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点

2020-08-13

中小学德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育德境界个体

刘长海:经验德育论有助于当代中国德育变革向前推进

刘长海在《教育研究》2019年第6期《经验德育:一种基于杜威哲学的德育思路》一文指出,杜威经验哲学提示了基于经验改造促进个体道德成长、实现社会道德改进与个体品德提升良性循环的经验德育思路。经验德育论以经验概念为基础建构德育理论,认为个体的道德学习源起于个体的生活经验,德育应该起于经验,经由经验,促使个体生活经验越来越符合道德。

基于经验德育论,借助书本知识来传授道德规范是否有效取决于儿童是否拥有相应的直接经验,并且其有效性要通过审视个体能否生成相应的道德认知、能否在类似条件下做出真正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建构合乎道德的经验进行判断。如果儿童对“掉到河里意味着什么”完全没有经验,他就不可能因此领会“人与人要相互谦让”的道理。同样,一个没有经历过农田劳作之苦和厨房炒菜之累的孩子不可能因为会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而珍惜粮食。经验德育将在经验中学习看作道德学习的首要和基础形式,要求重视并丰富学生在课堂内外的生活经验,提升学校生活经验的道德属性;德育教材和教学要发挥对基于经验的道德学习的辅助作用,圍绕经验来组织。经验德育论与生活德育论既有同源性,又拥有一定的学理优势,有助于将当代中国德育变革向前推进。

张正江,汪亚莉:课程育德的最高境界是彻底消除德育与教学的二分

张正江,汪亚莉在《课程·教材·教法》2019年第6期《课程育德三境界》一文指出,与课程育德的“渗透论”相比,“体现—内生”说显然更具先进性、科学性。“渗透”所渗透之“德”是外在的德,与学科课程内容之间或许并没有必然联系。而“体现—内生”说是从教育与学生发展的立场而提出的,是从学科课程内容之中生发出来的。但是,这一观点依然是要求学科课程教师在进行知识技能等的教学的同时,不要忘了育德。这个层次的课程育德依然存在着德育与教学、知识与道德的二分,教师在教学中还是可能存在不去挖掘、不去内生或体现的问题。

因此,课程育德的最低境界是学科德育渗透(融入),第二境界是挖掘、发挥和体现课程与教学内在的德育因素,反对外在的渗透、融入。而参照《道德经》相关思维,课程育德的最高境界是彻底消除德育与教学的二分,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刻意去育德,只按照教育教学的本质和教育教学的宗旨进行教学,即为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而教学,自然会有育德效果。按照教育教学的本质教学,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包括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非仅仅掌握知识,教学任务是以探求和追求真理为本,培养科学精神,发展智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师生关系、教学伦理等。

猜你喜欢

育德境界个体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探求中考毕业班级足球的育德路径
班主任:坚守课堂育德的教学初心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育德养正:幼儿园教育的理性回归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最高境界
最高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