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路径探寻

2020-08-09邢曙

现代教育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学科

[摘 要]始于2015年的“双一流”战略将建设目光投放到了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存在着优势、迎来了机遇,但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劣势与挑战。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校在“双一流”背景下实现“有位”“有为”的最佳战略选择。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开展学科建设必须避开误区,应瞄准“省内一流”,实现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一体化,优先发展特色学科,汇聚多方主体共建,并加强学科交流与融合。

[关键词]“双一流”;地方高校;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0)04-0123-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0.04.023

大学是以学科为基础构建起来的学术组织[1],作为大学的基本元素,学科是高校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职能的重要平台与载体。学科建设一直是高校的一项战略性任务,目前已成为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科建设的成效不仅体现着高校的办学实力和水平,更关系着高校的命运。学科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不因政策的变化而变化,也不因学校定位或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对于整体实力并不强劲的地方普通高校而言,以学科建设为突破口,在“双一流”建设中创新思路、谋求发展,是更为现实和理性的选择。然而,由于基础薄弱、经验不足,地方高校开展学科建设往往面临诸多桎梏,因此有必要对“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进行深入研究,以为其破解发展桎梏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一、“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學科建设SWOT分析

国家层面自上而下推动的“双一流”战略自启动之日起,就以各种有形或无形的方式对地方高校建设、改革和发展产生影响,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由此也不可避免地面临新局势。在此,笔者借助SWOT态势分析法对这一局势进行分析,展示地方高校在“双一流”背景下开展和推进学科建设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困难。

(一)“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优势

“地方性”是地方高校与生俱来的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地方高校与地方具有天然联系。正是这种紧密联系,为地方高校在“双一流”背景下开展学科建设提供了相对优势,甚至给予了地方高校冲击一流学科的信心和勇气。一方面,地方高校植根于地方,依托于地方,区域内独具特色的资源,不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都可以转化成为地方高校丰厚且独一无二的学科养分。这些养分可以为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注入特色和活力,为地方高校培育和建设特色学科、优势学科提供可能,而这些建立在独特区域资源基础之上的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很有可能成为地方高校在“双一流”浪潮中借势而起的突破口。另一方面,地方高校面向地方、服务地方,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赋予地方高校的使命,在履行这一使命的过程中,广大地方高校不可避免地要与地方政府、地方企业、地方社会团体构建合作关系,形成发展共同体。因此,地方高校往往能够较为准确地识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缺口,这就为其设立和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科学研究方向提供了便利,因而也为其开展学科建设提供了便利。

(二)“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劣势

“985工程”“211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在给中央高校带来优先发展权利的同时,也为地方高校戴上了沉重枷锁。长期以来,一个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所造成的马太效应严重限制着地方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使其累积形成了诸多发展劣势,这些劣势直接导致很多地方高校即便是在已经消除了身份限制的“双一流”建设浪潮中,依然甘当“场外啦啦队”。概括而言,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劣势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其一,学科建设经验不足。首先,与中央高校相比较,因长期被排除在重大教育战略之外,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工作难以从国家层面获得支持和引导。其次,受重点建设惯性思维的影响,地方政府也倾向于优先发展本区域内几所重点高校,而地方高校自身也总是把目光聚焦于部分已经获得重点建设身份的学科之上。如此一来,就总有一些地方高校、总有一些学科几乎得不到任何层面的任何有效支持。学科建设不仅起步较晚,而且发展缓慢,建设经验严重不足。其二,学科建设基础薄弱。地方高校从国家层面获得经费支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地方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又有限,导致同处一个区域的地方高校之间竞争激烈。多数地方高校在获取和筹措学科建设经费、延揽学科人才、争取科研项目立项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学科建设基础薄弱。其三,学科建设观念模糊。从1999年开始,地方高校步入以追求数量为本的外延式发展阶段,大规模扩招学生、大规模兴建校舍、大规模开设学科及专业是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但在以追求质量为本的内涵式发展的今天,贪大求全的学科设置并非学科建设所必需,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更需凝练特色、培育优势、提高质量。

