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度时空演化与影响因素

2020-08-03申伟宁,赵萌,马逸初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河北省影响因素

申伟宁,赵萌,马逸初

摘要:从空间失配角度出发,将生态系统评估中的健康距离模型应用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研究2006-2016年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度的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时间序列上,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的失配度整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良好态势,但各城市间差异呈现扩大趋势;空间演变上,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度呈现出“南北分异”的明显特征,形成南部以石家庄为中心、北部以唐山为中心,逐渐向周围扩散,但省会石家庄的“空间外溢”效应不太显著;影响因素上,经济发展水平、政府重视程度以及城市化率等对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影响显著。

关键词: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度;时空演化;影响因素;河北省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20)02-0071-06

一、引言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关于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2015年我国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7年我国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明确人民的文化权益及其保护措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从制度层面提出“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但区域间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平衡矛盾依然突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仍然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京津冀地区是区域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平衡的典型区域,河北省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与京津地区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实现“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取得积极成效”中期目标和到2030年实现“公共服務水平趋于均衡”远期目标。研究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失配问题,不仅有利于加快补齐河北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短板,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深度广度拓展,而且对我国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均衡发展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国外学者对于失配度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种族歧视、城市结构、空间因素、政府政策等方面,并提出市场与政府相结合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途径[1-2]。国内关于失配度问题的研究缘起于周江评(2004)对该理论的引入,提出借鉴“空间失配”理论研究城市就业失配问题的必要性[3]。此后,国内学者将失配理论拓展应用于城市人居环境、旅游经济系统等领域[4-5]。近年来,将失配理论运用于基础教育资源、医疗卫生资源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具体领域成为研究热点[6-8]。总体而言,国内外学者对“空间失配”理论的运用日益成熟,侧重于不同空间范围或不同领域失配程度的测量,导致研究结论呈现多样性。国内对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均等化问题上,运用基尼系数法、泰尔指数法等进行量化研究已成为主流。如:傅才武等(2018)基于基尼系数法的量化评估模型对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程度进行实证研究[9]。彭雷霆等(2018)基于基尼系数法对江苏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进行定量研究[10]。基本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一直以来是地理学、管理学等交叉学科研究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也由此形成了诸多的研究成果,研究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思路、研究方法都较为成熟,但是基于逆向思维,从空间失配视角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鉴于此,本文以河北省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失配理论,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时空格局演变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探究其影响因素,为实现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公平配置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与理论参考。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认为基本公共文化失配度是对区域公共文化服务综合发展水平的一种度量,是将公共文化服务视做一个整体,由于系统内部各要素受到来自经济政治等外部因素及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影响,在发展的过程中偏离了最佳公共文化服务配置状态,从而出现失配现象,使得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偏离了与其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最佳配置状态。

研究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度,对指标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科学性,选取的指标能够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配置状况;可操作性,要求选取的指标能够及时获得、有相关数据支撑、便于计算;相关性,要求选取的指标涵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方方面面。指标选取后,结合前文所述的最佳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配置状态确定方法,根据指标体系可以确定出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各指标的标准值(见表1)。

(二)模型设定

1. 数据标准化与指标权重确定。正向指标与负向指标会对失配度的测算有差异化影响,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确定指标权重有主观赋值和客观赋值两种方法,笔者采用的是相对客观的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因为熵值评价法的依据是指标相对变化程度对整个系统所产生的影响,能有效克服信息重叠及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差。

2. 健康距离模型。笔者借鉴赵林(2015)健康距离模型,度量实际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配置水平与最佳配置状态之间的偏离程度,进行相对综合距离测度。相对综合距离越大,则偏离最佳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状态的程度越严重,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失配度越大,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HD(A,B)=■■×wj

式中:HD(A,B)表示B与A的相对综合健康距离;B(Xbj)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具体指标数值;A(Xaj)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理想状态下标准值;wj为j指标的权重。相对综合健康距离HD(A,B)的度量值即代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度,HD(A,B)越大,失配度越大;HD(A,B)越小,失配度越小。计算结果见表2。

(三)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2006—2016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河北经济年鉴》以及各地级市政府网站公布的年度统计公报数据,对于个别年份缺失的数据进行了必要的修正和处理。文中具有市级边界数据的各政区矢量地图来源于国家测绘局《全国1∶400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三、结果分析

