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完善路径研究

2020-08-07李菲孙艺榕

卷宗 2020年18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高等教育课程思政

李菲?孙艺榕

摘 要:“課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实践中,存在教书育人两张皮、思政教育资源未能充分挖掘、教学评价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文章从供给侧改革角度出发,提出了促进高等教育专业课教学目标思政、教学内容思政、教学方法思政、教学评价思政的完善路径。意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思政”落地生根,助力新时代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成。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高等教育;课程思政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金课程思政项目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新模式,其目的是破除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孤岛效应、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立德树人理念深入贯穿教学全过程。随着国内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逐步深入,形成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然而现实中高校思政课与专业课仍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全课程协同育人的局面尚未形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教学理念中,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正确认识,没有树立起“全课程育人”的教学理念[1],二是教学内容中,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结合问题尚未形成系统的解决思路;三是教学评价中,以定性评价为主、评价指标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为解决上述理论和现实问题、保证“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要从教学供给端实行改革,明确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加快专业人才培养优化升级,促进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师育人评价体系,实现“课程思政”教学供给侧转型升级。

1 高等教育教学“课程思政”的必然性

1.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高校作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关键要把握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依托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将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结合,让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协同发力,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家国情怀的全方位人才。

1.2 实现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升级的中间环节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思政”作为思政教育的新模式,意在破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孤岛现象,打造全课程育人的新局面。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端与需求侧存在显著矛盾。其一,思政课中“一言堂、满堂灌”仍是主流的教学方式,课程的吸引力和获得感不强;其二,专业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思政课“孤立无援”、单兵作战的现象较为突出。因此,要解决思政教育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必须从教学供给端着手,实行“课程思政”供给侧结构改革,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统筹推进,让思政课与专业课同频共振,实现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转型升级。

1.3 构建合力育人的必由之路

为了构建全课程育人机制,“课程思政”就要通过专业课教学的主渠道,发挥各门课程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3]。促进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合力育人,要从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三方面蓄力。首先要定期开展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协同备课,通过交流互鉴,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育人知识和育人意识;其次要不断寻找专业内容与德育元素的“融点”,促进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增长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价值情怀,促进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相结合,最终达成协同育人的教学效果。

2 “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国内高校“课程思政”探索的实践中,上海市最先展开了“课程思政”的改革试点,并形成了一定的示范效应,具体做法为:设立了一批重点培育学校和试点院校,推出了一系列相关课程。其中,围绕综合素养课,发挥各个学校的办学优势,建设了一批“中国系列”课程,专业课改革中,对于自然科学课程,在传授专业知识技能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科学精神,对于社会科学课程,由于其具有突出的意识形态属性,在教学中可以多增加关于时事热点、国家政事等内容,加强价值观的引领[4]。上述高校的做法,给全课程育人模式提供了许多创新的思路,但现实中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仍然存在“两张皮”的现象,急需加快促进二者的有机融合。

2.1 教学理念上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分离

当前,高校中普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相互割裂、泾渭分明的“孤岛”现象[5]。一方面,受高校内部条块分割的格局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团委等承担,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则由各个院系负责。面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持续增大,各院系管理者关于“课程思政”重要性的认知受到了冲击,形成了重智育、轻德育、重视就业引导、忽视价值引领的风气。另一方面,各专业院系内部注重专业课教学、忽视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学院内部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缺失,专业课教师对育人工作形成了片面的认知,在认定教师职责上,仅限于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更多地关注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实现,而忽略了价值情感的教育。

2.2 专业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未被充分挖掘

高校“课程思政”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对专业教学内容中思政资源的挖掘和积累。课程思政不是将思政课的内容搬到专业课的课堂中,生搬硬套思政元素,削弱课堂的专业性,这有违“课程思政”的初衷。由于专业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存在隐蔽性的特点,因此,需要专业课教师梳理专业知识体系,寻找其中隐含的德育元素,在实践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中思政资源的隐蔽性,决定了其“课程思政”存在较大的教学难度。因此,只有实现专业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资源的融合,才能从教学内容供给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深化。

2.3 “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缺乏可操作性

教学评估是对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教学改革成效的直接反馈。目前高校中开始统计教师讲授的课程思政的科目数量、教学成果、课题研究等,除了上述评价指标,现实中,评估教师的育人情况的难度较大,具体表现为育人观念内化、育人行为随机性强、多门课程的育人成果难以分割,因此实践中仍然以定性评价为主。而定性评价中对于教师育人评估的内容多为原则性的要求,可操作性不强且平均主义突出。教学评价体系与指标的不完善阻碍了教师“课程思政”的积极性,“课程思政”更多取决于教师的主观偏好。因此,迫切需要完善“课程思政”评估体系、重构相关评估指标。

3 “课程思政”的完善路径

3.1 高等教育专业课教学目标思政

专业课教学中要明确育人目标,这样教学活动才能有的放矢,避免实践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为适应“课程思政”改革需要,应加快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课程体系设计以专业课教学为主,同时穿插思政元素。专业课的教学目标设置要同时包括智育、德育和素质目标,突出德育目标。只有明确专业课教学中的德育目标,才能让教师根据目标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学习,才能体现出专业课的育人功能。

