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治疗术后复发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2020-07-30李延军王政真孟祥珍杨得振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14期
关键词:胃液吉奥靶区

张 波,李延军,王政真,孟祥珍,杨得振

陕西省安康市人民医院:1.肿瘤放疗科;2.肿瘤内镜室,陕西安康 725000;3.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外科,陕西咸阳 712000

资料显示,直肠癌治疗后的复发率为20%~30%,以T3期患者的复发率最高,可达45%~60%[1]。大多数术后复发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较低,但仍有少数肿瘤未转移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病情可得到有效缓解,生存期得到延长[2]。本研究旨在观察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治疗术后复发直肠癌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安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手术治疗后复发的直肠癌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纳入标准:(1)卡氏评分超过70分;(2)经CT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复发直肠癌;(3)预期生存时间为1年以上,且EOOG评分低于2分。排除标准:(1)合并免疫功能障碍者;(2)合并肝、肾等重要器官器质性障碍者;(3)既往有盆腔放疗史者。纳入研究者均对研究知情同意。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29~52岁、平均(36.75±3.74)岁;试验组:男20例、女21例,年龄41~75岁、平均(48.97±5.7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三维适形放疗。用热塑体膜固定体型,在体表标记点位,对患者病灶部位行CT扫描,使用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制订治疗计划。使用国际放射单位与测量组织(ICRU)标准,设置临床靶区(CTV)参数为64~66 Gy,选择医科达公司Precise直线加速器,设置X线能量为6 MV,放疗模式设置为64~66 Gy/32~33 F、5次,放疗总剂量为54~65 Gy。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替吉奥化疗。于放疗开始的第1天,口服替吉奥胶囊(齐鲁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5 mg×28粒),2 次/天,早晚餐后口服,连续给药28 d,休息14 d,为1个治疗周期。放疗结束后,再化疗2个周期,同时给予保肝、纠正水电解质、止吐等对症治疗。

1.3评价指标 (1)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于治疗后3个月对患者开展超声检查及病理学检查,评估临床疗效。完全缓解(CR):治疗后,肿瘤完全消失,且维持时间超过1个月;部分缓解(PR):治疗后,肿瘤缩小体积超过50%,且维持时间超过1个月;稳定(SD):治疗后,肿瘤缩小体积在50%以下,或肿瘤增大体积在25%以下;进展(PD):治疗后,肿瘤增大体积超过25%,有新病灶出现;治疗总有效=CR+PR。(2)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胃液引流量,主要指标为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发生情况、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胃液引流量变化。(3)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大体肿瘤体积(GTV)、大肠围绕的靶区体积(大肠V20)、小肠围绕的靶区体积(小肠V20)、计划靶区体积(PTV)及心脏靶区体积(心脏V40)。

2 结 果

2.1疗效的比较 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t=10.416,P<0.05),见表1。

表1 两组间治疗效果的比较[n(%)]

2.2两组间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胃液引流量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腹胀发生情况、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以及胃液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胃液引流量的比较

2.3临床相关体积指标的比较 试验组的GTV、PTV、大肠V20、小肠V20、心脏V40均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临床相关体积指标的比较

3 讨 论

直肠癌尤其是中下段直肠癌,由于其解剖位置特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密切,手术治疗比较困难,并发症较多,功能性损伤较常见,单纯手术治疗有较高的局部复发率,治疗效果不够理想[3]。随着新的诊断和治疗手段的出现,包括应用磁共振检查对直肠癌患者术前的精确分期、新的化学药物和靶向药物的研发、新型的三维适型放疗技术的发展、外科吻合技术以及微创外科技术的进步已经使结直肠癌的治疗有了较大的进展,治疗效果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制订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计划时需要医学影像学专家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术前评估,通过相关检查明确肿瘤侵犯肠壁深度、局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远处转移情况等相关信息并确定分期。

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主要应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切除病灶后再辅以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等[4]。但是手术治疗由于解剖关系复杂,手术复发率高,对患者肛门功能损伤较大[5]。直肠癌术后复发高危因素包括:病理分级3~4级淋巴/血管浸润肠梗阻、送检淋巴结<12枚、周围神经浸润、局部穿孔或距离切缘较近、切缘性质不确定或阳性[6]。氟尿嘧啶类药物作为化疗药物治疗晚期直肠癌已有40多年的历史,其中替吉奥胶囊的生物利用率较高,而三维适形放疗的应用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替吉奥胶囊的利用率。两者联合应用于术后复发直肠癌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局部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实施放疗与替吉奥化疗联合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优,且经联合治疗后,患者的GTV、PTV、大肠V20、小肠V20、心脏V40等临床指标均明显低于仅实施放疗治疗的患者。提示联合治疗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显著作用,与赵保玉等[7]的研究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治疗术后复发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在临床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该治疗方案仅适用于身体素质较好,年龄较小的患者,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及对药物反应的差异,针对性地选择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胃液吉奥靶区
莫瑞吉奥·卡特兰:愿你在此
烧心——嚼花生调胃液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4D-CT在肺转移瘤个体化精准放疗中的研究
新生儿胃液PH值检测在胃液细菌培养中的意义
藏药佐太在模拟胃液、肠液中的汞溶出差异
文山都龙多金属矿床铜曼采场找矿靶区的确定方法
飞机旅行的幽默
吃饭时喝水会不会影响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