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人查对制度对降低门诊给药错误发生率的效果分析

2020-08-01刘艳丽叶翠梅黄秀珍罗倩瑶

关键词:错误率双人门诊

刘艳丽 刘 勇 叶翠梅 黄秀珍 罗倩瑶

东莞市桥头医院,广东 东莞 523538

门诊是医院最重要的部门之一,能有效代表一个医院技术水平与服务能力。门诊护士接触患者流量大,病情多样复杂,管理困难,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极易出现患者接受药物与医嘱药物不同的给药错误[1]。据相关调查显示,门诊给药错误已经是全球性的问题,在国内门诊给药错误已经达到护理错误中的一半[2]。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给药错误与护士的工作密切相关,对此开始采用双人查对制度对门诊给药进行严格要求,规范给药流程,预见性的规避给药差错与医疗纠纷,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基于此,本研究就双人查对制度对降低门诊给药错误发生率的效果进行了回顾对照分析,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将结果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7月进行常规的给药管理时我院门诊收治的患者204例作为对照组;2017年7月—2019年2月进行双人查对制度给药管理时我院门诊收治的患者207例作为研究组。纳入标准:①患者意识清楚、生命体征稳定;②我院门诊治疗患者,包括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雾化吸入;③在门诊经初步诊断病情较轻进行给药治疗的患者;④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⑤依从性好的患者。排除标准:①经过诊断患者病情较重,需要住院手术的患者;②患严重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治疗研究的患者。对照组患者年龄为18~59岁,平均年龄(31.23±7.85)岁;男100例,女104例。研究组年龄为18~61岁,平均年龄(32.05±8.10)岁;男110例,女9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与性别等方面均未有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用药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给药配置管理要求进行药物操作,在配置前、配置中、配置后都进行核对,做到三查七对,在给药时要对患者信息进行全面的核对,包括姓名,药物等,但不需要进行二次核对或双人核对。对配药护士进行定期培训,了解新药物的性能,主要作用、用法、用量与相关禁忌问题。

研究组常规的用药管理基础上采用双人查对制度。给药制度:①相关护士按照医嘱进行药物配置,未经允许不可更改用药,若有疑问,可在进行询问,了解后再进行给药,不可盲目用药;②了解患者的情况和给药目的,根据自身对药物的了解进行给药判断;③在给药时,护士需要严格遵守给药规则,护士进行药物配置时,要检查药物的保质期,对于开封的药物要时刻注意是否变质,有无沉淀物等,对于多种药物混合使用,注意有无联用禁忌;④正确把握给药方法与时间,药物现配现用,若出现给药错误,及时处理报告,采取有效的补救方法,并向患者做好说明与道歉工作;⑤使用珍贵药品,需要和患者说明并获取同意签字。对特殊药物,应该详细告诉患者和其家属使用方法与相关副作用[3]。双人查对制度:(1)医嘱双人查对:①双人核对医嘱的时间、频次及用法,无误后双人签名确认;②双人识别患者身份信息,并让患者及家属参与核对确认;(2)给药操作双人查对:再次检查药物是否变质,备药后需要第二个人进行查对,对患者信息也要进行全面的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给药操作。对于患者提出疑问要及时进行解答核对。(3)无菌物品核对:对于密封式或一次性的无菌物,在使用之前要严格检查包装与有效日期,和灭菌要求是否合格。对于可开启的无菌物要检查是否被污染。对于所有无菌物品都由专人领取,第二人进行查对、定期检查,确保包装完整,无霉变、过期等。

1.3观察指标 对2016年2月—2017年7月与2017年7月—2019年2月我院出现的用药错误例数进行记录,并记录错误类型(患者误认、遗漏执行、药物错误、剂量错误、用药时间错误、过期药物),还有与用药错误有关的投诉例数也进行相关记录。比较两组用药错误发生率、给药错误投诉率和各类用药错误例数与患者。对患者进行用药护理的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间用药错误发生率与给药错误投诉率 研究组用药错误率(11.11%)与给药错误投诉率(4.17%)都显著低于对照组的用药错误率(32.84%)与给药错误投诉率(20.83%)(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用药错误发生率与给药错误投诉率[n(%)]

2.2两组间各类用药错误例数比较 研究组在各个方面的用药错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各类用药错误例数比较[n(%)]

2.3两组间患者对用药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对药物护理的满意度(92.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66.67%)(P<0.05),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用药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 论

给药错误一般是指患者用药与医嘱有所差异,造成给药错误的主要环节来自护士配药与给药部分,主要错误有药物种类、用药剂量、给药方法与用药对象等。门诊作为医院最基础的治疗部门,接受患者多,使用药品种类及数量多,且随着医院不断发展,护理人手相对不足,绝大部分护士偏年轻,安全意识较弱,面对快周转、重任务时,极易出现疲劳状态,对药物的核对制度落实性低,所以不可避免的发生给药错误。查对错误是医疗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甚至造成医疗纠纷,严重影响患者、患者家属与医护人员的正常生活[4]。所以,做好给药各环节的有效的查对是至关重要的。

路德娟[5]等人对临床给药错误的原因及预防对策进行了分析,给药错误的原因包括患者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和其他因素。其中医护人员为主要因素,在配置药物的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概率较大。在研究中提出通过施行查对与制定严格管理标准能有效降低给药错误率。基于此,本研究进行了双人查对制度对降低门诊给药错误的对照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用药错误率与给药错误投诉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的用药错误率与给药错误投诉率。提示双人查对制度对降低门诊给药错误效果显著。学者对其进行了原因分析,可能是:①采用计算机医嘱录入,减少了由于手写医嘱的字迹潦草、不规范带来的给药错误;②施行双人核对,有效加强护士的责任心,两组人员相互监督,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流程,形成默契的配合,保证给药的准确性;③双人查对,能减轻单人给药时护士的压力和工作环节,提高给药护士的积极性,在大强度的工作量中有效按照要求进行给药。④施行双人查对加强了护士沟通合作的能力,以患者为中心,通过与患者的沟通,降低给药操作的错误率,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满意度;⑤在摆药与给药时都进行双人核对,确保药物与医嘱相同,核对人员进行签字,保证给药责任有人担负[6];⑥对特殊药物,向家属与患者进行详细说明,防止由于用药错误导致严重药物伤害,提高用药安全性。

对研究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研究组在各个方面的用药错误率都显著降低;研究组患者对药物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更加证实了双人查对制度能从各方面降低门诊给药错误发生率,改善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门诊护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双人查对制度运用于门诊给药护理管理中,可以使给药操作人员的相互配合监督,有效减少给药错误,降低医疗纠纷与患者投诉率,提高患者对给药护理操作的满意度和门诊用药安全性,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错误率双人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双人面具
——为小提琴与钢琴而作
中国第一个双人滑冰世界冠军
———申雪、赵宏博
小学生分数计算高错误率成因及对策
正视错误,寻求策略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解析小学高段学生英语单词抄写作业错误原因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双人运球”乐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