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

2020-08-13方嘉媛邓志军

文教资料 2020年14期
关键词:学徒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方嘉媛 邓志军

摘    要: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的主流趋势,创新人才培养是各类教育机构的重点。本文分析了古今中外学徒制在职业教育中的发展情况,从中借鉴、发现学徒制与人才培养的关联点,就如何构建该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学徒制    职业教育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方方面面都是教育资源,文化知识是教育,耕作手艺也是教育,不同阶段的重点有所不同。受到古代如家思想“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陈旧观念,很多人在职业选择上轻视体力劳动。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工匠精神备受推崇,“工业2025”需要大量的建设者。然而,作为工业一线的职教学生似乎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究其原因是职业教育与工业岗位需求差距较大,由此现代学徒制在职教领域再度兴起。

一、古今中外学徒制在职业教育中的借鉴

1.国外职业教育中的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起源于联邦德国的职业培训,德国现代学徒制成效显著,全德国有55.7%的适龄学生接受职教培训。英国的现代学徒制覆盖培训领域广泛,基本结构层次分明,与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紧密结合,组织管理架构、教学培训框架健全完善。在澳大利亚,由国家统一制定规范的教学标准或培训标准,企业或行业增设特色内容,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新西兰用现代学徒制建设富裕社会,建立了完整的学徒制框架,国家对其宏观管理,多方合作促进现代学徒制发展。

2.我国古代职业教育中的学徒制

一百多年前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影响深远。1917年,黄炎培发现教育不单独的体系,需要和全社会保持联系,职业教育尤其要和行业紧密合作。1918年,黄炎培等人创办了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敬业乐群”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他把职业教育的终极目的确定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认为职业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且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他在办中华职业学校时,学生半日上课、半日工作,与今天的现代学徒制极为相似。

3.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学徒制

《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2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都提出“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办学主体作用,健全企业参与制度”。《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教职成〔2018〕1号),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方向及路径具体化,旨在促进、规范、保障校企合作。

二、现代学徒制与创新人才培養的关联点

1.创新的前提是传承——学徒

传承是创新的前提,任何创新都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现在或者未来的需要,对其进行改善或者重组,从而满足大众或者工业生产新的需求。随着各个行业发展的深化,学校的课时和浩瀚的知识之间形成了矛盾,无法在课堂上囊括所有专业知识。现代学徒制可以让学生跟着师傅一起学习,就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展开学习,了解工艺的变换和升级,明确工作中的困境和需求,才能让学生根据需要该进,最终完成创新。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车企跨界生产口罩,对生产线进行改革,就是传承技术后的创新。

2.创新的基础是实践——工作

实践是创新的基础,虽然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可以了解行业发展需求,可以找到创新思路,但是文献的速度总是滞后于实际生产工作。对于技术性工作来说,如果不参与工作,就不知道具体的生产工艺,所有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抽象出去的,无法支撑创新设计。现代学徒制,学生跟着师傅一起工作,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师傅言传身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工作。工人对工艺的理解角度与设计人员不同,可以很好地补充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为学生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3.创新的基础是交叉——前沿

现代学徒制中,在工学结合的理念下,学生被分配到企业的某个岗位开始和师傅学习。受制于企业资源和保密性等多种因素制约,一些学生实习的岗位并不与自己专业相同,可能相近,也可能看似无关。这种情况是学生用基础交叉思想学习的好时机。师傅传授的技术可以通过反复学习获得,还可以了解另一个领域。一个行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材料、技术、工艺没有飞跃的情况下,创新往往会遇到瓶颈,这时通过学科交叉可以开阔思路。

三、现代学徒制应用于职业教育中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准

在职业教育改革中,针对现代学徒制的情况进行了教学改革,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教学目标定位不准。国家相关文件已经指出,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也明确了企业的主体地位,学校应该根据企业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习所得能够满足企业对岗位的需求。考虑到学生就业未必是实习的企业,教学目标可以就此扩展,但是绝对不可以出现忽略企业需要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准确,与校企沟通、教研组能力等有直接关系。

2.教学内容不实用

现代学徒制中,学生的重心在企业工作,内容是学习师傅传授的技术。学校在这个过程中是学生专业技能的加油站,要解决学生在工作中的困惑和问题。由于企业工人重实践,理论知识相对薄弱,无法回答或者指导深层次问题。学校要起到补充作用,教学内容要与学生工作岗位直接相关,给学生准备丰富的相关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阶段性给学生答疑解惑。教学内容不实用,与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实践经历有直接关系,教师要与师傅沟通,明确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的诉求。

3.课程学分制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并没有统一的学分计算方法,职业院校大多沿用普通教育中的学分计算法,不能明确记录职业教育学生已获取的知识和技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显著区别是重视实践,学生在职教学习时已经步入工作,评价学生的学分制必须进行改革。学分制与实际学情不符,反映出教师的工作态度不够热情,学校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

