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时期高校声乐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2020-08-14阮小阅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教育问题教学模式

摘要:本文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为例,阐述了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效的声乐教育也有着长足的进步。声乐教学作为重要的高校艺术教育内容,当前我国的声乐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需要明确我国高校声乐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学生的发展,能够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开展声乐教育。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教育问题;教学模式;教学难度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4-0220-02

一、前言

如今我国高校所开展的声乐教学中,已经对开展的课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教育改制,同时更是对学前教育课程进行了教育改革,能够有助有教学的展开。但是现阶段社会对于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需要更多具有专业素质的声乐人才,但是高校的声乐教育中仍然出现了各种问题,阻碍对学生们声乐的培养。

二、高校声乐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声乐教育教学难度高

在现阶段我国的高校教育中,出现了没有良好的将声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的情况,例如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开展的声乐教育中,声乐课程中的教学内容相对枯燥无味,无法有足够的吸引力来对学生进行声乐教学,所拥有的教学资源并不平均,使其对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这就让学生丧失学习声乐的乐趣,降低了课堂效率,甚至还有一些学生没有领会到声乐教育中的教学要点。声乐教学中是需要摒弃传统观念的束缚,由于声乐教学中声带是一种演唱者仅为脆弱的发声器官,同时学生还没有一个成熟的发生习惯,因此知识挑选出一些难度成句过大的曲目,还对学生的声带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并且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而损害加大,同时一旦养成了习惯便很难改正,学生的声带出现充血或者发炎的现象。针对当前声乐教学中需要明确学生身体发展情况,调整教学安排。

(二)相对落后的教学模式

在我国传统的声乐教学中,往往会进行一对一的授课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是由于学习课程的人数并不多,其二是由于课程难度本身就较高,因此需要控制好人数进行学习,方便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安排。但是现阶段我国为了能够整体提升国民素质,不断放低高效入学难度,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接受到高校音乐教学,因此需要进行声乐教学的人数也在增多,这样的大背景下,在进行一对一的教学已经不再适用,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学习声乐的进度,还会让学费进一步的升高,让学生学习声乐变得困难。同时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是以教师为主要知识传授者,因此在进行声乐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没有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声乐课堂上与教师的互动性不强,这样长期发展下去,学生只能够解决知识的理论学习,并不能结合到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导致教育环节的低效率。同时教师也没有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任务,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充分理解声乐知识点,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教师缺乏对学生的鼓励

在进行声乐课的教学中,很对时候教师只专注于自身的教学讲解,而忽略了對学生的表现需要进行适当的鼓励,同时更多地时候是对学生犯下的错误的批评,这样的长期批评下会导致学生对自身的水平产生质疑,无法正确的对自身学习进行评价,从而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负面情绪,导致在课堂上无法积极地学习。在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声乐教学中,教师有时候会出现过于严厉的现象,虽然教师的初衷是想让学生进行问题的反思,但是这样长期的负面情绪化教育,会让学生在进行声乐学习中感受到过大的压力,让课堂氛围过于紧张,生怕犯错,长期持续下去会导致学生失去对声乐课堂的兴趣,甚至出现逃课的现象发生,所以在进行声乐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鼓励。

三、新时期高校声乐教育的教学对策

(一)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发声训练,降低教学难度

在声乐教育的初期阶段,教师需要针对学生不同生理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需要让学生使用正确的发音习惯以及正确的站姿进行歌曲演唱,同时在教师进行正确姿势歌唱的教学同时,还需要积极地组织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演唱姿势训练,能够在日常训练中保持良好的姿势进行歌唱训练,同时做好学生的监督工作,在学生出现不明白的地方,需要积极向教师询问,教师可以耐心的进行讲解,同时做出正确的示范。

在训练中同样要注重呼吸的调整,需要学生能够正确掌握歌唱姿势后,教师进行声乐中呼吸的安排,让学生认识到在歌唱中呼吸的重要性,随后在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到具体演唱中,一个正确的呼吸是一个优秀的歌唱艺术必备的要素,呼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但是在声乐教学中的呼吸又与之有所区别,呼吸的好坏决定了歌唱者的演唱成败。但是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许多学生会出现在演唱中卡顿、挤等不正确的发音,这些声音听起来会让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这样的情况的发生是由于学生没有一个正确的呼吸习惯,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呼吸的训练,让学生可以控制自己的吸气肌肉群,进行系统的训练,能够重视音质的训练,一个歌唱者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中声区,就无法获得很好的高音区,所以具体训练过程也需要进行循序渐进。对学生的声乐教学中,首先从中声区对学生进行训练,在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开始逐步加强高声区的联系,这样从中声到高声的训练模式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进行嗓音联系,使其能够在具体演唱中做到收放自如,其次学生的音色和声音等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并且在声音大到高声区的时候,学生的喉咙能够稳定在一个区域,这样保障学生每一个声区都有着稳定的声音表象。