通过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运用健康距离模型可以得到2006—2016年河北省11个市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度测量结果(见表2)及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度差距变化(见图1),并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度分为五级:水平优秀、水平良好、低度失配、中度失配、重度失配。

(一)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度时间序列演化特征

1.总体性特征分析。结合表2和图1可以看出,河北省各市2006—2016年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度虽有波动,但整体上呈现下降的良好趋势。就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度平均值而言,2006年是0.869处于中度失配状态,下降到2016年的0.766,迈入水平良好状态。就各年度各失配类型的城市占比而言,2006年中、重度失配类型的城市占比达54%,且仅有省会石家庄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配置水平为优秀,而到2016年,中、重度失配类型的城市占比下降到45%,并且水平优秀城市增加了唐山和秦皇岛2市,说明河北省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状况整体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可以将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度分为三个阶段:“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和“十三五”初期(2016年以后)。“十一五”时期,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高度失配和中度失配占主导地位;“十二五”时期,虽然高度失配和中度失配仍占主导地位,但是与第一阶段相比处于高度失配的城市有所下降,但是下降速度缓慢;“十三五”初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度明显下降,低度失配的城市数量开始增多。但需要注意的是,截止到2016年中、重度失配地区占比仍高达54%,水平优秀地区占比仅为27%,表明情况不容乐观,仍值得政府长期关注。

2.区域间差异分析。在图1中,极差反映的是河北省11个市中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度最高的城市和最低城市之间的差距,标准差反映的是区域间的绝对差距,变异系数反映的是区域间的相对差距。从数据中可以看出,2006—2010年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度总体波动程度不大,究其原因是在这六年间河北省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投资重视不足,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不高,对于基本公共文化的需求较小。据河北省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自2010年开始河北省每年用于公共文化发展的专项数额越来越多,如自2010年,每年9 000万元的省级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里面就包含专门用于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工程的部分。尤其是中央在2012年发布的“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提高文化投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和增长幅度,为贯彻这一指示,当年河北省安排36亿元文化建设资金,比上年增长24%,另外从其他途径筹措62亿元,使资金总量达到98亿元[11]。因此,自2011年各项指标开始变化,2012年以后失配度有所下降。并且从图1中可以看出,2016年以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度均值有了明显的下降,但是标准值、极差、变异系数却呈现上升趋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向好发展的同时各地区差异扩大。

(二)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度空间分布演化特征分析

为了更加直观地分析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度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据计算得出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度,依据系统聚类结果,通过ArcGIS10.3绘制出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度空间格局演变图(见图2)。从空间布局来看,2006-2016年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度呈现出“南北分异”的明显特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度随时间变化逐渐形成了南部地区以石家庄为中心、北部地区以唐山为中心,并逐渐向周围扩散。具体而言,北部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失配度变化较快,由高度失配迅速向中、低度失配演进。但是,南部地区的省会城市石家庄“空间外溢”效应并不明显,中心周围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失配度演进缓慢,多数仍处于高度失配状态,在发展中没有充分发挥其优势,带动周围城市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特别是,冀南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度较为严重,资源配置仍不合理。结合实情,河北省基本公共服务失配度呈现上述空间变化特征很大程度上与各市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基础的强弱直接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水平,而且地方财政支出水平彰显着一个地区政府的重视程度,而同样政府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反过来会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由此可见,夯实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对于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均衡配置具有重要作用。

(三)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度影响因素分析

为进一步探寻提升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路径,缩小其失配程度,本文利用spss25.0实证分析影响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度的相关因素。在查阅关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后,结合本文在测算各地区基本公共文化失配度时建立的指标体系,采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1)、人均固定资产投资(X2)反映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实际利用外资(X3)反映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地方财政支出(X4)反映地方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力度;工业产值占GDP比重(X5)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城市化率(X6)反映地区公共文化的市场需求,共计6个指标为解释变量,同期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失配度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其结果(见表3)。

