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有机化学“金课”建设与探索

2020-07-13崔节虎杜秀红王泽华王香平姜灵彦高军侠

山东化工 2020年11期
关键词:金课环境工程工科

崔节虎,杜秀红,王泽华,王香平,姜灵彦,高军侠

(1.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土木建筑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5;2.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检验系,河南 郑州 451191)

为了实现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目标,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为指南[1-2],各高校根据自身特点,新工科建设如火如荼。2018年6月,在成都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此后教育部相继出台了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3]。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全国高校又掀起了淘汰“水课”、打造“金课”行动,增加教学难度、教学内容丰富和增加实际操作等措施,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

环境工程专业同样必须要适应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大力开展新工科建设,淘汰“水课”、打造“金课”行动,以应对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4]。这一建设目标就意味着环境工程专业建设将更加依赖于有机化学等基础课程的“金课”教学改革。有机化学作为环境工程专业课重要的理论支撑,可为环境有机化合物污染处理提供演化机理分析,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高效的学习掌握有机化学呢?关键在于深刻理解何为“金课”,如何打造“金课”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本文主要开展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5-6],努力培养符合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环境类应用型专业人才。

1 深刻理解“金课”的本质

“金课”明确课程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特点,既重视传授专业知识,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7];结合产业与社会发展需求,课程内容要紧贴科技前沿,要有一定深度,不能泛泛而谈;授课形式要具有智慧性和互动性,目标要具有明确导向性。根据经验,为达到既能传授专业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金课”目标,通过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实现,必须构建虚实结合和线下线上融合的创新教学方式协同解决,改变填鸭式课堂教学,转变为学生动手和讨论式教学为主;大班授课改为小班为主,实现教师和学生能有效沟通和辅导。通过“金课”内涵式建设,最终有效提高高校课程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符合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

2 构建有机化学“金课”难题

实现有机化学课程“金课”内涵式建设,通过多年的教学发现,有机化学在环境工程专业面临新的挑战[8-10],主要问题集中有机化学记忆点多而繁,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学校安排32理论学时),不理解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为什么学习有机化学,有什么用?学习好有机化学,对专业发展有什么帮助?并且没有配套环境工程专业有机化学教材,只能采用教师口头讲授有机化学在专业学习的重要性,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导致学生迷茫和厌学,挂科率相对较高。因此深刻理解“金课”的内涵建设和指导意见,采取必要有效措施构建工科有机化学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和线上学习。

3 构建有机化学“金课”教学体系建议

3.1 根据新工科-环境工程建设目标修订适应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

作为指导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学大纲是在教学活动中起着指挥棒的作用,适应社会要求、新工科和高质量课程大纲是建设构建“金课”的必要条件。新工科最终目标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实现这一目标,根据社会其他学科发展,社会应用新的生产方法和技术,及时更新课程体系,删除低阶的、陈旧的知识内容,这些内容教师虽然比较熟悉,但是和社会脱节必定无法吸引学生关注,相应会被学生认为是“水课”。因此,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墨守成规,要始终关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及时关注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环保行业发展、环境工程水处理知识更新和科技进步,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改革举措,适时及时更新有机化学课程大纲以及相应授课内容,以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和环境工程专业的紧密性,为什么学习有机化学及重要性,要想法设法去学好用好有机化学的知识,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3.2 紧密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知识,开展线上“问题”+“设计”式互动教学平台建设

图1 线上“问题”+“设计”式互动教学平台建设示意图

根据环境工程专业知识,合理挑选有机化学授课内容,制定自主学习目标,视频知识点讲解,PPT,随堂测试,问题讨论等模块。课前教师通过学习通提前发布本章节学习的重点、难点和问题,要求学生指定时间内在学习通平台完成自主学习和讨论问题。教师总结学生教学平台对学生难点重点的掌握,理论课堂针对性讲解学生未掌握的难点,讨论学习。

课堂讲授是教学实施重要环节,帮助学生挖掘而理解事物背后更为深刻的要素,无法替代,且有机化学知识点多而繁,在课时逐年压缩的情况下,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有所侧重。基于典型化、实用化和先进性选择有机化学内容,理解强化典型性基础内容如不同物质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亲电、亲核反应等);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创新能力,内容上加大应用有机废水案例分析,为其他课程水分析,水污控等提供有力帮助,与专业知识更加紧密,学生也从低年级更理解专业发展和前景,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3 基于科研和先进行业技术,充实课堂内容

基于科研和相关行业课题,选择典型专业背景研究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提高学生收集文献、归纳整理、分析与解决能力问题。氨基苯酚废水具有致癌性,难处理。根据课题组多年科研研究,从氨基苯酚结构入手,让学生了解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基于理论讲授臭氧等氧化剂作用,设置氨基苯酚中苯环怎么才能断裂这一问题,会涉及到那一部分内容,可能会怎么样?根据问题学生课题进行补充;这样一步一步设置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课下查阅资料课上交答案,通过这样问题引导法,学生查阅资料能力,问题能力和解决能力提高很快,超出预期。

3.4 课堂融入课程思政,助力综合素质培养

打造有机化学“金课”课堂教学,不仅要保质保量完成课程知识点学习,还要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能力。课堂教学中需要融入思政,适当引入爱国主义教育、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和环保教育等领域内容,对学生进行环保案例分析、有机化合物名人教育、专业先进技术等方面,多管齐下,多方面多角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11]。

3.5 确定成绩综合评价方式

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模式是否合理,关系到金课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如果课堂探讨的问题进行中不能合理的进行成绩划定,学生就会敷衍了事,不深入参与;反过来,合理的评价会获得学生认可,激起学生自主学习兴趣,金课建设也会顺利进行;因此基于课堂讨论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很有难度,特别有必要对有机化学课程讨论成绩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合理规定。

图2 多元化动态评价模型示意图

为了实现新工科目标、培养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目标,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动态评价模式(图2),加强学生在过程性评价,提高平时成绩权重(50%):教学平台记录(20%),翻转课堂(20%),自主学习(10%),期末考试(50%),利用泛雅教学平台和学习通记录学生真实学习和测试情况,根据分析统计数据,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状态,重点难点是否掌握,从而调整灵活多变授课方式,加大翻转课堂比例,从而为培养学生多维度的综合能力服务[12]。

4 结束语

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掌握金课标准下的教学内涵,针对环境工程专业有机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知识点多和课时少等问题,开展线上“问题”+“设计”式互动教学平台建设,探索新的人才评价体系;精简课程内容,取舍讲授内容,加强讨论环节,强基础,重应用,引入科研和课堂思政,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学习态度。总之通过有机化学改革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多维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及获取能力,为环境工程专业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益探索。

猜你喜欢

金课环境工程工科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装备环境工程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探讨环境工程工业污水治理中常见问题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