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常规,为超常儿童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2020-07-20高江涛

中小学管理 2020年6期

高江涛

摘要在中学进行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关键是学校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解放学生,给学生自由,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给他们提供更多的选择、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早培班在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突破常规的实践探索,努力营造创新氛围,养成学生创新人格,从而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丰厚基础。

关键词 高品质学校;拔尖创新人才;超常教育;超常儿童;早培班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0)06-0018-04

无论是否被认定为超常儿童,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性格禀赋、兴趣爱好、能力需求等都有所不同,都可能有其超常之处。有些孩子在某些方面的天赋表现比较明显,能比较早地被发现和培养,也有些孩子的潜质是在培养过程中才被发现的。如何更好地尊重个性,发现更多孩子身上创新创造的潜质?如何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搭建平台,因材施教,进行有针对的培养?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人大附中”)早培班于2010年成立以后,在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突破常规的全新实践探索,旨在让那些具有创新潜质、特殊潜能的超常儿童不被束缚住,保持他们身上创新的活力,保护他们的好奇心不被抹杀、想象力不被磨灭,从而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奠定基础,培植好基础教育这块人才成长的沃土,实现拔尖创新人才“一茬接一茬地茁壮成长”。

一、把育人放在首位,厚植超常儿童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怀

立德树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是学校教育的永恒话题。为了实现从根上浇灌,让爱国主义深植于孩子们的心头上、灵魂里,我们注重育人环境营造、德育和学科融合,长拳、短拳、组合拳并举,既有从小学到高中的长期规划,又有针对不同年龄段每个环节的具体举措。除了学校常规课程的学科育人,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我们还进行了以下四方面的实践探索。

1. 做小学生愿意参加又能入心的事情,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很短,文化知识的储备也不够,读大部头的名著对他们来说有一定困难。但他们的好奇心很强,灵活有趣的活动很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低龄的小学生更愿意在团队活动中积极参与、踊跃表现。因此,学校利用重大节日、重要纪念日等特殊日子,组织小学生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同时,教师通过让学生及时写出活动感受、用简笔画制作绘本等方式,让爱国主义精神浸润心灵,让感恩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2. 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书籍,滋润心灵,铸造骨骼

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有了明显提高,记忆力和理解力也大大增强,他们正处于读书的黄金时段。如何引导学生去读书、读什么书十分重要。因此,这一阶段的教育要以读书育人为重点,引导学生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书籍,以红色的爱国赤诚滋润心灵,以岩石般的民族忠诚铸造骨骼,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

3. 参加增长学识见识的项目研究,培养社会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初中后期和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有了很大提升,理性思维也比较深刻,尤其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初中时相比显著提高,有极强的接收新知识的能力。这个阶段的学生更喜欢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抓住这一特点,我们顺势而为,精心筛选项目研究课题,支持学生参加增长学识见识的项目研究,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早培班有专门的公益研修项目研究,开设了社会调查方面的探究性课程。学生利用研修课、周末或者寒暑假,学习社会调查的方法,编写社会调查提纲,走进社区、工厂、医院、博物馆、植物园,开展社会调查。

4. 开展红色之旅研学旅行,坚定学生理想信念

我校学生高中毕业后绝大部分留在国内读大学,也有不少人申请国外大学。未来这些留学国外的学生能不能回来报效祖国?这个问题一直回荡在老师们心中。对于一直留在国内的这些学生,我们也在想:他们未来能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国家建设中?应该用什么方法触动学生心灵,使他们的灵魂受到洗礼?从2015年开始,我们每年组织一次“走进将军县,重上井冈山”红色之旅,希望由此在学生心里埋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的种子”。

二、重构课程体系,探索“加速”與“丰富”兼具的全新培养模式

对于超常儿童的培养,国内外基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加速模式,通常是缩短学制,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这种方式无疑也相当于加深了学习内容;另一种是丰富模式,即扩充学习内容。人大附中早培班是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到高中十二年级,并没有缩短学制,而是创新了一种兼具加速与丰富这两者优点的全新模式。在常规课程方面,我们打通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课程,并拓宽加深,探索小学、初中、高中的贯通培养。拓宽不是盲目地开设很多课程,开展很多热闹的活动,而是根据几十年来的探索,总结研究这类孩子的共性,根据他们的需要进行课程整合。

1. 增加阅读课程分量,弥补超常儿童形象思维短板

根据我们长期观察研究,早培班学生具有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即使到了高中,还是普遍对数学、科学等学科感兴趣,但他们的形象思维明显不如抽象思维,阅读写作是他们的短板。因此,在2010年早培班刚成立时,我们就开设了名著阅读课程。读书可以跨越各个年龄段,而在不同年级开列阶梯式的书单是一个非常切合实际的做法。老师们汇聚集体的智慧,打通小学、初中、高中,开设了分别适合从一年级到十一年级不同年龄段的阶梯式书单,并出版了系列名著阅读的读书笔记等成果。老师们还自编古诗词讲义,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名著阅读并非早培班的专属,我校语文教师已经带着全体学生真正走在了名著阅读的路上。据粗略统计,仅在2010~2012年间,我校初中学生人均课外阅读文学名著就已经在20部以上,人均写读书笔记两万字以上,近几年的阅读量和写作量要比这个数据还多。