由表3回归结果可以看出,2006—2016年,除工业产值占GDP比重与被解释变量(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度)不显著外,其余5项因素均呈现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河北省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公共文化失配度无明显相关关系。其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支出、人均实际利用外资以及城市化率與失配度有负相关关系且较为显著,表明影响因素水平越高,公共文化资源失配度越低,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水平越高。究其原因,人均收入水平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也相应增加;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会增加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市场,从而带来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高;地方政府对公共文化的重视,能够带来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与优惠,有利于提高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配置水平。总体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发展程度和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视程度对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都具有正影响;而产业结构调整对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水平的提高在该时期并没有发挥正向作用。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的差距是多种社会经济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是造成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供给能力差距的基础性因素,各市经济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各地政府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制定;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视程度是影响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水平的直接因素,以政府投入为主的财政体制下,资金投入的多寡对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水平具有直接影响;城镇化水平对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具有重要影响,我国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因此,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大财政支出力度、推进城镇化进程,对于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均衡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四、主要结论

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本文从失配角度对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刻画,采用健康距离模型测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程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时间序列上,2006—2016年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度,整体上呈现下降的良好态势,但局部波动明显,各城市间差距呈扩大趋势。具体而言,“十一五”时期以重度失配为主,“十二五”时期失配度缓慢下降,“十三五”初期失配度明显下降,但截至2016年,中、重度失配地区占比仍高达54%,水平优秀地区占比仅为27%,仍值得政府持续关注。空间演变上,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度呈现出“南北分异”的空间格局分布特征。随时间演进,形成了南边以省会“石家庄”为中心、北部以“唐山”为中心,并逐渐向周围扩散。北部呈现出一定的波及效果,但是南部的溢出效应不明显,特别是冀南地区失配较为严重。影响因素上,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政府重视程度以及城市化率对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水平的提升都具有积极影响,而产业结构调整对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水平的提高在该时段并没有发挥正向作用。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度是由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下形成的耦合效应,共同推动着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失配度的时空格局演化。

总体而言,未来河北省应该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均衡发展,優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建立合理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机制,加大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低水平地区的政策扶持与财政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发挥城市高水平地区对农村低水平地区的带动作用,从根本上实现河北省各地市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健康与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Houston D S. Methods to Test the Spatial Mismatch Hypothesis[J]. Economic Geography,2005,81(4):407-434.

[2]牟永福.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的“空间失配”现象及其优化策略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126-130.

[3]周江评.“空间不匹配”假设与城市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美国相关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04(9):8-14.

[4]李雪铭,田深圳,杨俊,等.城市人居环境的失配度——以辽宁省14个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4,33(4):687-697.

[5]马慧强,论宇超,席建超,葛全胜.中国旅游经济系统失配度空间格局分异与形成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18,38(8):1328-1336.

[6]兰峰,张祎阳.教育的空间效应:均衡还是失配?——以西安市小学教育资源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32(5):19-26.

[7]程兰花,杨德刚.乌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失配度时空演化特征[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8,35(3):382-390.

[8]赵林,张宇硕,张明,吴殿廷.东北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失配度时空格局演化与形成机理[J].经济地理,2015,35(3):36-44.

[9]傅才武,张伟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J].图书馆杂志,2018,37(8):4-13.

[10]彭雷霆,皮彦芳.江苏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实证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8,37(9):27-36+110.

[11]张宁,吴立柱.京津冀协同背景下河北省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6(12):75-76.

责任编辑:母爱英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asic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Mismatch in Hebei Province

Shen Weining1,2, Zhao Meng1, Ma Yichu3

(1.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Hebei Shijiazhuang 050061,China;

2.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Planning,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Hebei Shijiazhuang 050061,China;3.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Artistic,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Hebei Shijiazhuang 050043,China)

Abstract:From the view of mismatch,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basic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mismatch and introduces the health distance model of ecosystem assessment into the research of basic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This paper mainly tells about the evolving patterns both in time and in space of basic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mismatch in Hebei province during 2006 to 2016. The results show that from the view of times series, on the whole, the basic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mismatch shows a downward trend with increasing absolute gap among regions. From the view of spatial evolution, the level of basic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of cities in artery is higher than that of cities in south branch and north branch. Besides, the developing speed in the north branch is faster than the south branch. Moreover, Shijiazhuang, the provincial capital, shows subtler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urbanization and support of the government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basic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in Hebei province.

Key words: basic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mismatch;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Hebei province

猜你喜欢

河北省影响因素
2020年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