(二)需要多种教学模式相融合

在现今我国高校开展的声乐教学中,为了能够培养出综合素质强的学生,需要进行教育制度的深化改革,要在高校声乐教学模式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其中可以引用小组讨论模式。首先需要教师在声乐课堂上布置任务,随后随机对学生进行组合,形成小组模式,然后每个小组开始对问题进行谈论,这样经过讨论所得出的答案会首先结果学生的思考,在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所得出,不仅有效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还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扮演着听者的角色,还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大大增加了学生在自身学习中的主体位置。在每个小组的安排上需要选举出一个小组代表,最为小组的发言代表,教师让小组进行依次发言,最后对每个小组的发言做点评,说明出每个小组的优缺点,这样清晰的点评能够及时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教师也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个别还是不懂的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这样,教师带动小组,小组内进行讨论学习的形式有效的帮助学生对学习进行知识点的梳理。

在小组安排上,教师可以采用优进生同后进生组合的方式,这样的组员安排可以计组员的学习进度进行互补,避免出现有些小组整体学习进度过快,而有效小组并没有跟上,这样的安排计教师进行教学安排时便于掌握进度。其次,优进生和后进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也是互相学习的过程,优进生掌握好的知识点可以向后进生进行讲解,同时这对于优进生来说也是一种知识点的巩固,帮助加深记忆,这样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使其班级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后进生不会处于班级教学的孤立处,同样也能参与到教学中来。面对声乐中有难度的歌曲,不会因为自身的基础,或者上个知识点没有掌握牢靠从而影响到以后的学习,教师让优进生向后进生进行有一些难度的歌曲的示范和讲解,帮助他们能够提高自身的声乐水平,使其班级内同学随着教学的进展,都能有所进步,帮助实现教学的顺利展开。

(三)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

由于我国传统音乐的教育,会使一部分学生会觉得声乐就是进行歌唱,二者并没有什么差别,所以就导致声乐教学过程中出现障碍,学生并没有重视起声乐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从专业角度来说,声乐完全不同于歌唱,甚至其实歌唱知识声乐的一部分,其声乐本身所涉猎的范围比较广泛,因此一定程度上只要是人声所能制造出来的音乐形式都属于声乐的范畴,例如戏剧、说唱等歌唱方式,因此歌唱是包含在声乐之内的,所能覆盖的领域有限,一般来说是通过歌曲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歌曲进行分类,例如歌曲中的民歌、流行乐等一系列歌曲。同时声乐和歌曲都属于声乐教学中的一部分,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充足的引导工作,让学生能够对声乐教学重视起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声乐学习。

教師在进行教学过程中的语言,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要重视自己语言的使用。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声乐教师需要对学生多进行鼓励,其鼓励的前提就是可以多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同时面对学生出现的心理方面的问题也要做到关心,需要时刻掌握学生的内心变化,以便于在学习中能够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任务。比如在课下,需要同学生进行谈心,针对学生在声乐上面出现的问题,进行问题的分析,帮助学生进行解决问题,同时在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师所安排的任务的时候,教师要进行及时的表扬,以此激励学生能够有满足感和成就感。而面对学生在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师要耐心进行问题的讲解,不易用较为严厉的语气进行批评,让学生能够不被情绪所左右,而是能够吸取这次问题的教训,在今后的声乐学习中避免再次出错,帮助自身能够有掌握学习主动性,同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发展,教师同学生在课堂上相互配合下,将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制度已经进行了全面的改制,因此针对高校开展的声乐教学也需要针对新课改的要求进行全面的创新,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开展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面对声乐中的重难点问题,教师需要引入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声乐学习。

参考文献:

[1]尹毅.新时期高校声乐教育中的创新性教学路径探析[J].黄河之声,2019(23).

[2]唐文韬,肖洒.新时期文化视域下高校民族声乐教育教学的多元化[J].黄河之声,2019(22).

[3]付强,陈晨,田潇戈.新时期背景下如何创新高校声乐教学的形式与方法[J].黄涧之声,2018(15).

作者简介:阮小阅(1991-),女,福建龙海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表演。

猜你喜欢

高校声乐教学教育问题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声乐教学中的美声唱法
谈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
互联网的发展给高校声乐教学带来的影响
红色歌谣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民族器乐合奏课与综合大学素质教育问题研究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