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低年级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培养研究

2020-07-13张文华

家长·中 2020年6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农村改革

张文华

摘要:随着我国不断改革和发展,开放的格局和经济不断得到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流失,不断地涌入城市,成为城市劳动力。很多留守儿童在缺乏家长陪伴的教育下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在生活中、學习中造成了很多不良后果。新形势下,我国非常重视儿童教育。本文就如何在当前农村人口大量流失的情况下解决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培养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改革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城打工,相应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通常跟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长期不在父母身边,对他们的教育难免不会出现问题,在个人行为习惯养成以及成长认知方面,孩子出现的问题伴随着离开父母的时间不断加长而不断增长。面对这些农村留守的孩子们,如何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留守儿童学习状况:农村老年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孩子的奶奶爷爷或者外公外婆对孩子的生活进行照料,但是没有培养他们行为习惯的意识,一是意识不到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认为那是学校教师的事情;二是没有太多的精力和体力付诸行动,对孩子听之任之。结果儿童在家庭生活中得不到监督,学习自觉性比较差,在学校纪律意识缺乏,学习习惯不好,影响到学习成绩。

2.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更应该是去丰富他们的心理世界,因为“留守儿童”在最需要关爱和沟通的年纪中,如果缺乏该有的引导,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为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与父母分离过久,导致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喜怒哀乐不能够与父母分享,同时也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得不到应有的鼓励和支持,进步的喜悦无人分享,情绪的发泄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的心灵容易出现问题,形成心理问题,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3.留守儿童道德行为问题: 有些在爷爷奶奶溺爱中成长的孩子,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教育,孩子们往往失去了对是非对错的分辨,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不能正确地看待,往往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也更容易受到反面教育的影响,逐渐养成不良行为习惯。比如爱说谎话、不礼貌、拿同学的东西等。

4.监护人缺乏保护意识:儿童的年龄都偏小,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弱,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对自我保护缺乏意识,容易成为一些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有的学生上学的路途比较远,经过一些人少的地方,人身安全也存在隐患。

目前,我国农村除了少数人均耕地面积多的地区还可以将主要精力投入在农业生产上,全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种地都已经成了副业,出去打工挣钱才是“正道”,毕竟不管干什么,在外面一个月的收入就相当于窝在农村老家种地一年的收入。可是这背后是要以留守儿童的各种生活风险为代价的,随着农村劳动人口大面积进城务工,农村儿童近些年来不断被传出各种负面新闻,成为我们社会的一道伤疤。

二、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探究

(一)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良好的习惯养成会让人终身受益,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爷爷奶奶照看,父母角色在儿童生活中严重缺失,对孩子的茁壮健康成长会造成不良影响。在孩童时期,孩子更需要父母的照顾,需要父母的引导和教育来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如果这个时候孩子缺乏父母的陪伴,就会使孩子与父母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在遇到问题时,孩子不能正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父母不能在身边理解孩子的感受,向孩子传达对他的爱,长期这样的话,孩子与父母之间就会产生隔阂,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让孩子失去一个儿童基本的依赖感和心里归属感。因此,亲子关系教育因素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和孩子的发展水平。在留守的时候,一些孩子生活没有约束,缺乏管教,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又无法管教,在学校经常不按时上课,遵守纪律,甚至与社会上的一些人员混迹在一起,不但学习成绩差,还存在性格上的缺陷和恶劣的行为习惯。在缺少家庭成员的情况下,学校就成为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场所,学校应千方百计加强对留守儿童教学、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通过加强日常管理、对留守儿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等途径,同时建立与留守儿童家庭的联系,调动父母参与对他们的教育。总之,留守的经历对于正处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影响重大,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看到这些影响,并且积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保障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为了使孩子从小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就要从现有的身边的家长入手,比如说孩子的爷爷奶奶,在开家长会、上下学接送、家访等可以见到他们的时候,向他们传递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孩子的家长认识到让孩子从小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造成的影响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在与家长达成统一战线的教育目标后,互相之间多沟通交流,对孩子的情况及时做到更改方式方法,解决孩子出现的问题。让父母经常与孩子交流沟通,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以免造成孩子的心灵造成缺失,同时也能让父母更好地去关爱孩子。

(二)在社会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培养除了家校同步教育以外,还要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来加强对孩子的锻炼。比如,在妇女节时自己动手制作礼物送给妈妈或者奶奶,并说一句感谢的话,从而锻炼留守儿童的感恩意识,让孩子知道尊重父母、长辈。在生活中,教育儿童要尊重父母,通过带孩子去探望父母让孩子认识到父母的不容易;让孩子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长辈,在成长的过程中帮助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在生活中克服以自己为中心,自私、懒惰等不良品质。多接触社会上的各种实践活动,让孩子在陪伴下培养自主意识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对孩子将来走上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有很好的作用。

孩子的培养需要爱与真情陪伴,培养留守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既离不开学校的教育,也离不开家庭的培养,同时需要社会的影响,因此需要三者共同合力,用心去浇灌每一位留守儿童,使良好的行为习惯陪伴孩子终生。

注:本文为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农村低年级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培养研究”(课题号:GS[2018]GHB0238)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朱亚杰. 隔代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及社工介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

(责编  杨 菲)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农村改革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