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智类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

2020-07-20石玉莹

戏剧之家 2020年20期
关键词:接受美学受众

石玉莹

【摘 要】传播的关系从“传者中心论”到“受者中心论”。不言而喻,受众的地位与作用在不断提升。受众對出现在节目中的选手的感情投射直接关系到对一档电视节目的印象。受众对于节目选手的喜爱,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接受美学中“期待视野”的影响。

【关键词】益智类节目;受众;情感投射;接受美学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0-0125-01

一、受众的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认为,一个文本具有未定性,它是相对的、为我的,它的存在本身不能产生独立的意义,而意义的实现是靠读者通过阅读的具体化。[1]接受美学在文学中对应的受众是读者,放置到影视文本中对应的受众是观众。

所谓的期待视野包括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同时也包括了人们的直觉能力和接受水平,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这种直觉能力和接受水平是不断变化的,并且德塞都的“盗猎”比喻,将受众和创作主体的关系概括为一种争夺文本所有权和意义控制的持续斗争。由此可见,受众对于文本的解读不局限于文本本身所表达的,并且受众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审美经验、认知能力进行个性化的情感投射与解读。

二、受众的知性美感需求

提及益智类节目与受众的关系问题,要追溯到益智类节目发展中受众的参与变化。早期的益智类节目几乎看不到有观众参与互动,观众更多是在电视机前,见证一场智力问答。随后几年的益智类节目,增加了与现场观众互动的环节,这一环节的加入打破了观众只能关注而不能参与的局面,这一时期益智类节目由于与现场观众互动,很大程度增加了节目的亲切感。近些年来持续热播的益智类节目,更多是通过受众对节目中选手的情感投射,引发网络关注度,进而增加了节目的新看点。如《一站到底》的“站神”蒲熠星,他在节目中呈现的高冷又睿智的形象,受到了众多女性观众的喜爱。主持人郝晓敏在节目中说了一组统计数字,蒲熠星在之前的一期节目中出现以后,他的微博关注量达到了十几万,多数都是年轻的女性。那么,选手是如何得到受众的情感投射的呢?

从期待视野来分析,观众根据自己此前的审美经验、认知水平以及个人生活经验,会对自己关注的节目有一个审美预设,这其中包括了知性美感需要,受众的知性美感需要是求知需要与审美需要的统一。人在求知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情感,这种情感被称为理智感,它的表现形式有惊奇、怀疑、确信、喜悦和快慰。[2]《一站到底》中的蒲熠星是受众凝视的对象,他呈现出的沉稳淡定、从容不迫、才思敏捷、善于思考等特点符合了受众的期待视野。并且他不争强好胜,面对来势汹汹的挑战选手,他沉着冷静地赢得了比赛,也获得了受众的青睐。

三、受众对选手荧屏内外形象的互文联想

近年来从益智类节目中走出来的选手,他们的荧屏内形象与荧屏外形象共同将其塑造成了明星。在这其中,受众的力量再一次被重视起来。受众关注选手在节目中的人物呈现,并且通过互联网关注选手个人生活,这两方面相互交织,促使受众对选手产生移情,即选手在荧屏之外的存在也开始进入大众的话语机制,选手的私人生活领域也作为一个新的知识场所进入了人物形象的构建当中。[3]而在这一过程中,让二者产生联系的主体是受众。《一站到底》的受众对蒲熠星的情感投射来自于他在节目中所展示出来的睿智,与节目播出过程中通过社交网络构建的人物形象。

互联网时代下,受众更多是通过微博等增加对益智类节目中选手的了解,并且可以通过互动与之交流。《一站到底》中的蒲熠星,其微博关注量是通过这档节目大幅增加的,他在节目中提及每天都会在固定时间通过微博发布问候,与受众产生互动。他成为六联庄擂主期间,其微博呈现出的人物形象与他在节目中的形象成为互文本。由此及彼的互文本形象,使得受众产成互文联想。于是,蒲熠星就成为了《一站到底》节目价值观的体现者。

综上所述,电视节目是传播大众文化的载体,面向广大受众,既包含对日常生活的即时传真,又结合当代文化语境呈现大众智慧。益智类节目始终承担着社会功能、文化功能,无论进行怎样的增设与调整,益智类节目都展现出当代大众文化。一直以来获得较好收视效果的《一站到底》,是益智类节目在当下呈现人类智慧的较好范本。当人工智能距离大众越来越近时,《一站到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人类智慧的重要性。区别于以往益智类节目重点强调百科全书式人物的知识储备量,《一站到底》运用节目中人物的设置、题目与环节的构建、受众的情感投射,共同塑造出了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体现智慧的人物。这个人物体现了节目的价值观,实现了从知识到生活、从百科全书到活学活用的价值观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联邦德国]H.R姚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4.

[2]陆一帆.观众心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70-75.

[3][英]理查德·戴尔.明星[M].严敏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5.

猜你喜欢

接受美学受众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俄国形式主义的读者意识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