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表面活性物质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效果探讨

2020-08-13李薇刘慧郭丽词靳宝叶杨雪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李薇 刘慧 郭丽词 靳宝叶 杨雪

【摘  要】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效果。方法:我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之间收治的3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均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总结治疗效果。结果:38例患儿2h后动脉血气分析数值与治疗前相比改善明显,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例患儿死亡率5.26%,治愈率94.74%。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672-3783(2020)08-0266-02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为临床常见新生儿危重症,本病的发生与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有关,多见于早产儿,该病患儿在生后数小时内可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面色紫绀、呼吸衰竭等症状,常规治疗为机械通气[1]。本次研究比较我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38例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治疗前后相关动脉血氧分压数值变化情况以及患者预后。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收住38例呼吸窘迫综合征,其中男24例,女14例,早产儿24例,足月儿14例,体重:有8例出生体重在1500g-1900g,有5例出生体重在2000g-2500g,有25g出生体重超过2500g5例。纳入标准:(1)参考2019版歐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治指南相关内容[2],患儿均在出生后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面色紫绀、呼吸困难等症状,氧分压/吸入氧浓度低于26.7kPa,吸气性三凹征和典型胸部X线表现。(2)本次研究征得患儿家长、医院同意。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其他脏器疾病患儿。(2)排除诊疗资料不全的患儿。

1.2方法

1.2.1常规呼吸支持:根据临床表现、血气分析、胸片、经皮氧饱和度等因素,决定机械通气的类型: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常频机械通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能使肺泡在呼气末保持正压,防止肺泡萎陷,并有助于萎陷的肺泡重新张开。患儿有自主呼吸,氧分压<50mmHg,二氧化碳分压<60mmHg,选用CPAP。初设参数:PEEP4—6cmH2o,根据病情逐渐增加,每次调节1—2cmH2o,最高压力不超过8cmH2o。氧流量6—8L/min,氧浓度一般从低浓度40%开始,按照5—10%的幅度提高或降低氧浓度。常频机械通气:患儿使用CPAP治疗1—2小时临床症状无改善,复查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60mmHg,氧分压<50mmHg,或者是入院时临床症状较重,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60mmHg,氧分压<50mmHg,改用常频机械通气,选择SIMV通气模式:设置参数PIP16—20mmHg;PEEP:4—6mmHg,Ti0.3—0.5s,RR40—60次/分,Fio240%。

1.2.2肺表面活性物质(意大利凯西制药公司,固尔苏、猪肺磷脂注射液,产品批号:1078030)治疗,使用第一次剂量为200mg,第二次剂量为100mg,给药前温药至37 0C,新生儿保持仰卧位的体位,将气管内分泌物充分吸出后,而后将肺表面活性剂借助气管导管,随后予以新生儿5min的复苏气囊加压即可,需保证给药次数不超过3次,第一次给药后6—12小时可以再次重复给药,最大总剂量300-400mg/kg。根据根据胎龄及体重选择喉镜镜片和气管导管的选择,一般情况下早产儿0号或者00号镜片,足月儿1号镜片。体重<1000g,导管内径2.5mm;体重1000—2000g,导管内径3.0mm;体重2000—3000g,导管内径3.5mm;体重>3000g,导管内径3.5—4.0mm。

1.3观察指标

观察38例患儿治疗前、治疗2h后相关动脉血气分析数值变化情况以及死亡率。

1.4统计学处理

SPSS21.0系统处理结果数据,( ±S)表示的计量数据应用t 检验,(%)表示的计数数据应用χ2检验,P值低于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8例患儿仅2例给予猪肺磷脂注射液后直接选择常频机械通气,其余36例予猪肺磷脂注射液后拔管选择鼻赛式CPAP辅助通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数值变化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38例死亡2例,死亡率5.26%。

3讨论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进患儿因肺肺表面活性物质缺失,呼吸道防御能力低,在细菌、病毒等外源性物质刺激下,患儿肺脏可出现炎症反应,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降低,肺顺应性降低,该病临床常用治疗方法为呼吸支持治疗,患儿长期机械通气可进一步影响呼吸道防御能力,对患儿肺脏造成损伤。

猪肺磷脂注射液(固尔苏)是一种白色或乳白色悬浮液,主要成分为猪肺磷脂,该品给药后可提升机体特异性蛋白以及高磷脂代谢,继而提升肺部通气量,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患儿不适症状[3]。本次研究显示3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患儿治疗2h后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以及动脉血氧分压等血气分析数值改善明显,死亡率为5.26%。

综上所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肺表面活性物质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善凤,廖柳华.肺表面活性物质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5):16-17.

[2] 黄晓芳,冯琪.2019版欧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治指南更新要点[J].中华新生儿科杂志,2019,34(4):310-315.

[3] 袁玉肖,姜凯.肺表面活性物质用于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1(23):134-134,135.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