欣赏的侧重点,把作品实际的创做时间背景,在进行创作时发生的一些有趣的故事讲给学生听,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使在进行欣赏时的课堂能够变的更加的具有趣味性。因为小学中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讲解到过于专业性的词汇时,难免会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所以这对教师也是一个考验,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对于难点地方进行合理的优化,使学生能够接受,而不会在美术欣赏课中产生抵触的情绪,能够更好的对美术欣赏课程进行学习。

(2)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

在学生进行美术欣赏课程时,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的提高学生在欣赏时的参与性,一般的教学都是通过教师授课,学生进行听讲,这样的教学方式显得过于的机械,无法真正的调动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度。针对这样的一些情况,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的使学生能够对美术欣赏课程产生最大的兴趣。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在进行欣赏时,可以给学生播放作品作者的简介视频,让学生更加的了解作者在进行创作时的心情,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所创作出来的。比如,在欣赏花一类的作品时,可以把实物拿到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对现实中的花进行观察,在和所欣赏的作品进行对比,之后在结合实物与学生阐述作品,这样可以更加深度的使学生明白在作者进行创作时所要表达的意义。通过实物、作品、多媒体的相互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能够更加对美术欣赏课程发生兴趣,同时也能提高课堂的活跃度,让学生自己充分的参与其中,进而对美术欣赏课程产生兴趣。

(3)在美术欣赏课中以学生为主体

在美术欣赏课中,应该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因为在实际的美术欣赏课中的时间十分的有限,所以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就必需要进行改变。美术欣赏本来就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只有把自己充分的融入到作品中,才能去感受到作品的意义;传统的美术欣赏课都上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讲课,所以就要把这种教学的方式进行改变,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其中发挥一个引导的作用,这样才能更好的使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4)生活中的欣赏

对于美术欣赏课教学不一定要限制在课堂之中,在生活中也可以进行欣赏。不定时的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采风,让学生更加的接近大自然,通过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能够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同时在校外的欣赏中,也可以对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自己去欣赏,自己去发现大自然中存在的美,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阐述他们所欣赏到的事物。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加提高学生对于欣赏的理解,同时对于欣赏的兴趣也得到了提升。同时还可以定期的组织学生到美术馆去近距离的欣赏美术作品,只有直观的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才能真正的感受到美术作品所带来的那种视觉盛宴,培养提高学生们的审美和高尚的情操。

在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于学生的自身素质要求有着更高的要求。美术欣赏的课程兴起的时间较为晚,学生对于这一课程的理解和熟悉度不高,同时对于这一门课程的兴趣也相对较低。所以在实际的美术欣赏的教学中,就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欣赏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兴趣和参与度;同时在学校中对美术欣赏课的设备进行更新,使得有足够的实物能够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更直观的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作为教师也应该在现有的条件下不断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使得美术欣赏课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得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梁园.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的开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8.No.644(24):21

[2]杨云华.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4(Z3):28-29

猜你喜欢

欣赏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德媒:中印尚难以做到彼此“欣赏”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