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剧《易·行》

2020-07-23张晨

人文天下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语汇易经周易

张晨

舞剧《易·行》是以《周易》中的“阴阳五行”观念为创作源起。《周易说卦》中指出:“乾为金”、“坤为土”、“坎为水”、“离为火”、“巽为木”,赋予了八卦的五行属性。人们常说“金秋八月”,说“兑为秋”也就是“兑为金”,舞剧因此将“兑儿”作为剧中主线,以它的第三人称阐释描绘五行世界。《易经》中的兑卦记载:“兑”这个字,保存了原始图画鸟的意向和痕迹。“兑”这个字由上中下结构组成,上部两点代表鸟的嘴巴;中部口字,代表鸟圆形的头部;下部儿字,即儿童的意向。这个“兑”在舞剧中就代表一只鸟,一只雏鸟。兑儿这一角色在水土木火金“五行”梦境与现实的交汇中,开启对生命的认识与思考。

“五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舞剧《易·行》将这个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思想与现代舞蹈相结合,充分继承和发扬了五种物质相互制约,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相生、相克发展,并用现当代舞蹈语汇进行表达,用新型舞剧艺术向大众传播中国传统思想,在社会迅速进步的今天,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一、“五行”之水

水的特点:润下、流动、以柔克刚、生命之源

水的颜色:黑色

舞行中水:四季变化中不同状态的水

舞蹈形式:群舞

中国传统文化与水息息相关,在《易经》中成为了文化现象的代表,《周易》思想不仅将水赋予艰险、困难的意义,而且还有执着、无畏的象征。《周易·说卦》中描述“坎为水”就是其特征描述,“坎”象征男性,而舞剧《易·行》中则用一位女性演员饰演水的角色,在阴柔的外表下,深藏阳刚不屈的精神。王弼注曰“刚正在内,有孚者也;阳不外发而在乎心,心亨者也;内亨外暗,内刚外顺,以此行险,‘行有尚也”,说的就是虽然身处险境,但存有信心。

“兑儿”初入世间,不知何为美好,在水的包围下开始认知世界四季,舞蹈语汇在流动中戛然定型,是冬季水由液体到固态的循环过程;“兑儿”在水草中嬉戏玩闹,是夏季与水的互动;扩大水流范围,时而看见水中倒影,时而高低起伏,就像庄子的《秋水》里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岸之间,不辨牛马”;最后,“兑儿”像一颗种子,在水的灌溉下成长,不断经过水的洗礼,孕育生命。

二、“五行”之木

木的特点:曲直、连接、生长、奋斗

木的颜色:蓝色、绿色

舞行中木:在学习中成长

舞蹈形式:三人舞、独舞

古人云 “木曰曲直”,是指树木的生长都是向上向外延伸发展的。本舞段中的“接触磨合编舞法”和“卡侬技法”是舞蹈语汇变换一大特色,三名舞者之间始终存在身体接触支点,并以此继续发展组合形成新的舞蹈语汇,在接触中不断流通、发展来表现木的特征。之后“兑儿”出现在“木”中所进行的是“卡侬技法”, “兑儿”模仿“木”的过程,就是生命成长的过程。进而展示的四人舞表达了“兑儿”对木有了一定了解后,与木融为一体,感受“木”的不同变化。舞段结尾三名木元素舞者缓缓退出舞台,留下“兑儿”自己体会“木”所带来的意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三、“五行”之火

火的特点:炎上、热烈、激情、爆发

火的颜色:红色

舞行中火:感悟生命的温度与能量

舞蹈形式:双人舞

朱熹《周易本义》曰:“‘离,丽也。阴丽于阳,其象为火,体阴而用阳也。物质所丽,贵乎得正。”男女双人舞的独特设计,让“兑儿”与火在一次又一次的交融中感受到世界的多样,不仅仅是像水这类物质形态的变化,也不单纯像木一样的不断生长变化,还有像火一样的温度和能量变化。《易经》中的《离卦》对火文化做了阐释:“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兑儿”作为现实中的人的代表,在与“火”相处期间,学会在长久中坚持的品格,要有对理想的追求,在不断的磨难与考验中,历练自我,勇于面对“火”一样的挑战,并最终战胜它。

