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开展“自主-互助”教学,建设学习型课堂

2020-08-14赵乃雨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4期
关键词:互助自主

赵乃雨

摘  要:县区学校,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相对欠佳,教师整体年龄偏大,对新课改的理念接受较慢,理解不透,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缓慢,基本上都是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厌学情绪很大,能力欠佳,为适应国家课改形势,素质教育要求,我将积极开展“自主-互助”教学,建设学习型课堂作为研究方向,积极探索和改进教学。

关键词: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一、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传统的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知识获取的过程、方法,尤其是“应试教育”,以功利性为价值取向,以传授、灌输为特征,以学生掌握知识量的多少即知识记忆为重点,以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状况的唯一依据,强调师道尊严,课堂教学死板,学生被动接受,师生双方都不能也不敢“标新立异”,导致课堂教学缺乏生命的活力,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学生缺乏个性。而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迈进,这就要求人们对大量信息给予独立判断,有效筛选和整合;呼唤人们以开放的姿态面对改革,更好地完善自我。也就是说,现代社会的发展迫切要求人们加速人的自主探究建构,并正确发挥其作用。因此,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就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创新进程的主渠道、主阵地,理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要,努力创建一种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新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堂教学结构,从而真正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欢乐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

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采用“自主-互助”教学法,将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成为展示自我的舞台。通过这一教学法促进各学科课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學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会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一)通过引导学生回想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和讲解准备题,为学生学好新内容减少困难、铺平道路。

(二)以思考为主线,有条理地引导学生学习新内容,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三)用学生先学先讲,教师后讲后帮的办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争取自已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口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通过议论问题,提出不同见解,及时解决学生学习疑点。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学得心情愉快。讨论问题的设定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来的,为每个学生都留有展示自我的舞台和空间,学生的积极性极大提高,自主性明显增强。

(五)运用探究法进行教学,采用多种形式,旨在巩固新知识,使各类学生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六)有计划有目的地提早布置练习,留一些新课内容的思考题,使学生对学习新课心中有数。

(七)有目的分层次布置作业。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有进步,都有发展,这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八)做好课堂学习小组的科学构建,这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九)培养自学能力。

1.学生自学的能力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具有多因素,多层次的综合能力。

2.遵循自学能力发展规律。

3.学会阅读、学会整理、学会迁移、学会评价、学会总结、学会探索的六个层次进行培养。

(十)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自学-互助”教学法力图使课堂教学有一个良好状态,其外在特征是:和谐、热情、深刻、扎实。形成课堂教学良好状态的内在因素:信赖、热爱、渴求、自信。具有良好的状态是巩固和发展的直接动力,但还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科学的教育思想,也是内在因素的核心。

在“自主-互助”教学法的课堂上,学生不仅能够独立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性学习,还能够交流、分析、得出问题的答案。他们时而专心聆听、时而激烈争论;时而独立探究、时而合作交流。过去课堂上教师讲、学生记;教师说、学生做的沉闷不见了。课堂上弥漫着积极探究的气氛,和生命的活力。通过几年的实践操作,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发现探究者的位置,不断地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主动独立地探究学习。这样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表达与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能发表个人见解。学习优秀的学生养成了敢于质疑的习惯;学习中等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孩子不再附和别人的意见、盲目随从了,而是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学困生有时发言出乎大家的意料,比谁说得都要好。当我们看到孩子在课堂上争先恐后、不甘示弱地表达、交流时,当我们听着孩子们那充满童真却不乏机智的回答时,我们被他们感染着。

课改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力,课改不是不要成绩,而是改变提高成绩的方式和方法。学生自主、互助的良好学习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通过不断的指导,不断反思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 张盼盼.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03):24-25.

[2] 胡菊荣.浅谈以学生为主体改进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2):124.

猜你喜欢

互助自主
“自学互助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Moodle平台对传统教学的辅助功用
试析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难点及对策
物理教学“四忌”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