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第二课堂项目化课程化体系构建研究

2020-08-13宋壮群吴龙陈佳敏蔡龙华高佳悦林顺鹏袁宁杨淼杰

文教资料 2020年14期
关键词:体系构建第二课堂

宋壮群 吴龙 陈佳敏 蔡龙华 高佳悦 林顺鹏 袁宁 杨淼杰

摘    要: 第二课堂项目在全国各高校得以广泛应用,第二课堂活动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拓展,倍受高校学生的喜爱。以第二课堂活动开展为依据并逐步推动、实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作为高校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形式和参与成效的重要凭证。结合第一课堂教育和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第二课堂的分类进行整合和体系构建,并设计出较多体系、较多板块的活动课程,将第二课堂项目化、课程化。

关键词: 第二课堂    项目化课程化    体系构建

在高校建立第二课堂项目,逐步推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过程中,已经作为衡量大学生第二课堂参与度与综合素质的标尺。“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所涉及的领域包括大学生实习就业模拟、创新创业项目、志愿公益服务和社会实践调研等方面,基本围绕高校育人核心任务开展,促使各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工作体系更规范化、课程化。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侧重点不同,第一课堂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旨在为国家培养理论知识人才;第二课堂则是解决第一课堂所缺少的各类社会问题,以学生为课堂核心,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个性化人才。

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已经存在数十年,经历了自由化、组织化、学分化和课程化发展四个阶段。课程化在近几年才开始发展。高校第二课堂教学总共涉及思想成长、实践实习、志愿公益、创新创业、文体活动、社会工作、技能特长七个类别,在此基础下高校第二课堂项目化课程构建显得尤为重要。在第二课堂“项目化”体系及我国高校第二课堂“项目化”管理模式的催化作用下,我国高校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及活动具体实施结构将会更趋于完善;第二课堂课程化是将“学分制”和“课程理念”引入第二课堂,结合课程模式设计学生的活动课程体系,并将第二课堂活动作为必修课程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令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之间更加紧密联系,有效地解决了两者之间脱节的问题,使第二课堂活动方向更明确,趋于专业化、系统化和管理科学化,且学生对于第二课堂活动的参与积极性有显著提高。第二课堂便成为学生全方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良好教育平台。

1.高校开展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的现状

“第二课堂成绩单”项目的推进和实施,充分展现了第二课堂以育人为宗旨和多方位服务高校的作用,构建两者之间的有机整体,适当加强第一课堂育人机制工作体系相融合。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构建了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第二课堂”课程体系,并分为项目课程体系、记录评价体系、数据信息体系、动态管理体系和价值应用体系五个体系。学生在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过程中,采取分数式、综合式等评价方式,并按照学期、学年作为时间节点,对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综合素质表现作全面综合性反映。

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化形式多样,学生参与人数不固定,可以几人为小组进行或团队合作进行,学生结合专业知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可自主地参与第二课堂活动,达到全面提升个人能力的成效。现阶段第二课堂在育人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但第二课堂活动仅有课程化的理念显然是不够的,为此应当加强第二课堂课程建设,使其成为课程化的核心内容。

2.第二课堂项目化课程化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指导能力不足及部分高校第二课堂资源匮乏。

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取得进步的基础,我国的教育体系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地区发展差异较大导致教师队伍投入不足、教师队伍质量不高等问题,使部分相对较落后地区的高校存在资源匮乏状况且缺乏有力的教师队伍指导。在第二课堂持续推进发展過程中,第二课堂的体系、内容、模式都在不断改进的情况下,对拥有优秀且相对庞大及较强指导能力的教师资源的高校,起到更好的推进作用。对于教师资源相对匮乏且指导能力相对缺乏的高校来说,学生在设计与参加活动过程中会比较吃力,难以完成对第二课堂活动的目标与期许。面对当代庞大的学生群体,教师资源缺乏与活动指导能力不强这种情况开展的活动不仅质量不高,反而会降低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2多层次发展的势态下人才发展较为单一。

第二课堂项目化、课程化体系中着重第二课堂项目或任务,并根据项目或者任务情况评估第二课堂项目化、课程化体系对学生能力提升的影响,以此适时调整教学方案使学生实现预期目标。当前第二课堂已形成一个较大的趋势,并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辅。但是追求项目化课程化发展的同时,忽略了部分学生对于多层次、多方向发展的目标,无法更好地满足当代大学生多样式的需求,导致人才流失。在当今新时代的多层次、多方向发展大趋势下,多层次、多方向发展的人才是国家所需的人才,可能会对第二课堂发展的目的、人才发展的目的等造成一定的偏差。

2.3第二课堂制度存在一定缺陷。

当前第二课堂的考核机制较为单一,第二课堂学分的认定方式分为学生获奖加学分和学生学时算学分两种方法,这样的考核方式会让一些学生为了学分而在活动中浑水摸鱼。另一个缺陷是:庞大的参与者使创建者、老师无法客观地对活动参与者进行评分,导致真正有才华的学生遭受打击。目前一些高校开展第二课堂仅仅依靠“到梦空间APP”,该系统功能较单一,面对规模十分庞大的学生,活动管理者存在管理难、管不好的现象。因制度上的缺陷使高校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显得力不从心,未能实现预期目标。

2.4高校对第二课堂的作用的认识不够充分及重视度不高。

高校长久发展都有自身的定位及发展、育人体系,尽管第二课堂建立良久,且内容和质量颇受许多高校的喜爱与支持,但仍有部分高校对建立第二课堂的认识不够充分,认为第二课堂大多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对第二课堂的重视度不高,导致高校师生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存在诸多问题。如:组织形式单一、课程设计不完善,创造性不强等。师生在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中,体验感不强,满足不了参与者参与活动的目标需求。