2. 打造贯通与进阶常规课程,彰显超常儿童数学与科学优势

早培班的很多学生在数学和科学方面具有强烈的兴趣,也有些孩子表现出了这方面的特长,常规课程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打通了初高中学段,按年级整合出贯通与进阶的课程。图1为早培班化学学科的贯通与进阶课程。

图1:人大附中早培班化学学科的贯通和进阶课程

最初,当我们在六年级开设物理、化学、生物课程时,曾一度受到质疑:“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开设这种课程?”其实这些课程独具特色,不同于初中的理化生课程,绝大部分都是开设在实验室或者校外,并且以动手实验为主。对于孩子来说这些课程好玩有趣,他们愿意参与,学习时很投入。就是在这种玩与乐中,学生体会到了科学的乐趣,一点点学会了观察,触发了思考,写出了充满稚气的报告,开启了科学探索。

3. 创设专项研修课程,给学生自由创新空间

早培班的孩子思维极其活跃,对什么事情都充满好奇,甚至经常异想天开。我们非常尊重学生的兴趣,因为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兴趣和好奇心就像阳光和空气那么重要。为了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我们鼓励学生挑战自我,为异想天开的学生搭建平台。为了满足早培班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我们从正常的课表中每周拿出一定的时间(1~2个半天)开设学生自主选修的个性化课程,即专项研修课程。

专项研修课程由早培班任课教师组成的一个兼职团队负责落实。团队成员既上常规课也上研修课,他们直接联系授课教师和学生,也更了解课程的“供需”情况。专项研修课程的实施打破了班级界限,实行走班上课。授课教师来自全校不同学科、不同部门,不局限于本年级,甚至也有校外教师参与。每门课程开课时间最少一个学期,上课地点有的在校内,有的在校外。表1所列出的是早培班七年级的部分研修课程,其他年级研修课程的理念与此一致,只是更符合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

表1:人大附中早培班七年级专项研修课程(部分)

三、探索新的学习方式,让自主学习成为自然状态

自主学习并不是新鲜事,问题是怎么学、学什么,最关键的是需要创设什么样的情境,让自主学习成为自然的事情。

1. 尝试小课题研究,为学生规划自主学习的情境

早培班刚成立时,我们就抱着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既想做一种实践探索,也想做一种实证性研究。但我们的想法和举动常常招来不理解,学校老师不理解,家长更不理解。2011年我们准备在第一届早培班七年级开设研修课,做一些小课题,尝试让学生真刀真枪地做科研,体验真实的科学研究,由此提高科学素养,养成科学精神。我们的愿望是好的,但没想到在家长座谈会上一些家长的反应特别激烈。其中有部分家长是大学教授,他们认为:我们带的硕士生都不知道怎么去做科研,你们让这么小的孩子去做科研,简直是胡闹!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没有放弃,顶着压力最终坚持下来。后来到九、十年级时,有些孩子的超常表现让家长们也十分感动、感慨,甚至全国著名大学的教授也鼓励我们:“很多地方你们比大学做得好!”

2. 开展科研实践,创建立体多元的自主学习平台

为了给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平台,2012年9月,我们尝试和大学以及科研院所对接,从八年级开始让学生利用研修课的时间进行真实的科研实践。研修课是列入平时课表的,这就保障了科研实践的顺利进行。根据统计,学生去校外实验室的次数最多的可以达到每学期33次,平均每周2次左右。这样学生学习的空间有了,时间上也有了保障,下一步最重要的就是学习方式的转变。

照搬课堂教学的模式肯定不行,因为学生的选题五花八门、比较分散;而且大学、科研院所配备的导师精力有限,学校配备的导师又不可能什么专业都懂。这就逼着我们必须改变学习方式,让校内外导师不是只做知识的传授者,更要做学生专业学习的指导者、学习方式的引导者、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对学生来讲,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不但要学习新知识,阅读专业书籍,还要学习怎样与他人相处合作、向导师请教沟通、阅读文献、收集资料、学习软件使用、做实验、观察记录、写实验报告和论文、做ppt、做开题报告、答辩……要完成上面這些任务,一个人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学会合作。有的学生通过几年的科研实践,高质量地完成了课题,还发表了论文。更重要的是,这种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何尝不是为他们的未来奠基呢!

学生到科研院所做课题研究,校内导师要同时联系校外导师和学生,并且按相关领域划分把学生分为若干个讨论组进行个性化专业指导。学生在选择课题之初要做开题报告,之后每个小组两周一次相互交流、汇报,每个学期安排一次非常正规的课题答辩,由校外导师甚至是院士、教授组成的专家团进行评议。这种学习方式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参加这些活动的孩子们说:失败是很普通的事情,困难并不可怕,我们体验到了科学研究的艰辛过程和成功的快乐,看到了科学家身上诸多需要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因此,解放学生,给学生自由,不是放任不管,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选题、去探究,但学校的评价要及时跟进,评价方式也是多元化的过程性评价。

高考好像一道门槛,由此带来的压力让很多人在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方面不敢放手。那么这些“不务正业”的孩子,未来学业会怎样呢?2018年毕业时,他们有的已经在数理化以及信息学竞赛中获得了国际竞赛金奖或者国内金牌、银牌,绝大部分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985院校,还有的因为有计算机特长被清华大学“姚期智班”录取。“不务正业”似乎对他们的学习成绩没有太大影响,还收获了尤为宝贵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坚毅自信的品格。

(编辑 崔若峰)

注释:

①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研究”(课题编号:DHA15033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