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有效利用合作实现高年级数学课程的教学

2020-07-10丁娜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4期
关键词:合作定位结构

丁娜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当前高年级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再只关注学生个人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认知情况,同时关注学生基于数学课程的学习后,合作能力的发展情况。所以,教师也主动地利用合作活动展开施教工作,促进学生合作素养的发展。对此,笔者提出优化组员安排、明确教师定位,以及调整合作结构等策略,浅谈如何利用合作活动促进高年级小学数学课程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组员安排;定位;结构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不断的渗透,一线教师开始逐渐认识到传统教育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有必要在延续传统教育手段的基础上,开创新的教育方式,促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提高建构的实效,合作学习活动就在此时进入小学数学课堂中,成为教师开展教育工作的有力工具。然而,纵观当前高年级小学数学课堂上应用合作活动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存在部分制约合作活动有效发挥价值的因素,如组员的安排不合理,教师的定位不明确,以及忽视对学生个人思维进行锻炼等情况,都使得合作学习活动的应用质量与预想状态之间存在出入。所以,为了有效地提高合作活动的应用质量,高年级的数学教师有必要针对当前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有效讲解。

一、优化组员安排,构建有效小组

对学生进行人员的安排,是教师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的第一环节,但是,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上,教师都是直接按照学生的座位远近对学生进行组员的安排,显然,这样的分组模式看似对课堂施教的时间进行了充分地利用,预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对话和交流,但是却忽视了学生个人属性之间的差异性。从多元智能理论中我们知道,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在智力的发育水平和发育方向上会带有个人的特色,所以在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進行组员的安排,教师也应当首先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并以此作为分组的依据,以便学生在水平和能力各异的小组中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价值,促进合作活动的顺利实施。

例如,在《倍数与因数》中,教师就可以通过组员的有效安排,建构合理的小组结构。首先,教师先结合倍数和因数的相关内容,向学生设定一些简单的问答题,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分析的依据。其次,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出哪些学生对因数、倍数等知识的建构质量较高,哪些学生对因数、倍数知识的建构质量一般。紧接着,教师再综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对学生进行人员的安排,使得每个小组中既有对知识认知较强的学生,也有在知识储备层面较为薄弱的学生。之后,教师将课堂的时间交给学生,以便学生在相互补的小组中展开有效的探讨,真正地深入《倍数与因数》中,提高学习的质量。

显而易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数学素养,对学生进行组员的合理安排,能够让学生在小组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共同集中集体的智慧,完成对数学知识点的突破,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价值。

二、明确教师定位,有效介入合作

与其他教育活动相比,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强调的是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看似没有教师的存在价值,实则不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自身的学习素养和学习能力都是处于发展阶段的,自控能力也不强,所以,教师有必要对自身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从而有效地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中,帮助学生解决在合作交流中遇到的问题,保障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合作交流学术环境。

例如,在《小数除法》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设定讨论任务,解决问题等方式,有效地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具体来说,首先,教师先对课本上的教育内容进行分析,指出小数除法的基本算理等需要学生进行学习的知识点,随后,基于这些知识点教师进行合作任务的设定,让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变得更有方向。其次,在学生进行自主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交流情况,当教师发现学生的交流遇到瓶颈时,教师也应当帮助学生指出问题,引导学生找寻问题的解决路径,促使学生在找到解决方法中实现本节课合作学习活动的顺利实施。同时,在学生的自由交流中,教师也应当对课堂的纪律进行把控,避免出现扰乱课堂纪律的情况,影响学生的相互交流。

可以看出,教师对自身的角色进行定位,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中,指引学生合作交流的方向,帮助学生解决合作交流中的问题,以便推动合作交流活动的顺利实施。

三、调整合作结构,彰显个人思维

在以往的合作学习活动中,存在部分教师过度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以至于忽视了学生独立思维发展重要性的现象,久而久之让学生也形成依赖感,很少会主动地基于自身的数学思维对数学知识进行建构和分析。所以,在向学生教授数学内容中应用合作活动,教师有必要对以往的合作学习结构进行调整,添加学生进行自主思考的环节,彰显出学生的个人思维特色,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实现独立思维和合作素养的双重发展。

例如,在《轴对称和平移》中,当教师结合轴对称的基本特征和绘画流程等本节课的内容,向学生设定“轴对称图形的绘制方法”的合作学习任务后,教师先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相关内容的学习经验,总结出一个绘画的基本流程。之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组员的合理安排,让每个学生都将自己的想法告知组内的其他学生,促使学生在交换彼此意见的过程中,真正地实现对轴对称图形绘制方法的有效整理。这样,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合作之前享有个人独立思考的时间,以便学生的个人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地发展,逐步提高合作学习活动的应用质量。

由此看出,数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展开数学内容的探讨前,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能够为合作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使得学生的合作交流变得更有效,促使学生在不断交换彼此意见中,推动合作学习的进程。

总而言之,合作学习活动对数学学科的教学具有积极的价值,作为一线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主动对合作学习活动中的细节进行优化和调整,促使合作学习活动在发挥价值中,促进优质数学课堂的生成,从而逐步提高数学教育的品质。

参考文献

[1]  由成浩,冷海涛.小学高年级数学合作学习中的思维训练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2017(07):50-51.

[2]  陈香花.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5):216.

猜你喜欢

合作定位结构
难与易
巧用“余数定位”,突破周期函数的计算问题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半包围结构
汪曾祺专辑
理想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