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公共艺术领域发展陶瓷艺术的必要性

2020-07-13梁倩婷

大观·东京文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语言特征文化符号公共艺术

摘 要:文章揭示了陶艺语言的文化符号特征,通过在公共艺术中的表现来向世人弘扬中华文化的内在特征,通过中西陶艺公共艺术作品的比较,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论证在中国公共艺术中发展陶艺的必要性。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比西方发达国家迟缓,证明中国在公共艺术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西方传统文化虽然比不上中国那么深厚悠久,却引领着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因此,中国更应强调自身的文化内在价值,用公共艺术这个平台来展示中国的内在文化特征,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关键词:陶艺;公共艺术;文化符号;语言特征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制作和使用陶器,到了公元前16世纪,陆续出现原始瓷器。这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是中国的传统特色文化,是具有中国特征的文化符号,当它走进艺术领域,强调的不仅是一种手法,还是一种中国文化符号的载体。

借助具有社会辐射作用的中国公共艺术来发展陶瓷艺术,让陶瓷艺术突破表现手法和形式的样式化限定,进而强化其作为中国文化符号的辨识度,使其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时代要求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出陶瓷艺术作为文化媒介的作用,这也许是一个颇有探讨价值的议题。

一、陶艺的语言特征

由于陶艺材料的特点,其艺术语言直接受到成型方式、装饰方式和烧制方式的限制,所以工艺性和技术性比较强。然而,若从追本溯源的角度出发,抛离各种表面化的现象,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具有本质意义的词——泥土。在这样一个理解前提下,我们进一步从泥土作为孕育生命的基本特质延展开来,深入体会泥土细腻而丰富的感官体验,感受泥土传达出的母性化的情怀,显而易见,母性符号就是陶艺的材质符号特征。回看我们的日常生活,泥土本身是地球的象征,它孕育了整个社会,和各样东西之间的脉络紧密相连,加之陶瓷与日常生活关系极为密切,陶瓷容易与周围的材质和环境相融合。正因如此,陶艺家尝试把陶土与金、木、水、火结合,甚至与声、光、电等非实质材料结合,从多方面进行不同的尝试。例如陶艺家吕品昌的《太空计划》,将陶瓷和金属相结合,很好地展现了陶土的本质,揭开陶土粗犷、野性的一面,使肌理的随性完美地表达出来,并为陶土增添了一份金属感,让陶瓷与金属统一起来。金属在这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像士兵的铁甲和武器,具有一种崇高的保卫精神,冷冰冰的金属在这里与温暖的陶土彼此融为一体,为作品带来无穷的冲击力。又如陶艺家何镇海的作品《陶木结构系列》,将木头作为结构支撑着整个陶艺作品,木头好像是从陶土身上长出来的,且陶土与木头的自然、质朴、粗犷感非常接近,陶瓷的肌理与木头的自然形态相呼应,彷佛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和力。不难看出,正如其制作流程那般,陶艺的语言特征是艺术语汇与自然语言反复交揉的结果,它体现了自然—材质和人—形态的高度协调与融合,是中国天人合一精神的体现。

二、陶艺的公共艺术属性

(一)公共艺术的特点

探讨陶艺在公共艺术中的可行性之前,我们必须先明确公共艺术的特征。毋庸置疑,公共艺术这个词虽来自西方,但早已在中国逐渐兴起。公共艺术是属于大众的,它的出现使艺术普及化,让普罗大众从多方面享受艺术带来的美好,提升了大众的审美素养和审美需求,更能促使社会繁荣发展。公共艺术强调公共性,即大众参与性,不是一种私人行为,而是开放的,在开放空间里让人观赏或让人使用的艺术品、艺术行为、艺术活动、艺术设施等统称为公共艺术。正如学者孙振华从文化学角度对公共艺术的诠释:“公共艺术不是一种艺术形式,也不是一种统一的流派、风格,它是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在当代文化的意义层面与社会公众发生联系的一种思想方式,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