专业课教师加快转变教学理念、明确自身育人职责,有助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师要通过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會主义理论,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增强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促进育人能力和育人知识的提高。

3.2 高等教育专业课教学内容思政

教学内容是“课程思政”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在于所在、难度所在,如何根据专业特点与课程特色,融合专业体系中蕴含的知识元素与德育元素,是高校专业课教学内容思政的首要问题。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不是将思政元素生搬硬套、弱化专业课程的主体地位,变“课程思政”为思政课程,而是通过梳理专业课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二次设计教学内容,依托课堂教学发挥专业课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

思政课与专业课在教学内容上具有互补作用,思政课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作为教学重点,专业课则应该侧重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研究[6]。将思政课中学到的唯物辩证法运用到分析专业课的具体问题上,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可以产生1+1>2的效果。其一,通过专业背后的人文小故事,将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学术修养等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其二,围绕专业特点进行职业伦理教育,通过专业课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和职业责任感;其三,借助专业实践平台,将专业知识技能、格物致知、劳动观念相结合。

3.3 高等教育专业课教学方法思政

教学方法作为“课程思政”的供给渠道,为了提升这一科学实践的成效,急需做出适应性改变。教师应关注如今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特殊方法如自主学习、朋辈学习、榜样引领。结合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信息获取能力强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问题导向式、翻转课堂、情景模拟教学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有效教学。

3.3.1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多媒体背景下,互联网+教育蓬勃发展。专业课教学可以利用线上平台中丰富的学习资源,打造翻转课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课下学生自主学习、课上师生讨论交流,提高学习效率、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双向沟通。同时可以吸取多媒体轻松、有趣的交流方式,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借助弹幕、短视频、公众号、讨论等板块增加与学生的互动。

2020年2月初,全国高校延迟开学,但停课不停教、不停学,众多丰富多样、可供选择、覆盖各地的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纷纷涌现。通过线上录播课程学习,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在网络课程直播间,学生可以通过视频、语音、弹幕与老师沟通,学生通过共享屏幕讲课,不仅增强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还加强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感和趣味性。

3.3.2 案例教学法

专业课教学中引入适当的案例,对于案例的讨论可以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全体同学的头脑风暴有助于开拓思维,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热情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只有将核心技术掌握于手,才能不受制于人。

3.4 高等教育专业课教学评价思政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叠加性和复合型,很难将一门课的思政绩效分离出来。因此,在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中应更加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7]。同时,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评估应该注重描述性评价,兼顾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应形成学校、院系、教师、学生四位一体的评价体系。

关于教学评价指标,设立“教师教书育人”一级指标,分设“个人品德”、“教学研究”、“课堂教学”三个二级指标。

1)个人品德。用“荣誉称号”、“政治品德”和“爱岗敬业”等三级指标来衡量教师的个人品德。荣誉称号是指教师受到院系、学校、市、省等奖励;政治品德是指教师道德情操高尚,理想信念坚定,自觉参加政治学习,政治言论及思想表现正确;爱岗敬业是指教师具备强烈的教育责任感,认真备课,精心施教,悉心指导学生论文。

2)教学研究。用“德育目标”、“协同备课次数”“课题研究”等三级指标衡量教师育人过程中的教学研究。德育目标是指专业课程教学目标设置中德育目标的明确性,只有明确德育、智育和素质目标,让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才能有效达成育人目标;协同备课是指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定期共同备课,相互交流、共享互鉴。一方面,通过思政课教师的政治敏锐性,帮助专业课教师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因素,解决“课程思政”内容供给难题。另一方面,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专业优势,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育德知识和育德能力,达到不仅要“在马言马”,更要“在马信马”的成效。因此,协同备课次数是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保证;课题研究是统计专业教师开展的关于“课程思政”的论文、专著、课题数量。撰写论文和专著、开设课题研究是推进“课程思政”成果转化的有力抓手。

3)课堂教学。用“思政元素”“思政教育隐蔽性”“教学工作量”等三级指标评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思政元素是指在专业教学内容中,教师设计的与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专业伦理、学术修养等相关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思政教育隐蔽性是指教师能否通过运用典型案例教学、专业实时热点探讨等教学素材,将家国情怀、高尚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渗透性地融入课堂教学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学工作量包括教师教学的课时数和指导学生论文和实习的时数。

总而言之,完善课程思政路径建设需要高校多方力量的配合与协作,只要坚持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促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不断融合,在实践中勇于尝试、善于总结经验,一定能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一定能为培养大学生成人成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瑞.构建全课程育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3):122-126.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11(1).

[3]朱玉超.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J].思想教育研究,2017,(5):19-22.

[4]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5]唐芳云.立德树人:高校”课程思政”价值定位的哲学审视[J].理论导刊,2020,(2):121-124.[3]

[6]赵刚.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相结合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16,(6):61-65.

[7]成桂英,王继平.教师“课程思政”绩效考核的原则和关注点[J].思想理论教育,2019,(1):79-83.

作者简介

李菲(1976-),女,辽宁朝阳人,长安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公共管理研究。

孙艺榕(1996-),女,甘肃庆阳人,长安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公共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高等教育课程思政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