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国外访学时所接触到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证研究

2020-08-13穆爱霞

物理通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同伴小组合作学习设计

穆爱霞

(甘肃医学院公共课教学部 甘肃 平凉 744000)

目前,国内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颇多,目的是为了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是期望学生获得特定的可应用的技能,实践结果表明,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国内这些研究大都是针对中小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而在高校的应用和推广研究甚少.在国外,许多大学学科的教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利用这种小组合作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互动和提高学习积极性[1~9].本文通过阐述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和理论基础,列举国外小组合作学习的实例,强调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指出如何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旨在提高高校大课堂授课效果.

1 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 )适应性强,在小班、大班或跨学科领域,都可以成为大学教师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合作学习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非正式合作学习小组由2~4名学生组成小型、临时的小组,这些临时小组在一堂课上进行短暂的合作,通常最多是一节课,以回答问题或回答教师提出的提示.而在正式的合作学习中,学生一起工作一个或多个课时,以完成一项联合任务或作业[3~5].

合作学习是教师确定学习目标,并将学生分配到小组中.学生有特定的角色和任务,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并完成学习目标,教师则监测、评估合作小组和学生个人的表现.

2 小组合作学习法的理论基础

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使用基于建构主义的原则,尤其要注意学生之间互动所做的贡献.本质上,建构主义基于这样的观点:个体通过建立自己的知识,将新的思想和经验与现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从而形成新的或更强的理解能力来完成学习[3~9].整个群体在此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基于积极地追求共同的目标.

合作学习小组在一起学习或解决问题时,每个人应理解所有知识.合作学习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和资源共享,需要相互沟通,学生与同伴讨论问题,聆听同伴的声音,而在传统的教室里,学生可能会花更多的时间听教师授课,会被迫接受知识,而不能有效地表达学生真正需要掌握和应用的知识.

3 国外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几个实例

以下介绍几种在国外访学期间学习到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3.1 “个人思考-同伴讨论-同伴分享”合作学习小组法

如表1所示,教师给出一个可讨论的问题,在给出答案之前,指导学生先独立思考或写下问题的答案.然后,与其他同学讨论,在同伴讨论的基础上,最后,在全班分享他们的回答.

表1 “个人思考-同伴讨论-同伴分享”合作学习小组法步骤和流程

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原有记忆知识的基础上,经讨论与分享,使知识得到更深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纠正误解并组织新知识,以便将来可以更轻松地使用.同时,同伴之间的互动学习进度可以督促个人学习,避免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拖延等现象.

3.2 “同伴指导”合作学习小组法

如图1所示,教师发布的问题通常是基于概念的选择题(该题正确答案为C),学生先考虑自己的答案,然后对问题进行投票(可用多种方法进行投票,国外常用Iclicker,Mentimeter等,国内常用的如雨课堂、学习通等,这些工具可以及时地反馈学生课堂题目的作答结果),结果如图2所示,发现有大约50%的学生选择了错误答案D,此时,教师会预留时间,鼓励学生进行同伴之间的讨论,经过与小组同伴的讨论,再次发送答案,结果如图3所示,大约有70%的学生选择了正确答案C.图2和图3清晰地表明,学生经过讨论,对知识的理解有了明显的变化,通过同伴之间的讨论知识得到了传递,这与传统教学有很大差别,学生不仅仅是只听教师的讲解,而是通过聆听同伴的声音,通过讨论掌握知识.这种方法特别适合高校大型班级,用作刺激大课堂讨论的方法,我们的课堂并不只是需要安静地聆听教师讲授、观看PPT和记笔记等,而且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深层的对话,这种即时教学(Just in time teaching)不仅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快速地帮助学生解决有争议的问题.

图1 教师发布的基于概念的选择题

图2 合作学习前学生投票

图3 合作学习后学生投票

3.3 Jigsaw拼图小组合作学习法

Jigsaw拼图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小组学习方法,在国外高校课堂被高效地使用,我们选取最简单的流程进行阐述,例如,选取4个不同的问题,16个学生参与,流程如图4所示.

图4 Jigsaw拼图小组合作学习法流程图

第一步:教师为学生提供4个不同的问题或任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编号,如甲、乙、丙、丁.编号相同的学生领取相同的题目.编号相同的学生集中在一起,该小组学生都有教师布置的相同的任务,他们集中讨论同一个问题,相互答疑,相互分享,对同一个问题得到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第二步:讨论完毕后各成员重新组合,确保新的小组中有4个不同的题目,此时,编号为甲、乙、丙、丁的学生分别为小组其他人正确、清楚地讲解自己的问题.

这种教学模式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即学生在第一轮讨论问题时,除了正确的理解知识外,还可以汲取更多人的经验和方法,使同一个问题的研究更加深刻透彻.学生在第二轮教别人的过程当中,不仅使自己的所学更加牢固,能把知识掌握得更好,而且可以充分起到“传帮带”作用,有利于诱发深层次、隐蔽性的知识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能动性,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更自由地发挥和主动学习,完全符合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培养.除此之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确保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大大提升了自信心和学习效率,不仅如此,学生通过交流讨论,还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英语教学中还可以起到训练口语的作用.因此,Jigsaw拼图学习法是一种高效轻松的学习方法,在一些较难的知识理解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适合大学课堂的讨论式学习.

