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数学实验,促进数学理解

2020-07-28匡金龙

关键词:份数彩带长方形

匡金龙

摘要:数学实验将“做”“学”“思”合一,引导学生进行身心一体的具身认知,具有很好的直观性和探索性,对学生的数学理解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实施数学实验。具体途径有:对接“生活”与“数学”,促进概念的理解;统一“形式”与“本质”,促进规律的理解;联结“符号”与“操作”,促进计算法则与数量关系等的理解。

关键词:数学实验数学理解 数学概念数学规律数形结合

实践表明,数学学习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数学理解水平的不同。数学实验是为了获得或解决某个数学概念、规律(法则、关系)或问题,借助外在的物质和操作手段,进行数学探索的学习方式。数学实验将“做”“学”“思”合一,引导学生进行身心一体的具身认知,具有很好的直观性和探索性,对学生的数学理解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积极开发和实施数学实验,有效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具体途径如下:

一、对接“生活”与“数学”,促进概念的理解

小学数学中的绝大多数概念源于生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自然概念”是习得数学概念的经验基础,能促进数学概念的理解;但有时也会受到经验的局限,反过来阻碍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实验中的操作对象往往是半抽象的实物或抽象的模型,能以简单、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跨越数学化理解的障碍,排除一些非本质因素的干扰,充分理解数学概念。教师应该利用学生“自然概念”中的有效成分,巧妙地将“生活”与“数学”对接,开展数学实验教学,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深刻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认识三角形的高”是教学的难点:学生习惯上会将“生活经验”和“数学概念”等同起来,把对身高的理解简单迁移至三角形的高,导致出现认识上的偏差。事实上,生活中物体的高与数学中图形的高虽然有着共同的本质特征——都指物体或图形底部到顶端的距离,但其抽象程度不同——生活中人、树等物体都有显著的现实背景,其高也就有特定的指向性,不会随着物体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而数学中三角形等图形是通过舍弃物体外在的非本质因素,抽取其形的共同点而得到的数学化产物,其高也就具有相对性,即将任意一边水平摆放都能找到对应的高。以身高推想三角形的高,学生难免会陷入“以偏概全”的泥沼。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通过数学实验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深刻理解三角形的高。教学设计如下:

1.唤醒:你的身高是多少?怎么测量得到的?

2.猜想:三角形有高吗?你认为三角形的高在哪儿?

3.实验:到底是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我们一起来找找三角形的高。

(1)正位找高:把三角形最长的一条边水平摆放,找高。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明确高是“最高点(顶点)到对边的垂直距离”。

(2)换位找高:将三角形其他两条边分别水平摆放,找高。引导学生说出找高的方法,进而得出三角形的高就是“从顶点到对边垂直线段的长度”。

4.质疑:三角形的高有几条?和你一开始想的一样吗?

5.抽象: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三角形任意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都是三角形的高,三角形每一条边都有对应的高。)

……

当学生借助身高片面理解三角形的高时,教师利用实验,抓取生活经验中的有效成分(对高的本质认识),让学生自行修正和调节原有的认知,从而正确建构三角形的高的意义。

二、统一“形式”与“本质”,促进规律的理解

数学规律是同一类数学现象的内在联系,是数学知识的主要表现形式。规律教学不仅要探索和发现规律的外在形式,更要洞察规律的内在本质,从而获得对规律一般的、普遍的理解。实践表明,只关注规律外在形式的表达,而忽略规律内在意义的理解,是无法使规律扎根于学生的心中,成为指导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的。规律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适当的数学实验活动,引导学生从规律形式深入到规律本质,实现外在“规律表达”与内在“规律理解”的统一。

例如,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意义和大小等,能结合具体情境用不同的分数表示同一对象的大小。基于原有的经验,结合对一定数量实例的感知,学生能轻而易举地找到相等的分数中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规律产生的本质原因,促进学生对规律的理解。

为引导学生将规律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可以设计这样的数学实验——

1.提问:(出示图1)阴影部分可用哪个分数表示?引导学生得到大小相同但分子、分母不同的分数,初步感知分的份数和取的份数之间的同变关系。

2.实验:(出示图2)你能画图找出和25相等的分数吗?不画图呢?试一试。

3.交流:你是怎么找到和25相等的分数的?引导学生总结方法:(1)将图中的每一份都再等分成几小份;(2)将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

4.沟通:这两种方法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引导学生总结:将图中的每一份都再等分成几小份,就相當于将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因为分数的意义就是将单位“1”平均分成一定的份数,再取一定的份数,分母就是分的份数,分子就是取的份数。

……

这里,教师设计“画图找出和25相等的分数”的实验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分的份数、取的份数和分子、分母同变规律之间的内在关联,将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意义联系起来,使找规律的过程变成基于原理创造规律的过程。

三、联结“符号”与“操作”,促进计算法则与数量关系等的理解

很多数学对象有着数(对应“符号”)和形(蕴含“操作”)两种表征方式。不同表征方式之间的转换和联结,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对象的理解。尤其是将抽象、静态的“符号”表征转化为直观、动态的“操作”表征,非常有利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理解比较抽象的计算法则、数量关系等。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适当的数学实验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代数表征和几何表征之间的转化,实现“符号”与“操作”的联结,加深学生对较为抽象的内容的理解。

例如,教学“小数乘小数”时,教师通常引导学生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或单位转化方法(作为算理),基于整数乘整数的算法得到小数乘小数的算法(关键是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对此,可以根据乘法的几何意义,设计适当的数学实验,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基于整数乘整数的算法得到小数乘小数的算法,并强化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教学设计如下:

1.问题:在一个长6米、宽4米的长方形教室内摆放课桌,每张课桌长0.6米、宽0.4米,每张课桌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引导学生列出算式0.6×0.4,并尝试计算。

2.启发:能不能用画图的方式探求计算结果?

3.实验:先画一个长6米、宽4米的长方形(表示教室),再在其中画一个长0.6米、宽0.4米的长方形(表示课桌),如图3。

4.启发:大长方形和小长方形有什么关系?小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5.结论:6÷10=0.6,4÷10=0.4,10×10=100,大长方形里面有100个小长方形;6×4=24,24÷100=0.24,小长方形的面积是0.24平方米。

6.引导:这样的算法还可以用什么规律来

概括?

7.结论:积的变化规律。

再如,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时,学生理解“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关系时存在困难。有经验的教师会引导学生把这样简略的关系句细化,比如:“黄彩带比红彩带长14”的意思是“黄彩带比红彩带长的部分是红彩带的14”。这对学生的理解有帮助。但是,这样的表达还是很抽象。而且,学生也很难通过这样的方式理解比较关系相反的两个等价的关系句,如“黄彩带比红彩带长14”相当于“红彩带比黄彩带短15”。对此,可以引入适当的数学实验:

出示方格背景图中的红、黄2根彩带(见图4,其中深色为红色,浅色为黃色),让学生观察思考黄彩带比红彩带长几分之几、红彩带比黄彩带短几分之几,进而对比思考,同样是红、黄两根彩带相比,为什么得到的分数不一样(标准不同)。然后,可以给出具体数据,让学生进行计算。这样,学生便由“信息接收者”变为“意义建构者”,真正理解了“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关系,能根据解题的需要在“详细表达”和“简略表达”之间自由切换。

猜你喜欢

份数彩带长方形
眼花缭乱彩带舞
如何利用题组训练提高分数“量”与“率”的区分度
小长方形找朋友
巧替换,妙解答
“份数法”的妙用
耀眼的圣诞节
寻找图形中的比
挂在天上的彩带
妙用“不变量”的最小公倍数
动手实践,寻找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