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与思维提升

2020-07-28陈美华

关键词:对折实验教学实验

摘要:数学实验是数学教学目标从“双基”到“四基”转变的重要体现,可以有效增加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积累,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在数学实验教学中,可以设计激发认知冲突的问题、联系旧知建构新知的问题、利用已知探索未知的问题、从特殊到一般探索规律的问题和逻辑递进探索规律的问题;需要注意绽放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激励学生的跨界性思维,促进学生的融通性思维。

关键词:数学实验问题设计思维提升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数学是思维的科学”,“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思维需要问题引领,问题应该促进思维,问题与思维是相伴相生的。而作为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数学实验是数学教学目标从“双基”到“四基”转变的重要体现,可以有效增加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积累,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在数学实验教学中,问题设计是手段,其表层目标是引导学生探究得到外显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深层目标是促进学生内在的思维提升,给学生“带得走”的能力和素养,真正实现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那么,在数学实验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问题?如何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我们展开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一、概念明晰

(一)关于问题

问题是指在给定的信息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克服的情境。它包含三个要素:(1)给定,关于问题条件的描述,即问题的起始状态;(2)目标,关于形成问题结论的描述,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最终的状态;(3)障碍,即正确的解决方法不是显而易见的,必须通过一定的认知操作,才能改变给定状态,逐渐达到目标状态。

问题解决是指把问题的给定状态转换成目标状态的过程。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就是通过思维重新组织已知的概念和规则,进而形成新答案的过程,其中新答案的形成不是已有概念和规则的简单应用,还包括新概念和规则的形成。

问题教学是指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维活动,利用和重新组织已有的概念和规则,形成相应的高级概念和规则,最终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

(二)关于思维

思维最初是指人脑借助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它基于感知,又超越感知的界限。通常意义上的思维,涉及所有的认知或智力活动。它探索与发现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思维还具有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创造性、敏捷性五大品质。

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的一种本质认识,是对数学知识的进一步提炼、概括,是隐性的。有学者认为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函数、分类、化归、数形结合、极限、统计等,也有学者将其概括为抽象、推理、模型三大内容。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他倡导的“问题教学法”是将获得知识附属于发展思维的过程;思维的自然规律不是形式逻辑,而是所谓“实验逻辑”的反省思维;思维是对问题反复、持续进行探究的过程,是由不确定的情境到确定的情境的全过程。

(三)关于数学实验

数学实验是为了促进理性思维,验证数学猜想,归纳数学规律,解决数学问题,通过一定的方法,借助一定的设备,在思维活动的参与下,在典型的实验环境中进行的一种数学建构过程和数学探索活动。

数学实验与其他数学活动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参与者要在“动手做数学”的过程中,充分地以感官去感知、体验与操作,以大脑去分析、思考与探究,以语言去描述、表达与交流,从而解决一定的问题。

数学实验具有鲜明的问题(任务)驱动性和思维激活(促进)性。在数学实验教学中,问题与思维的相互促进关系是不言而喻的。

二、数学实验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策略

(一)设计激发认知冲突的问题

认知冲突可以有效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习更加深入。在数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设计学生基于原有认识(思维定式)解答会遇到障碍或出现错误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可以设计问题“任意长度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吗?”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展开实验探究(如图1)。由此,学生能够自主生成新的问题——“为什么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从而进入富有思维挑战性的第二层实验探究活动(如图2)。

问题:任意长度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吗?

要求:①剪一剪:把纸条沿刻度点剪成三段。

②围一围:把三段纸条看作三条线段围一围,能否围成三角形?

③想一想:同桌与你的猜想一致吗?你还有什么发现?

实验活动一记录单

三条线段长度(cm)能否围成三角形①()、()、()②()、()、()

问题:为什么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你们的猜想正确吗?

要求:①剪剪围围:同桌合作剪出能围的与不能围的情况,把数据填入表中。

②想想议议:观察表中数据,有没有反例?你们的猜想正确吗?

③比比说说:小组交流你們得出的结论。

实验活动二记录单

①能围成三角

形的情况②不能围成三角

形的情况三条线段

长度(cm)()、()、

()()、()、

()三角线段关

系(算式)结论:()反例,我们的猜想是()。

(二)设计联系旧知建构新知的问题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新知识的学习大多是建立在原有知识基础之上的。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生长点上设计联系旧知建构新知的问题,能很好地促进知识迁移和知识结构建立。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梯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可以设计问题“你能把梯形转化成哪种已经学过面积公式的图形?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你能根据这样的关系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吗?”并引导学生数学实验,合理迁移已有知识经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实验探究过程与结论,展开“图形转化—关系联结—公式推导”的图形面积探究。

