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2020-07-20杨芳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26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

摘要: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主要是针对提高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写作的能力。学生们普遍是从读书开始,进而再到写作过程。读和写两者之间本应相互联系、相互辅佐、相互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可是当代语文老师却将对课本教材的解读和辅导学生写作这两件事分隔开。一方面过于注重对于课文教材内容的解读,另一方面大费周章的单纯解释写作的技巧,致使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下降,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若小学语文老师能够将“读写结合”,那么将会有效地提高教师上课质量和学生的听课效率。本文具有如何结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进行读写结合这一问题展开论述,首先通过论述在语文课堂中进行“读写结合”的好处,接着论述如何有效地结合语文教材进行读写结合。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教材;掌握技巧。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好处

1.阅读辅助写作、写作促进阅读

阅读辅助写作的意思就是说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通过对语文教材中的内容细细教导之后,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学习的内容,同时学会课文中的一些简单的描写手法、表达方式以及学会如何去遣词造句等,从而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辅助学生写作。写作促进阅读即学生在进行写作的过程当中,往往会觉得自己水平不足,难以完成写作,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更多的阅读以提高写作能力。例如在学习到《少年闰土》这一篇课文当中,课本内容通过对人物细致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教师可以在对本节课的内容细致讲解后,让学生写一段话来介绍自己的小伙伴,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课文教材里的内容,进而还可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文章内容。

2.深挖课本教材,促进学生思考、创新创作

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有许多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作品,使得教师去细细品味、深入挖掘。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应当仔细品味课文教材中所传达的中心思想。让学生在阅读当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会思考和将其运用到写作当中,实现创新创作。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时,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所传达的中心思想是地球只有一个。同时可以促进小学生的思考,地球只有一个,那么我们应该要珍爱我们的家园,要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等。同时老师可以告诉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本文中作者的方式即运用具体事例的分析和概括来说明道理的方法。实现学生创新创作的目的。

二、结合语文教材进行“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

1.多多积累教材内容、打好坚实基础

在进行语文学习过程中,应该做好丰富、充足的知识积累,打好坚实的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读写结合。在每一次课文讲解之后,让学生对于自己喜爱的段落或者词句摘抄,有助于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同时会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和赏析。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写作中来。例如,在学习了曹敬庄的《索溪峪的“野”》这篇文章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們自己摘抄一些描写山峰秀丽的好词佳句或者一些有描写手法的句子,如文中运用拟人手法:“索溪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要求学生仿写句子,并在仿写的过程中提高、创新。并且可以在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让学生以《美丽的大自然》为题,并要求学生运用一定的优美词句和写作手法。这些素材的积累会为学生今后在阅读或是写作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将课文教材中学到的知识、技巧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为自己所用。

2.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众所周知,一个好的课堂氛围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这点来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其中主要的方式可以将教材内容中的文字通过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或者是以课堂表演的方式展现出来,充分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不仅能够使语文课堂充满魅力和活力,同时也提提高了学生对于文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例如在学习《别饿坏了我那匹马》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堂即兴表演,可以让不同的学生饰演不同的角色,例如渴望看书的“我”、残疾却又善良的青年、还有父亲的角色等等。通过学生对文章中朴实的语言、人物心理、动作、神态的描写的表演,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情境当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方法。从而更好地将其运用到写作当中。

结语:总之,小学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同时培养小学生“读写结合”的能力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培养学生读写结合能力时,语文老师应当积极创设高效灵活的教学环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热情,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地探究新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展开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淼,王小霞.近20年来听说教学的回顾与前瞻[J].语文教学通讯,1999(11).

[2]严华银.语文课堂教学的现实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1999,(04).

[3]佘子龙.再说“读写结合”—《读写结合》课题[J].新作文,2013(08):127-128.

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南新镇小学校 杨芳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
例说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整合策略
读写结合中的仿写策略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