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2020-07-20候术山高艳阳

学理论·下 2020年6期
关键词:价值意蕴以人民为中心实践路径

候术山 高艳阳

摘 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科学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实质的关键所在,持续深入研究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一项具有深刻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本文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价值意蕴进行深刻剖析,并且从多个角度对其实践路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价值意蕴;实践路径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具有时代性、创新性、人民性与实践性等特点的完整科学的理论系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根本宗旨以及性质所做出的新总结、新升华、新阐释,深刻回答了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由谁领导”“由谁共享”“由谁检验”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它主要包含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论、关系论、价值论、方法论以及检验论等核心要素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关于人民主体地位、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和改善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等具体内容。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着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践历程中,对其进行持续深入研究是一项具有深刻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

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人本观的重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人本观是内蕴其中的核心内容。无产阶级政党从根本上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然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本观。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到来是考察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特殊规律所得出的必然结论,并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必然到来的社会的核心特征。要想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变革就必然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其历史创造的根本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共产党人是为了全世界人类解放而奋斗的、自身没有任何特殊利益的政党。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包含而又超越了无产阶级立场,体现的是整个人类历史领域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最高价值准则。

列宁首次将马克思主义人本观运用到大规模的实践中。他在指导苏联国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极度重视执政党的建设,在改组国家机构、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国家法律制度,反对贪污腐败、特权主义以及官僚主义等方面做出极大努力,以期执政党始终保持公仆本色。列宁去世之后,特权主义、官僚主义的进一步滋生和成长已经成为苏联难以避免的问题。机构臃肿,官僚主义盛行;个人集权、歌功颂德、个人崇拜等问题更加严重。这种官僚阶层稳定化、常态化现象对国家健康发展的破坏作用日益凸显。苏联人民长期处于官僚特权的禁锢之中,自身利益受到极大破坏,各种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反对苏联国家历史、反对苏联经济建设成就的声音甚嚣尘上,进而引发苏联国内思想混乱、政治动乱、民族分裂、中央政权动摇。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苏联亡党亡国的惨痛教训深刻地昭示:无产阶级执政党必须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否则,亡党亡国绝不是危言耸听。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实践中、在党的根本宗旨的时代思考中、在原有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总结中,系统化、理论化的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诞生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不仅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本观主体逻辑、价值逻辑与实践逻辑相统一的逻辑进路,同时提出了更加详细、全面的坚持和改善党的全面领导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以及全面深化改革论等内容,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人本观较为完全、彻底意义上的继承、丰富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语境下的生动概括和凝练,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坚持和巩固党的性质与宗旨的重大理论创新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牺牲奉献精神自觉地承担起实现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重任,并且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对党的性质和宗旨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总结与界定。1944年9月8日,在为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举行的追悼会上,毛泽东同志发表以“为人民服务”为主题的讲话,对“为人民服务”一词做出较为全面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阐释。1944年9月21日《为人民服务》一文在《解放日报》上正式发表。随后毛泽东同志在不同场合连续强调为人民服务思想,从而实现了“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理论化转型。尤其是1944年10月4日到清凉山中央印刷厂礼堂看望《解放日报》及新华社全体工作人员的讲话中,毛泽东同志第一次将“全心全意”置于“为人民服务”的前边,从而形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完整表达。1945年4月,中共七大正式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写进党章,正式明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自此之后,牢牢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且根据时代发展特点与具体实践要求对其具体内涵进行时代化、科学化、系统化的丰富发展,使其不断得以巩固,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理论探索与创新始终面临的重大课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重思考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发展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历史课题,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要求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将坚持和巩固党的性质与宗旨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相联结。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将坚持和巩固党的性质与宗旨与党的建设相联结。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思考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这一重大历史课题,提出科学发展观,要求科学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将坚持和巩固党的性质与宗旨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科学发展相联结。

从树立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到确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的根本宗旨,再到以“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着力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再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式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该演进脉络呈现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鲜明特质。这充分证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始终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所结出的硕果,是在接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着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背景下坚持和巩固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

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实现新时代党的奋斗目标的重大理论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团结带领下,在接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中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成就,实现了深层次性、根本性的历史变革,以此為依据做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历史性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由“物质文化需要”向“美好生活需要”转化,由“落后的社会生产”向“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转化,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判断一以贯之地坚持历史逻辑和价值逻辑的统一,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精神实质与实际要求。

基于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新时代党的奋斗目标,并做出明确的理论指导、政策要求和评价标准,使这一奋斗目标能够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和开花结果。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明确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整体性要求,着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着力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等领域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发展结构的变革,实现经济社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坚持人民当家做主的基本方略,在政治生活领域进一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方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实际、最关心的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观,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等等。与此同时,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足感和安全感作为满足程度的重要评价标准,这就从更加微观和可量化的维度为新时代党的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重大理论指导。

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全党践行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着力实现新时代党的奋斗目标的里程碑式的成果,为我们更好地持续推动拥有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理论遵循。它从科学化、系统化的政策理论高度指导我们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要区分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做到“点面体”整体兼顾与重点推进,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着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从而更好地发挥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践伟力,不断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多方面显著优势。

四、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点实践路径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指导、推动实践的发展是认识能动作用的逻辑出发点与根本落脚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具有强大实践伟力的科学理论,把握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践路径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着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要聚焦以下五个实践重点。

(一)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只有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才能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保证绝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改旗易帜的邪路,从根本上保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会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会忘,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真正落到实处。因此,全党上下必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把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所有机构履行职责全过程,保证党和国家重大决策安排、战略部署落到实处。

(二)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应当始终重视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不断增强自身的执政能力和水平,这既是总结历史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这是主流,必须肯定。同时,个别领导干部身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屡治不消,已经影响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落实,影响新时代党的奋斗目标的实现,这也是我们必须要承认和面对的客观事实。因此,应该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严厉打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重点整治个别部门、个别地区以及个别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甚至是乱作为等问题,着力抓住“关键少数”,形成“头雁效应”,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三)强化干部队伍素质能力建设,提升整个领导群体的制度执行力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是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落到实处,将新时代党的奋斗目标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应该注重对领导干部的培训教育,将当前党和国家关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布局以及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具体政策方针和要求进行及时、深刻、系统的传递。与此同时,各级领导干部应该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争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伟大实践中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

(四)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调查研究,切实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问题与困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只有做到目标准确、有的放矢,才能精准施策、解决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做到人民群众关心什么、期待什么,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紧紧抓住、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难题,就能紧紧抓住人民群众的内心和感情,就能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显得更加真实、充实和持续。从当前来看,党员领导干部应当重点在风险防范、污染防治和精准扶贫等领域强化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贯彻落实。不断增强底线思维,着力降低人民群众身边重大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着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彻落实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解决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污染问题;着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在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原则的基础之上,创新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五)坚持历史导向,注重抓铁有痕,给出经得起人民和歷史检验的答卷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出卷人,中国共产党是答卷人,最广泛的人民群众是切切实实的阅卷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必然要坚持由人民评判的原则,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党领导工作功过是非的根本评判标准。我们应当把人民群众对党的工作是否拥护、是否支持、是否认可、是否鼓励作为基本评价标准,人民群众拥护的、支持的、认可的、满意的和鼓励的工作,就应该全力以赴去完成。应该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无论是政策制定、规范出台、选人用人还是考核评比、优秀表彰,都要始终做到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引领群众,切实保障、强化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话语权和参与权,充分满足包括政治生活在内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切实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2.

[2]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2.

[3]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

[4]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奋斗,2019(13):4-13.

猜你喜欢

价值意蕴以人民为中心实践路径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读懂名师
长征时期党坚持群众路线的价值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