(三)“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机会

基于我国国情与高等教育实际状况的思考,“扶优扶强”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改革和发展所遵循的基本逻辑,以“985工程”“211工程”为代表的重点建设思路迅速蔓延至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在这种背景下,很大一部分未能获得任何层次重点建设身份的地方高校和学科便失去了发展机会。但随着“2011计划”的出台,这一局面逐渐开始转变,直至极具开放性特征的“双一流”战略彻底将高校身份壁垒打破,这既是对重点高校建设发展经验的总结和反思,也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2]。尽管地方高校的整体实力在短时间内仍然难与之前已经得到良好发展的重点高校相提并论,但其可以学科建设为突破口,搭“双一流”快车,实现跨越式发展。具体而言,“双一流”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提供的机会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双一流”建设引入滚动淘汰的公平竞争机制,建设学科有进有出,激发了地方高校开展学科建设的内生动力;其二,“双一流”建设将“扶优扶强”的思路扩展至“扶优扶需扶特扶新”[3],为地方高校传统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注入活力;其三,“双一流”建设强调自主性,赋予高校自主确定学科建设口径和范围的权利,为地方高校根据自身实际确定学科发展走向、规划学科建设模式提供了机会;其四,“双一流”建设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为地方高校立足自身定位、优势和特色开展学科建设、有效规避竞争搭建了平台。

(四)“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面临的困难

“双一流”建设以引领部分高校和学科冲击世界一流为最终目标,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排头兵和领军者,实力雄厚的中央高校顺其自然地继续成为这一战略当中的主角,这一点从2017年9月印发的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中便可见一二。因此,“双一流”背景下的地方高校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这些困难又和地方高校原本积累的发展劣势相互裹挟,严重影响着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工作的开展,其中,受阻最大的便是学科人才的引和留。“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人才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首要资源,由学科人才构成的学科队伍是确立和创新学科方向、争取科研项目、建设科研平台、产出科学研究成果的关键。“双一流”战略实施以来,不管是在为期两年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与建设学科遴选过程中,还是在首批名单确定之后,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很多高校都加入了“人才争夺战”[4]。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央高校以其丰厚的待遇、充足的科研经费、完善的科研平台、合理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反观地方高校,尤其是普通地方高校,本就因区域地理位置限制、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和用人机制僵化等因素,在吸引人才方面存在严重困难,中央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展开的人才争夺,更是给地方高校的人才引留造成巨大困难。学科人才引进困难、流失严重,学科人才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学科梯队不完整、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一大瓶颈。

二、“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应避开的几个误区

(一)脱离办学定位确立学科建设目标

作为高校发展之基,科学、合理的办学定位是高校制订建设发展规划、合理配置资源、开展各项工作、体现办学特色、充分发挥各项功能的首要前提和基本依据。在高等教育分类分层发展的时代,处于不同层次、不同位置的高校各安其位、各尽其责,是完善和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水平整体提升的必要条件。然而近些年来,伴随着愈演愈烈的高校“升格热”与“更名热”,我国地方高校普遍出现了办学层次盲目攀高、办学模式千校一面等突出问题。虽然这些问题产生的背后有多方面原因,但究其根本,还是在于地方高校追求跨越式发展过程中逐渐偏离甚至脱离了自身办学定位。而办学定位的偏离又会不可避免地带来学科定位的偏离,在此基础上设立的学科建设目标往往不能正视差距,却容易忽视特色与优势,从而导致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盲目“出击”,不仅难与实力雄厚的中央高校竞争,也难与处于同一层次的其他地方高校竞争。

(二)学科建设等同于专业建设

将学科建设混同于专业建设是很多学者和地方高校都存在的认识误区,这一点从学者们发表的论文以及地方高校制定的学科建设规划文本中就可见一二。但实际上,学科和专业是两个有着不同内涵却又密切联系的概念,既不能将学科建设等同于专业建设,也不能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分离。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开展学科建设工作理应对学科和专业两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形成正确认识。学科具有两种形态,知识形态下的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是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学问的分支;组织形态下的学科是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是划分和组织学术活动的基本方式。学科建设便是在知识形态的基础之上,不断完善其组织形态。而专业往往与社会分工相联系,是根据社会需要设置的,以不同领域和岗位对专门人才从事工作所实际需要的知识结构为基础,进而组织相关学科知识以满足人才培养要求的基本教学单位[5]。可见,学科与“形而上”的学术知识相联系,专业则与“形而下”的经济社会发展相联系。二者在建设要素、建设重点和建设目标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就建设要素而言,学科建设的要素主要有学科队伍、学科方向、学科平台、科学研究项目等,而专业建设的要素主要有任课教师、课程、教材;就建设重点而言,学科建设的重点在科学研究,而专业建设的重点在人才培养;就建设目标而言,学科建设以提高学术水平和地位为目标,专业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因此,绝不能将学科建设等同于专业建设。但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又将学科与专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专业是对学科的选择和重新组织,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打下基础,专业建设促进学科的更新和拓展。因此,高校的学科建设工作又不能与专业建设工作相脱离,“双一流”背景下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整合成为新趋势。