四、“五行”之土

土的特点:稼穑、分散、自然、收获

土的颜色:棕色、黄色

舞行中土:孕育生命的摇篮

舞蹈形式:群舞

《尚书·洪范》云:“土爰稼穑”,是指土可用来播种和收获农作物。古人云土可孕育万物,世间万物都以土为根基,土可哺育万象,正如《说文》曰“地之吐生物者也”。土可意味土地,亦可意味根本,本舞段中舞蹈语汇紧抓土这一形象,生动描绘了种子从土壤中发芽、生长、结果、收获的过程,在舞段结束时回归《周易·系辞上传》“安土敦乎仁,故能爱”,由动转静,一切又回到生命最开始的样子,《易经》告诉我们万事万物最终归处还是化于土。

五、“五行”之金

金的特点:从革、延展、铸造、融合

金的颜色:白色

舞行中金:万物轮回的规律

舞蹈形式:群舞

古人称“金日从革”是指金可柔可刚,可铸可熔。本段从演员上下场顺序看,就是从铸金到熔金的量变过程。由“金”的独舞形式出现,到其余舞蹈演员依次加入舞蹈中,到全体演员的群舞表演,就是金金相容的过程,随后演员依次退场最终回归到“金”的独舞,又是熔金现象的升华:一切皆在轮回之中。金舞段中的舞蹈語汇,不仅独显“金”刚柔共存的特点之外,还融合了“水木火土”舞段中的舞蹈语汇,此舞段是第一章节的最后一段,也由此引出五行元素相克相生的原理,为后续舞段发展埋下伏笔。

六、“五行”之相生相克

金是本章最后一个舞段,到这里舞剧至此已将“兑儿”与“五行”交代清晰,然而五行到此并未止步。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在此舞段中巧妙结合了水、木、火、土中的元素,从而暗喻五种元素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理论,在讲述完“兑儿”与各元素的依次交集后,为后续篇章演绎“兑儿”与五种元素间的更多交集埋下伏笔。

“五行”间相生相克不仅暗藏在舞蹈语汇中,在第一章的演员角色分配上也有着深刻体现。舞剧第一章共38分钟,六位演员都有自身的角色设定,除了“兑儿”之外的其他五名演员分别饰演“水土木火金”的角色,但在进行表演时,五名元素角色的演员并非自始至终只出演设定的角色,而是在“水土木火金”中不断地更替角色、增减元素数量。举例说:在水这个舞段中,除“兑儿”外五名演员都在进行舞蹈表演,但这时五名演员都饰演的水这一元素,而非其本身设定的元素角色,这种角色的更替融合,也体现了五行之间存在着相克相生关系。

七、结语

《易经》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有不同的循环规律。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的自然周期内进行循环变化的,新事物的产生推动旧事物的发展。《易经》的第63卦名叫“既济”,字面解释就是已经结束,目的已达到的意思,郭沫若 《百花齐放》诗序:“这里有‘既济、未济的味道,完了又没有完。”原本《易经》讲到这里也要结束了,但接下来的第64卦“未济”才是最后一卦,此卦以未能渡过河为喻,此喻事情尚未结束还要继续不断发展。舞剧《易·行》也延续此卦的思想,不仅体现在舞蹈语汇中,更是蕴藏在舞蹈段落衔接、舞蹈主题升华中,将“五行”与“舞行”紧密融合,在舞蹈中赋予“水木火土金”不同行动力,将“五行”孕育于舞蹈中延续,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推动“五行”于“舞行”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乔宗方. 《周易折中》易学思想评析[D].山东大学,2006.

[2]党圣元.先秦阴阳五行文化中的“和合”美学观念[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7(06):111-119.

[3](宋)朱熹.周易本义[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4]贺洪梅.由“金木水火土”谈传统文化之艺术延伸[J].山东陶瓷,2019,42(01):33-34.

[5]王兴业.五行五色色彩观[J].美术观察,2017(08):122-123.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语汇易经周易
我所认识的《易经》
易经哲学思想系统论及其网络性新探
《豫》卦释义
甜甜的“蝴蝶茧”
《荆楚岁时记》饮食类语汇探析
向大师致敬
易经就在我们身边
《百年易学文献菁华集成》(一)目录(周易经传研究专辑)
占卜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