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校弥漫“学术”的气息

2020-07-20李政涛

中小学管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术性气息学术

李政涛

当“学术性学校”出现在眼前之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惊讶”,“中小学”也开始“学术”了?“学术”这个原本属于大学的概念,在中小学的名声并不如想象得那么好,“太过学术化”和“过于理论化”是相似的评价,都等同于“不接地气”“不切实际”,甚至是“故弄玄虚”。但在了解了英国公学的教育传统,以及广东深圳中学的“学术性高中”和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术型教师”等相关学校的已有思想与实践之后,我方才有所恍然:这是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背景下的一种新类型,也是未来高中发展的新方向,同时,它也赋予教师和学生新的发展目标。

虽然,这一学校形态的底蕴与内涵并不纯粹为新鲜事物,如历史上的精英教育、理想人才的绅士品质等,早已被洛克、培根等思想家所阐释,并为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学校教育所践行;但在当下的中国,这一学校形态得以提出并有推广的趋势,却凸显了新时代的需要:亟须培养拥有“创造性思维与审美情趣”的学术性拔尖创新人才,迫切需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先进的教育理念、高效的教学策略、创新的学术能力”的学术型教师。

一个具有新概念性质的新热点的出现,总是伴随着各种质疑或担心,能否在经受和消解质疑的过程中,完善并持续发展,是“学术性学校”能否在时间的长河中“立得住”“走得远”的关键之所在。

已有的质疑,往往与“公平”有关,有的担忧是否会引发和加剧校际的不公平,教育资源进一步向学术性高中集聚;有的则质问学术性高中内所有的学生,是否都必须以此为发展目标,都能适合这一发展方向,等等。与此相关,在我看来,要走向“学术性高中”,需要回应和思考三大质疑。一是指向“学术”本身的质疑,这是最根本的质疑。什么才是“学术”?有学术的高中和没有学术的高中、有学术的师生和没有学术的师生,究竟有何不同?用“创造”“审美”“拔尖”“高尚”“先进”等来诠释的“学术”,是不是真正的学术?如果不用“学术”,转而换用“创造性学校”或“拔尖性学校”,是否同样可以成立?换言之,什么才是只有运用“学术”,才能表达出的学校及师生的内涵与品质?二是“学术性”是否只存在于或适合于“高中”?三是“学术性”是否只适合部分学生?

对这些质疑的回应,都提醒我们回到“学术”这一概念原点:如何理解“学术”之内涵,就将作出什么样的解答。“学术”是由“学”和“术”构成的,“学”意味着“学问”,它可以是分科知识之学,也可以是跨越学科界限的智慧之学,其共同的根底是“问”。“学问”是从“学习发问”“学习追问”开始的,这恰恰是哲学被称为智慧之学的本意:爱问。由问而来的“学”,指向的是对某种“道”的追寻,它与价值观、理想、信念、志向和思维有关。求學之旅、学术之路,就是求道、证道之路,由此而来的人生,就是寻道的人生。通往学术之路,就是通往这样的人生之路。给学生什么样的学术,就会给学生什么样的人生。这样的人生,叫作“向学而生”。“术”是“技术”,与“技能”“工具”和“方法”有关。“学”与“术”是不可分割的。“学术”由“学”开始,是由“学”引领的术。无学引领的术,是没有魂的术,没有学的术,是“不学无术”。“术”是“学”的载体和落脚之处,“学”不可脱离“术”,脱离“术”的“学”难免沦为虚空无物的“玄学”。

基于如上对“学术”的理解,可以认为,“学术”不只是一个概念,对于学校而言,“学术”是一种“方式”,即“育人方式”,学术性学校,是“以学术的方式来育人”的学校;“学术”是一种“心态”,学术性学校,是“带着宁静、淡泊、纯粹、求真、求实的心态做教育的学校”;“学术”是一种“能力”,学术性学校,是“培养学术能力的地方”;“学术”是一种“风气”,学术性学校,是“学术氛围浓厚,学术气息弥漫的地方”;“学术”是一种“境界”,学术性学校,是“通往学术境界的地方”。这一境界是将教育当作学术来做,它的根底和标杆,是教育与学术的融合之境,它可以是“把全部的爱献给孩子”,也可以是“致广大而尽精微”,还可以是“厚朴如树,温润如玉,灵动如水,绚丽如凤”……

只有如此理解,“学术”和“学术性学校”,才可能属于每一所学校,弥漫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并为每一位学生所共享。所有的学校,无论是大学、高中,还是初中、小学,都因此可能成为有学术气息的学校;所有的学校之人,都可能成为学术之人:学生成为被学术气息养育和养成的生命,教师成为拥有学术气象的学术之师。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学术性气息学术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蕾丝气息
“春的气息”
我国大学出版学术性和商业性失衡问题研究
育儿必读的宝典
用“问题化学习”模式改革教育硕士教学的行动研究
春的气息
花朵穿上身 春日气息
哲学百科全书的经典之作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