(二)陶艺的公共性

从古至今,陶瓷都是以人们生活必需品的面貌出现的。试想,如果世上没有陶瓷,我们的餐具可能是冷冰冰的金属。回看我们的日常生活,陶艺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室内或室外,如酒店、商场、公园或街道,竟毫无违和感。不仅如此,由于陶艺本身的质感、成型原理、日常符号化认知等内在原因,介入公共空间的陶艺,同时可以与实用型相连,它更容易与观众形成亲密的互动,跳出互动,仅是一件摆放品。高迪设计的吉尔公园长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采用哥特式风格来装饰,迂回曲折的长椅上贴满了七彩的瓷片,跳跃的颜色让人心情开朗,流畅的曲线就像优美的丝带,让路过的人忍不住前往欣赏与休憩。又如贝莉·马修丝的代表作《白色空间》,长701厘米,宽610厘米,耗时8年,在某种程度上有别于一般的陶艺作品,她的作品多以矛盾性和平衡性的主题进行创作。通过光和影的摇晃,把固态作品升华到空间的运动。当观众观赏《白色空间》时,仿佛进入了另一个时空,一块块摇曳的瓷片经过阳光的洗礼,形成闪烁的光影,带给观众无限的感受与遐想。再如艾赛亚·在伽的作品《水的记忆》,把陶瓷和玻璃马赛克塑造整合成一面墙,是一幅大型壁画作品。他的作品从不呆板,他自由地、充满遐想地进行马赛克镶嵌画的创作,同时关注宏观与微观,认为大众艺术品碎片蕴含最原始的震撼力。他展示自己的作品,让更多人理解和欣赏,让底层人士享受艺术的美好,他把这个过程称为梦想共鸣。当人们矗立于公共环境中此类陶艺作品前,会不自觉将自己融入作品中,作品也会随着人们的融入而不断变换表情,展现出其生生不息的一面。

三、在中國公共艺术中发展陶艺的必要性

陶艺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与书法、戏曲、文学等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中国文化的载体,要打响我国陶瓷艺术的传统艺术文化品牌,就必须在中国公共艺术中大力发展陶艺。日本把传统文化很好地传承下来,例如他们的风俗习惯、和服、漆器、浮世绘等,日本的传统文化到现在仍持续发展,中国也应该持续发展传统文化,否则会破坏相应的文化链。公共艺术不强调形式,强调文化,所以,大力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要借陶艺这个载体。

中国文化的内在特征使陶艺语言产生了文化载体的价值,进而借助公共艺术传播媒介使陶艺语言发挥出文化载体的作用,弘扬中国文化的内在特征,此逻辑关系体现了陶艺语言的价值所在。

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比西方发达国家迟缓,说明中国在公共艺术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需要在公共艺术中发展陶艺,利用公共艺术这个平台很好地展示中国特色文化,树立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经历过社会动荡及经济危机,加上天灾人祸愈发频繁,人们更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怀与支持,艺术家们应多关注社會大众,通过作品把关怀带给大家,大众自然会关注作品。在中国公共艺术中发展陶艺,多关注社会,聆听大众的声音,大众自然而然会把目光投向作品,这样一来,中国陶瓷文化符号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四、结语

从陶艺的语言特征、陶艺在公共艺术中的表现可以看出,陶艺在公共艺术中具有良好的发展优势。陶艺的内在含义深厚,这里不是强调语言本身,不是强调形式和手法,而是强调一种符号。陶瓷是中国的文化瑰宝,是就像戏曲和文学一样无法取代的中国文化符号。中国目前剩下的文化符号已不多,为了更好地提升陶艺在中国的价值,我们必须让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通过公共艺术这个平台发展陶艺,向全世界人民展现陶艺所传达的中国文化内在的核心价值。

在中西陶艺公共艺术作品的比较中,我们了解到中国陶艺在公共艺术中的发展仍处于被动状态。西方的传统文化虽然比不上中国那么深厚悠久,却引领着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因此,中国陶艺更应加强本土特色,彰显自己的本土文化,摆脱这种被动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张玉山.世界当代公共环境艺术:陶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2]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3]杨永峰.景德镇陶瓷古今谈[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

[3]杨玉艳.融合与沟通[D].青岛大学,2005.

[4]周成璐.公共艺术的逻辑及其社会场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梁倩婷,澳门城市大学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猜你喜欢

语言特征文化符号公共艺术
文化学视野下象形武术的“动态”文化符号
涂鸦艺术在服饰设计中的运用
物流英语的语言特征及翻译
茶艺英语的中国英语研究
《冰雪奇缘》:重塑经典与动画的文化本性
中国古建筑色彩研究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巴蜀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餐饮空间设计研究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