4.学校热企业冷

受到学生学习成绩和家庭经济情况的双重影响,我国职业教育的生源非常多。学校相应国家号召,努力开展现代学徒制,但是企业对此开始比较热情,后来比较冷淡。一方面,企业配合教育享受的国家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另一方面,企业为学生支付劳动报酬,学生的工作能力却无法胜任岗位需要。对于学生能力提高,学校没有成果,师徒制中师傅要求苛刻或者严厉学生负面反应强烈。这就反映出职教水平有待提高,企业师傅育人能力有待提高,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需要提高。

四、现代学徒制背景下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基于任务的模块教育

为了发挥现代学徒制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从教育内容改革入手。既然职业教育侧重实践,与普通文化教育有显著差别,那么职教内容和教学套路必须有改变。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理论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该理论强调教学中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开发原理、逻辑、培养目标都一反传统学,值得借鉴。

职业学校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任务包式教学模式,每个学生在企业工作就是完成一项任务。学生从接到任务、学习如何完成任务、对任务进行反思学习就是岗位能力获得和提升的过程。学校要针对学生的岗位特征给予相应的专业教育,辅助学生学习,为学生答疑解惑,不仅让学生习得技能,还掌握自学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执行中,学校要与企业做好沟通,确定目标岗位和每个岗位的人数。学校的基本原则是让学生在企业拥有最佳的师资配比,对此学生可能会被分到多个企业,工作岗位存在差异,给老师带来麻烦。早起工学结合时,为了降低学校负担,大批学生进入同一企业实习,效果不好,为此要提高教师的个性化教育能力。教师可以应用自媒体与学生进行沟通,定期给学生上課,并到学生工作单位进行检查和观察,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职业教育三年时间,根据校企合作资源和学生的个人意向,完成一项任务可以选择下一项任务,逐个攻克难关提高自我工作和学习能力。

2.基于任务的评价体系

职业学校既有的学分制需要改革,评价体系可以与任务模块教育相结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效率评价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成果。这是对学生实际工作和实际学习的客观评价,该评价具有一定的价值。基于任务的评价,要结合学校教师和工作单位师傅的综合意见。学校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果、接受能力等进行评价,师傅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求学态度、行为礼貌、创新能力等进行评价。由于该评价是结合某个企业的某个岗位开展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到其他企业未必认可,因此,还要开发工学结合模式下现代学徒制的通用评价方式。在这方面,英国的评价体系具有参考价值。

3.基于专业的敬业乐群思想教育

宪法规定我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盟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某些人对职校还有一定的偏见。职教学生毕业后多在一线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由于收入相对较低,以及大众对高学历的追求,职教学生的工作荣誉感和自信心略有不足。对此,学校要对其进行敬业乐群的思想教育。“敬业乐群”是黄炎培办学的宗旨,意在干一行爱一行,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和自我价值。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训是“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可见高等教育对机械类学生的要求与工匠精神高度一致,这是行业的特点和追求。职教学校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学、思想教育,端正其工作态度、矫正其职业认知,使其在工作中充满自信。还要让学生了解工作和社会,让学生与师傅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学到更多的本领。另外,实现“工业2015”职教学生是主力军,要增加工作使命感。

4.基于专业的探索发现创新教育

英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其将职业技能进行分级,学生18岁后可以对职业规划进行选择,既可以在职业技能方面进行深化,又可以选择深层次的理论学习。这样的学生,不论做出何种选择都有一技之长可以谋生,并且凭借自己扎实的技术功底在工作中实现创新发展。我国现代学徒制职教工作中,学校教育要指导学生培养探索发现的创新能力。职业岗位技能学习的最大弊端是具有时效性,企业发生变革或者学生面对就业,能力资本有限。学校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发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行业适应能力,避免学生在岗位工作中固化自己。

5.终身学习

职教学院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过早步入职场,职业发生变革是这个时代的特征,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入学,部分学生是因为家里经济窘迫而入学。学校要对每个孩子的成长负责,要教育孩子终身学习。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没有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学习,但是他们有未来,老师要告诉他们社会发展趋势、行业学习资源、学历升级的途径。

综上所述,古今中外的职教经验说明学徒制有利于职教发展,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为了更好地构建适合现代社会的学徒制教学模式,要从教育模块、教学评价、工作思想、创新教育、终身学习、教学相长等多角度思考教学模式。将职业观念、素养、规划纳入职业教学当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职业学校的教研工作者要重新定位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以现代学徒制为中心,做好专业知识的传播和辅助工作,兼顾学生的品德教育和能力教育。

参考文献:

[1]张俊生,朱德全.公平与秩序: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4(33):5-7.

[2]马树超.产教融合:从示范到优质院校建设的主线[J].职教论坛,2017,0(1):32-35.

[3]刘立新.德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0):18-23.

[4]和震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5]周建松.优质高职院校建设重点与路径研究——基于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到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演进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7(12):5-11.

[6]姜妍.现代学徒制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4):270-271.

[7]逯铮.论现代学徒制中“现代”新型师徒关系的构建[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12):17-19.

猜你喜欢

学徒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学徒制”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