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中外建筑史”为例谈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的意义

2020-07-17历永举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4期
关键词:通识教育古建筑传统文化

历永举

[摘 要] 以“中外建筑史”课程为例,简单分析了这类传统文化课对于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和社会价值,其中特别谈及:我国古建筑维修、保护工作的需求大,但目前社会上保护古建筑的意识薄弱、人才缺乏,两者形成巨大反差;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界限分明,导致文化类通识课很难成为专业交融的桥梁。所以在大学课程设置、考核权数甚至在院系教师专业交叉分布等诸多方面充分考虑这种传统文化课的意义,是许多传统文化能够传承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古建筑;传统文化;通识教育

一、建筑史类传统文化课程作为通识课的意义

中国古建筑屹立于世界建筑之林,特别是其木结构建筑和园林风景设计更是独树一帜,其中不仅是古代工匠们严谨不苟、独运匠心的高超技能令各國望尘,他们从建筑中表达的文化内涵也令世人兴叹,这一切都需要今天的我们去努力传承,而传承这一灿烂文明的主要媒介就是高等教育。由于我国高校课程的传统设置等原因,专业之间很少能有这种文化上的交融,因此阻碍了我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习近平主席曾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

“中外建筑史”在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是主要的核心课程,多数院校都投入较多课时,但该课所涉及的文化历史内容绝不仅仅是对建筑规划类专业有重要意义;其中许多内容对各行各业,甚至对每一个华夏子孙都大有裨益。大家虽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但其文明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大多数的理工科学生除了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其他的可能就知之甚少了。中国古建筑所带来的灿烂文化和繁荣何等的需要我们一代代传承!仅举一个例子,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了,只是近些年由于经济利益的因素,许多地方才开始大力开发旅游资源,才意识到古迹名胜的重要,但是许多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优美的古建筑已经被一座座现代化高楼所取代,令人惋惜。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头脑里原本没有这样的概念,只是旅游大兴,我们才看到它们的价值,然而为时已晚。

在这一点上,欧洲许多国家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例如意大利,早在1870年,意大利政府就开始在全国对古建筑进行修复和保护,由教育部拟定并由政府颁布了一个相关条例,这后来成为意大利第一部古建筑保护法。英国则是在1877年由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和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等人共同起草了《古建筑保护协会的宣言》。这标志着英国古建筑保护协会的成立[2]。

然而,我国这方面的工作一直比较滞后。1949年后,国家才以“营造学社”所著的《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为蓝本,确立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其中也只有108处——这只是中国古建筑的冰山一角。国民教育中对古建筑的认识也极为贫乏:不仅专业人才匮乏,保护观念也更加淡薄,公众对古建筑的保护还停留在初级阶段,特别是年轻人。他们不仅对古建筑保护的概念十分陌生,而且也缺乏保护古建筑的意识。

然而在西班牙等西方发达国家,初级学校里就设有古建筑保护的教育课程。日本文化部门的官方网站上也有对每个古建筑整体而详细的介绍。但我国这种教育普及工作还很落后。以陕西省为例,陕西省现存有古建筑总共有2.8万余处。假设我们只选中其中的5%(即大约1400处)进行保护或维修,以陕西省现有工作人员的力量,每年维修及保护20余处都力不能及;按照这个维护速度,维修5%尚且需要70年。若是全部进行维护,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该是何等的天文数字啊[3]!就当前而言,古建筑保护及维护专业相对来说比较冷门,开设古建筑保护及维护专业的学校也很少,这一专业短时间内很难像其他学科一样热门。在这种背景下,将古建筑历史作为通识课就具有突出意义。这样一来,不仅各科学生对古建筑有所认识,同时普及古建筑知识这一观念也能植入高校教育体系之中。

二、专业交融的意义和基础

进入大学阶段的学生尚未完全淡忘高中阶段的文科知识,如语文、历史等,虽然心思完全投入到专业课程的学习,然而对一些名胜的诗词歌赋仍历历在目,所以授课时与此相关的环节容易得到积极回应。例如:讲到玉门关时大家立时就会想起儿时所背的诗词“春风不度玉门关”。然而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因专业课的压力对文科课程渐渐失去兴趣。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通过生动感人的故事、经典的纪录片或影像作品,使学生身临其境,融入诗情画意之中。使他们知道人生是丰富多彩的,以免将自己的专业看成唯一的科学和重要的内容;而且很多行业是相互关联的,学科交叉对自己本专业也有所增益。

1998年,教育部在过去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印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并进一步推进人文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将这项工作推广到全国各普通高等院校中。通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各学校也初见成效,人才培养也向多层次、多领域方向发展。但出于市场就业等诸多方面的考虑,这些工作也是处于尝试阶段。要彻底建立各学科间沟通认识的桥梁,使学生成为多学科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特别是文科和理工科之间的跨越更是巨大的。目前在大学教育结构上,文、理、工界限十分明确;从教师的结构来看,文科院系不可能有工科教师的存在,反之亦然。这样一来,学科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因而高校对学生的培养也必定是在这个界限范围之内,很难越雷池一步。即使各学校大力开设这样的通识教育,教师也只是在自己的领域内讲授,很难形成专业上的交融。而对于学生来说,因为在高中阶段的学习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很难谈到素质教育和兴趣教育,所以到了大学阶段仍很难脱离这种应试的学习目的和习惯。再者,由于受实用主义的影响,学生认为自己专业之外的这些课程对自己的就业和工作没有直接的作用,因而大学生学习通识课程普遍只是为了获得学分,并没有投入兴趣去学习。许多学校试图通过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创新教学的手段去改变这种现象,短时间内虽然能带来一定效果,但终究治标不治本,因这些课程毕竟只是选修课程。这同时也容易促使教师脱离实际,追求浮夸之风。所以关键还是专业之间如何从结构上、设置上做到真正的交融。专业交融的基础是专业知识应用上的交融,然后才是知识学习上的交融。

参考文献

[1]高华,张艳亮.理工科高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应对路径研究[J].大众文艺,2019(9).

[2]辛慧琴.意大利古旧建筑保护及改造再利用浅析[D].天津大学,2005.

[3]翟小昀.借鉴国外经验研究探讨我国古建筑保护与维护[D].青岛理工大学,2013.

猜你喜欢

通识教育古建筑传统文化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山西古建筑修葺与保护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普陀山古建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