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术前访视人员对择期手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2020-08-13黄伟萍苏芳梁婷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7期
关键词:满意率心率血压

黄伟萍,苏芳,梁婷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 麻醉科,广西 南宁 530021)

0 引言

择期手术是指手术时间早晚不致于影响治疗效果,可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最有利的时机施行的手术。有研究表明,择期手术患者与急诊手术患者的心理反应有很大差异,特别是在手术前几日择期手术患者焦虑达到高峰[1]。通过术前访对手术患者进行适当心理干预,帮助其调整心态,以更好的状态接受手术,能有效消除紧张等情绪,促使患者正确面对手术。同时能提升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通过介绍手术环境、术前注意事项、术后护理等知识,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缓解其紧张情绪,调节患者的生理应激反应[3]。依据马斯洛(Maslow)人类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依次要求、依次满足、逐级上升的特点排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4]。归属需求在择期手术病人身上也有体现,能否融入整个治疗过程、手术治疗团队,影响到病人的归属需求,即归属感。归属感的产生能消除紧张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术前访视作为手术前干预患者心理状态的重要一环,能否提升患者的归属感,提升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有效术前访视的衡量标准之一。本文对比研究由巡回护士和专职护士进行术前访视对患者归属感及满意度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1月10日至2018年6月25日在我院行择期手术患者150例,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75例。按照随机数字原则为两组,对照组75例,男40例,女35例,年龄20-68岁,平均(44.2±4.2)岁,手术方式:普外科手术15例,泌尿外科手术18例,妇产科手术17例,骨科手术25例;观察组75例,男50例,女25例,年龄22-70岁,平均(43.5±4.0)岁,手术方式:普外科手术20例,泌尿外科手术18例,妇产科手术17例,骨科手术15例,其他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标准:①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上水平;②能理解及独立完成问卷内容;③无精神病史;④无心理障碍;⑤年龄18-60岁之间。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精神疾病、心脏疾病或高血压等疾病者;不能配合本次研究者。

1.2 方法。对照组予以手术当日巡回护士访视,安排护理人员于术前一天对患者进行访视。患者办理好入院后,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简单术前宣教,了解患者的病历、病情、多与患者基础,并做好相应的术前备皮准备工作以及术前胃肠道准备工作。观察组则安排专职护理人员访视,安排接受过术前访视标准内容培训的护理人员开展术前访视工作,于术前1 d到病房开展访视工作。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患者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患者对手术配合护理人员的要求、手术接受程度以及社会支持等。简单接受手术过程、术中可能会应用到的体位以及术中患者可能会出现的感受变化,并特别提醒患者需注意事项,针对患者术中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开展宣教;利用示范、图片与卡片等形式,积极与患者互动,讲解患者术中需要注意问题。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入手术室即刻的焦虑情绪评分、血压与心率水平。根据Zung编制焦虑自评量表(SAS)[2]评估,标准分≥50分,则判定为存在焦虑,评分高则交流率抑郁严重。护理人员采用专用秒表、水银血压计测量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水平。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患者出院前,发放满意问卷调查表,患者尽量自己填写,调查内容为:护理人员访视前是否说明原因、目的、患者需求是否得到满意,对访视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是否满意等。最后研究者对评分进行标准化评估,评估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与不满意。总满意率为=非常满意率+比较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以±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访视前后的焦虑、血压与心率水平(±s)

表1 两组访视前后的焦虑、血压与心率水平(±s)

组别 时间 焦虑评分(分) 心率(次/min)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对照组 术前1 d 52.08±6.55 80.55±7.44 110.55±11.35 72.95±8.90入手术室即刻 62.89±8.20 97.12±10.20 132.55±17.20 89.30±10.22观察组 术前1 d 51.62±6.20 82.95±7.70 112.60±12.35 73.40±8.50入手术室即刻 54.20±7.33 88.75±9.82 120.35±15.35 80.14±9.3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n(%)]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访视前后的焦虑、心率与血压水平。术前1 d两组的焦虑、心率与血压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入手术室即刻观察组的焦虑评分、心率、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总护理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临床研究证实,手术虽然为一种有效的疾病治疗方法,但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方式,会诱发患者以焦虑为主的不良心理应激。焦虑为一种常见情绪反应,表现为某一事件的担心焦虑,担心不良事件发生。再加上多数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不够了解,对手术环境陌生,担心手术效果,表现为焦虑烦躁情绪。这种情绪反应会刺激交感神经与中枢神经肾上腺系统活动异常,机体释放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儿茶酚胺含量增加,心率水平加快,血压水平升高,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因此,有效的术前访视,稳定患者的情绪,是保证手术成功进行的关键。

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巡回护士、器械护士、手术患者组合成为手术团队,患者的对团队的融入有赖于团队成员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巡回护士作为团队中的一员,执行护理部分的术前访视工作,能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在患者进入手术室接受手术治疗时,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积极有效的够沟通交流,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维持患者的良好的心理状态,减轻手术应激反应,同时护理工作取得更高的满意度。术前访视已成为手术全程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减轻患者生理、心理应激反应的重要措施[3]。手术病人人手术室前能否有效降低手术应激反应症状是评价术前访视是否有效的关键。当日手术巡回护士实行术前访视,能通过提升病人归属感,消除紧张等不良情绪,降低心理应激,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研究表明,观察组术前访视实施后,患者的焦虑评分、心率与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而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这表明观察组的术前访视可有效稳定患者的不良情绪,并维持机体状况的相对稳定,抑制血压与心率水平过快,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5]。

综上所述,专职护士访视应用于择期手术患者中,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稳定患者不良情绪,应用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满意率心率血压
心率多少才健康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离心率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