(三)设计利用已知探索未知的问题

“学以致用”是知识学习的基本追求。在数学知识教学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需要通过“动手做”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已知探索未知,体会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一)》单元后,基于学生对一滴水的体积、水的表面张力等知识的未知,可以设计问题“1元硬币上最多能滴多少滴水?”“5角、1角硬币上最多能滴多少滴水”,引导学生利用已知的统计表知识,完成“在硬币上滴水”的实验,从而更好地体验统计的价值。

(四)设计从特殊到一般探索规律的问题

数学教学中,有些规律的探索,需要结合动手操作,从特殊(具体)到一般(抽象)展开。因此,在数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从特殊到一般的问题,引导学生经历归纳推理,总结规律。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一课,可以设计由特殊到一般的三层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实验探究。第一层,每个小正方体分别有几面涂色?让学生拆解涂色积木(二等分与三等分),通过特例研究明确分类。第二层,不同涂色类型的小正方体会出现在什么位置?各种涂色情况的数量分别是多少?是否有规律?让学生深入研究二等分与三等分的学具,通过特例研究发现规律。第三层,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让学生进一步研究其他如四等分、五等分、六等分等的学具,通过拓展研究归纳、验证规律。

(五)设计逻辑递进探索规律的问题

而有些数学规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有其内在的前沿后续的逻辑线索。对此,教师要设计逻辑递进(层层深入)的问题,体现这样的线索,从而引导学生高效地探索规律。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中的《动手做》,可以利用常见的托盘天平引入,设计逻辑递进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利用自制天平,展开实验探究,获得天平平衡的规律。第一个问题,左右两边质量相等,天平一定平衡吗?学生发现,两边质量相等但距离不相等时,天平不平衡。第二个问题,要使天平平衡,是不是一定要两边物体质量相等、距离相等呢?学生发现,两边物体质量、距离都不相等时,天平也可能平衡。第三个问题,天平平衡的规律是什么?学生想到质量与距离的综合作用,进而获得天平平衡的规律。

三、数学实验教学中思维提升的途径

(一)绽放个性化思维

在数学实验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边做边思,充分展开实验探究,并绽放个性化思维。为此,教师需要设计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准备适当的实验素材,并提供或让学生设计相应的记录单。这样,才有可能让学生在真实思维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评价、联系、优化等,提升思维。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以分数》一课,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分数除以分数可以怎样计算?”展开实验探究。以910÷310为例,学生的一些计算方法如下页图3—图10所示。在实验问题与方法假设的引领下,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尽情展现:不仅有将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这样的单位“1”平均分,而且有将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这样的单位“1”平均分;不仅有常见的化小数、化低单位、化分数单位、做除法想乘法等,而且有独创的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演绎推理。

(二)激励跨界性思维

实验主要是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因此,数学实验探究往往具有跨界性:不仅要以数学的视角去思考,而且要综合运用其他学科(尤其是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这种跨界性思维正是现代社会需求的重要思维品质。

例如,学生在四年级的科学课上做过类似“摆锤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会从猜想的三个因素(摆线的长度、摆锤的质量、摆的角度)出发,控制变量(改变其中一个因素,保持另外两个因素不变),做三个实验,通过实验数据的比较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因此,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配套的实验手册五年级上册中的实验“一张纸能对折多少次”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这一研究方法,先猜测影响纸对折次数的因素——纸的大小与纸的厚度,再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1)保持纸的厚度不变,改变纸的大小,能对折多少次?(2)保持纸的大小不变,改变纸的厚度,能对折多少次?通过实验,学生得出:一张纸最多能对折6—8次,对折次数与纸的大小或厚度关系不大。这个结论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他们主动探寻不能对折更多次的原因。这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分析实验数据,从而发现:在对折的过程中,长方形纸的叠加厚度(呈几何级数增长)和叠后宽度(呈几何级数减少)越来越接近,很快就没法再对折了。

(三)促进融通性思维

在数学实验教学中,教師还要通过“你们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研究的?”“又是怎样研究的?”等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反思实验探究过程,获得可创生、可迁移的知识结构与方法结构,从而促进融通性思维,提升元认知能力。

例如,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很适合以数学实验方式学习。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有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反思研究学习的过程,得到“图形特征(有关边、角等要素)—周长计算—面积计算”的知识结构以及“特例研究—初步发现—提出猜想—进行验证—得出结论”的方法结构。由此,学生自然就能将这样的融通性思维视角,迁移到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研究学习中,甚至迁移到立体图形的研究学习中。

参考文献:

[1] 潘小福,陈美华.数学实验教学的实施策略[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5(8).

[2] 丁家永.小学教学心理与教学设计[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对折实验教学实验
好玩的纸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指尖陀螺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平移、对折和旋转,一网打尽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实验帮我发现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