3.第二课堂项目化课程化体系构建的原则

3.1加强第二课堂认识教育。

2017年12月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才开始在全国各高校全面推广运行,目前还有学生未能较好地认识到第二课堂在提升学生道德修养水平,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学校层面要加强对第二课堂的认识教育并清晰第二课堂的意义和作用,强调“第二课堂成绩单”是如何在活动中体现的,有什么作用,以此加深师生对“第二课堂成绩单”的理解与认识。

3.2注重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组织能力的培养。

高校学生群体规模庞大,对高校师资队伍有了较高的要求。从师资力量层面来看,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教师数量相比第一课堂少之又少。且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教师大多来自校、院团委的老师或辅导员,这部分教师很难有足够的精力兼顾第二课堂活动的全面指导。可以考虑在第二课堂项目化课程体系化构建中引入课程体系中尚缺的“学生组织领导力培养”类课程,通过培养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辅助老师更好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3.3构建合理的活动方案和评价机制。

全国各高校的学科侧重并不完全一致,同样一套活动方案并不适合所有高校直接使用。应当结合高校学生群体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打造一系列学生兴趣所向,更能强化专业知识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同时又不会影响学生“第一课堂”的学习,全面培养多层次发展的人才。其次要合理选择评价机制,作为学生评奖评优、学校人才培养评估和社会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

3.4增设第二课堂专门的考评及激励制度。

学校对第一课堂的考勤、考核、评价深入人心,是老师和学生必须严格遵守的制度,但第二课堂缺少监督考评体系。学校应当将第一课堂的考核标准应用到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奖励相类同,对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师生给予物资和精神上的奖励,加强对活动质量的监控和考评。如此设立相应的考核制度与机制,一方面可进一步提高老师和学生双方对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老师能更加专业化地对活动进行指导,学生也能合理安排第一和第二课堂的学习时间和任务,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第二堂课,让第一课堂的理论知识能较好地服务于第二课堂。

3.5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形式。

第二课堂活动在高校中普遍存在但形式较单一,需建立多层次的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活动平台,让学生们更好地展现自我能力、发挥自我才干、实现自我价值。建立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的综合性平台、建立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奉献互助的志愿服务平台及自我创业的创新创业平台。同时采取模块化与开放式的方式,开设与综合型人才培养相配套的课程体系,着力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配合学校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引导学生成为担当历史重任的时代新人。

4.第二课堂项目化课程化体系构建的路径及措施

4.1摒弃对第二课堂的错误认识,了解第一課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

目前仍有部分高校对第二课堂存在错误的认识。要打破其错误的认识,就要清楚认识到第二课堂的定位及与第一课堂的关系。第一、第二课堂紧密联系,但有本质上的不同,第一课堂注重课堂学习,通过系统化的学习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第二课堂以丰富学生课外生活,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综合能力为主,注重课外实践活动。有高校把第二课堂项目化课程化变成第一课堂课程的一部分,所以清楚地认识第二课堂的定位是第二课堂开展必不可少的部分。

4.2摒弃第二课堂的密闭性。

学生们希望通过参加课外活动,更好地接触社会,以便在大学积累充分的专业实习经验,在大学期间做好职业规划。但目前各高校的第二课堂活动内容较为单一,专业化程度较高,且大部分活动范围仅在校园内,所以要打破第二课堂的密闭性,提倡第二课堂活动走出校园、接触社会、对接企业。提高学生创业就业能力,丰富学生的阅历,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4.3摒弃单一的考评机制,建立科学考核标准。

目前高校的第二课堂活动考评机制主要与学业学分直接挂钩,单一的考评机制无法科学地对个人进行考核,导致一些学生忽略个人兴趣发展,在选择第二课堂活动时存在较大的偏差。科学的考评机制不仅可以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为学校的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方案提供更好的数据分析,还能为企业单位选才用人提供科学的依据,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是第二课堂发展与完善必不可少的一步。

4.4加大活动的宣传力度。

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化,相应的便是学院根据本院的专业设计活动,为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活动宣传方面,院级的力量远小于校级的力量。故校、院合作的宣传不失为一举两得的事,校、院通过微信、微博、QQ、推文、校内摆摊、宣传栏宣传,及时为同学更新更多的活动,同时潜移默化地让大家对第二课堂有更深的印象,提高大家的关注度。

4.5第二课堂项目化课程化与第一课堂相贴合。

大学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但是目前出现一些只会读书的大学生,故第二课堂就显得极为重要。通过老师的指导实现专业课程易实践、创新模式多样化的目标,让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效衔接,以此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以老师为先锋示范,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并认真指导第二课堂活动。

5.结语

“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实施,为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系统的体系构建,详细地记录了学生在校期间的第二课堂活动表现和活动经历。依托各类技术、资源及优势,让第二课堂在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课程体系构建对“第二课堂成绩单”的运行及制度的考核进行修整,科学合理地研究、试行之后进而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子昕,邵星宇,姜文青.高校共青团改革背景下“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思考——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J].赤子,2019(2).

[2]阎志斌.高校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化发展概述[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

[3]唐勇.基于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现状及策略优化——以西部某大学为例[J].高校共青团研究,2018(3).

[4]邵丽华,王鹏.以“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为依托服务学生发展——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J].科教导刊(中国刊),2019(11).

基金项目:该项目受2020年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攀登计划”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名称:“第二课堂成绩单”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pdjh2020b0670。

猜你喜欢

体系构建第二课堂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实践观对第二课堂建设的启示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职业生涯规划第二课堂的设计与开发策略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