3.4 利用小组循环讨论合作学习法

在一次《工程导论》的设计课程中,学生需要设计并制作完成一件作品,例如制作一把椅子,如图5所示.

图5 小组循环讨论合作学习法示例

假设该小组有6人,在设计之初,该小组每个人先写出自己的设计思路,画出自己的设计草图,接着小组每个成员轮流对每位同学的设计初稿给出建议和修改,经过一轮的修改,被修改的设计稿重新返回到本人手中,该设计稿集合了小组每个成员的设计思路与创意.例如考虑了椅子的形状、承重、材料的使用、舒适度等因素,经过多方的考虑,达到了设计的完美,同时,也确保每一次设计在操作之前做到充分考虑,做到万无一失.当然面对如此多的设计,如果某个设计被过多地修改或否定,该小组会做出删减,经过反复的修改,保留2~3个合理的设计,最后保留的这些设计需要在实验室进行验证.

这种小组讨论并轮流修改的优点是,它可以在行动之初就有预见性地排除一些不利因素,将失败率降到最低点.这种方法很适用于国内设计类课程或各类设计性实验的操作,我们可以在操作之初就能积极引导学生充分考虑多方因素,排除困难,而不是教师一再重申实验注意事项,或等待学生在多次的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4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美国戴维·约翰逊(David Johnson)、罗杰·约翰逊(Roger Johnson)等几位教授对168项研究进行了整理分析,他们将大学生的合作学习、竞争性学习和个人学习进行了比较[4].他们发现,在整个研究中,合作学习比竞争学习和个人学习产生的学术成就更高.从本质上讲,这些结果表明,与非合作学习模型相比,合作学习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大约一倍.

1999年,Springer等人从对大学团队合作学习的39项研究分析中证实,与不参加活动的学生相比,参加过各种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从扩展的正式互动到简短的非正式互动,具有更大的学术成就,表现出对学习更积极的态度,并且通过团队学习获得了更大的毅力.

5 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确定有助于实现目标的小组构型

首先,教师应阐明小组的合作目标,包括希望学生达到的学术目标和希望他们发展的技能.在非正式的小组学习中,小组通常由班上相邻的成员组成临时小组.在正式的小组学习中,对于教师而言,可以就学生的学术技能或与小组任务相关的其他技能(例如,设计能力,编程技能,写作技能,组织技能)等方面进行调剂,通常建议组成2~6人的小组,研究表明,由3名成员组成的小组在解决问题的任务中表现最佳.

为了避免小组学习中出现的常见问题,例如单个学生统治整个团队或避免团队成员的冲突,教师将角色分配给小组成员(例如,负责人,教育者,调解人)并定期轮换.在运作良好的小组中分配这些角色不是必需的,但对不熟悉小组工作或技能不熟练的学生很有用.

(2)选择一种评估方法,以促进积极的群体相互依存以及个人责任感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首先,学生参加一个单独的准备评估测试,然后作为一个小组再次参加相同的测试,成绩是两个分数的综合.其次,学生们共同完成一个小组项目,并获得该项目的小组分数.该分数可以在小组合作伙伴之间分配,以便学生评估成员的贡献.教师可以使用一种同行评议的方法,给学习小组总分100分,每个学生根据所有团队成员的参与程度为他人分配分数,因此,如果团队成员不为小组活动做出贡献,则他的小组活动得分将受到影响,而非常有效地做出贡献的团队成员将受益,这样也有助于解决个别学生“搭便车”问题.从个人成绩到小组成绩是学生的最终成绩,这不仅评估了小组工作成果而且评估了小组的工作过程.

(3)帮助小组入门

教师可以帮助小组在初次开会时建立良好的架构,教师应及时说明小组的任务,包括学习目标和互动目标,让学生清楚教师将如何评估每个任务.同时,教师应帮助分配小组角色或给予小组提示,以帮助他们采取有效的互动方式.对于将要从事较大项目的团队来说,这些可能特别有价值.

(4)监察督促小组的工作

教师应在小组学习期间定期观察小组的互动和进度,或收集学生互动过程中的资料.当教师发现问题时,应及时进行干预以帮助学生继续完成任务并有效地合作.例如,教师可提前提供讲义,学生可利用这些讲义来促进有效的小组互动,以帮助学生反思性听取或给出建设性反馈,或帮助小组确定他们可能遇到的特定问题.

(5)评估与反思

教师除了提供有关小组和个人表现的反馈之外,还要为小组提供一个评估方案,用于反映小组互动中哪些方面的工作良好,还可以有哪些方面的改进.同时,教师应为各小组提供一些反思的机会,例如定期做汇报,在听其他小组关于其结论的报告时,学生的理解会得到更好的加深.

6 小结

经以上讨论表明,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将知识传授由原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方式进行轻松翻转,充分展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承担更多的责任,更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同时,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将会更加深刻.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大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将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现代教学模式的一种有效学习方法.

猜你喜欢

同伴小组合作学习设计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寻找失散的同伴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