(三)学科建设要求所有学科同步发展

为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需要,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扩招的带动下,纷纷增设、新设各种学科,最终形成学科设置大而全的局面,具体则表现为庞大、复杂的学科架构。在这一架构里,既有支撑学校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学科,也有已经积累了一定实力的传统优势学科,还有极具辨识度和区分度的特色学科,以及其他体现经济社会发展新需要、有待深度挖掘的新兴学科。对于资源较为有限的地方高校而言,学科建设从来都不是,也不可能是所有学科的同步发展,学科数量的一味增加只会导致强势学科不强,弱势学科更弱的窘境。“双一流”建设要求地方高校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优先建设和发展哪一学科或哪一部分学科上谨慎抉择,这直接关系到地方高校能否以学科为突破口,在“双一流”建设中成功突围,实现有为、有位。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全面、深入分析自身开展学科建设工作所面临的内外形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谋划,制订学科发展蓝图,集中有限、有效资源优先扶持部分潜力较大的学科,不断加大对这类学科的内涵建设,在此类学科得到长足发展的基础上,再通过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带动其他学科发展,最终形成层次分明、互为支撑、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四)学科建设的主体只限于地方高校自身

系统论视角下的地方高校从属于整个社会系统,与此同时,地方高校自身也是一个包含多种要素的系统。因此,一方面,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精准服务地方需求,为地方建设做好智力支撑,是地方高校的价值体现,也是地方高校的重要使命[6]。尤其是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既是地方高校从外部获取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地方经济社会进步的活力来源。另一方面,学科组织(这里主要指二级院系)是地方高校内部执行学科建设行为的主体。学科方向的确立、学科队伍的组建、凝聚以及学科平台的建立和完善等都是在學科组织层面开展的,因此,不该否认学科组织在学科建设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双一流”背景下,学科建设的主体不仅在于地方高校这一层面,放眼学校外部,有地方政府、地方行业、社会团体,而在学校内部,则有各二级院系,作为办学主体的地方高校在其中主要发挥着整合学校内外资源,推动学科建设各责任主体协同发力的关键作用。然而,就目前而言,由于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机制尚未形成,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便出现了政府、行业、社会团体缺位的现象。此外,由于学校学科建设管理模式僵化,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还出现了二级院系学科建设自主权薄弱、学科建设意识不强、学科建设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43/201808/t20180823_345987.html,2018-08.

[4]王之康.“双一流”人才争夺战该何去何从[N].中国科学报,2018-01-02.

[5]鲁双庆,吴庆华.论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J].长沙大学学报,2008(3):127-129.

[6]徐永利.“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自我发展的特色与转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8):16-19.

[7]傅明星,赵鼎洲等.“双一流”背景下地方普通高校学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以陕西理工大学为例[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65-70.

[8]姚林如,袁碧欣.特色学科在地方高校发展中的作用及发展模式[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11(4):94-97.

[9]邢曙.地方高校特色学科生态化发展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8.

(责任编辑:庞博)

Path for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First-rate” Strategic

XING Shu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Jinzhong, Shanxi 030619, China)

Abstract: The “Double First-rate” strategic which began from 2015 has covered the whol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As the main par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dvanta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First-class”. In the meantime, they also encounter with disadvantages and challenges. Subject construction is the best strategic choice for local universities to realize “in high places” and “in de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First-clas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avoid mistakes when carrying out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im at “the first-class in the province”,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specialty construction, give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disciplines, gather multiple subjects to build up, and strengthen the discipline exchange and integration.

Key words:  “Double First-rat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收稿日期]2020-02-16

[作者簡介]邢曙(1994-),女,山西太原人,硕士,太原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基本理论。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上海开放大学:用一流开放教育服务一流城市建设
“双一流”建设不应“降维”
后浪与前浪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