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度创作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2020-07-09胡小平

北方音乐 2020年9期
关键词:二度创作歌唱教学有效课堂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潮流音乐元素的出现使学生对传统单一的歌曲学唱缺少兴趣,歌曲创作能使学生积极地进行学习歌唱,因此通过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成为了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者应重点进行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小学音乐歌唱中的实践教学进行总结得出以下几种实践操作。巧变音乐要素,丰富歌曲;巧添襯词,点亮歌曲;优化二部合唱,丰富歌曲;多变演唱形式,装扮歌曲。将使得音乐课堂更加有利于开展更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二度创作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的应用将为小学歌唱教学及音乐课程的模块创新积累提供参考。

【关键词】二度创作;有效课堂;创造性 ; 歌唱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9-0173-02

【本文著录格式】胡小平.二度创作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北方音乐,2020,05(09):173-174.

一、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的形态

歌唱教学是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和提高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础组成,歌唱教学也是小学生最易于接受和喜爱的音乐课程教学方式。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要求音乐学科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和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音乐教育工作者担负起引领学生在音乐知识翱翔的重担,以音乐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充分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力。因此,为适应社会发展和新课改的需要,对已有的传统歌曲进行二度创作,形成新的歌唱教学内容,从而让歌唱教学变得鲜活灵动,让学生喜欢唱、乐于唱,使音乐核心素养得到落实和发展。

二、歌曲二度创作的实践操作

(一)巧变音乐要素,丰富歌曲

1.巧变速度,加深理解作品

速度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决定着音乐作品的风格和特点。慢速可以更为抒情地、优美地、深情地、悲伤地、柔美地展现音乐作品,而快速则在表现中更为突出:欢快地、跳跃地、兴奋地、欢乐地等变化。通过不同的速度来感受、体验同一首歌曲,让学生在速度变化中更好的理解作品。

如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第四课《我的家在日喀则》这一课的音乐教研活动中,我为了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速度演绎同一首歌曲时对音乐形象所产生的变化,第一遍演唱时,第一乐句采用慢速,第二乐句用了渐快速,第二遍演唱时第一乐句采用快速,第二乐句则用渐慢速。第一句慢速,表现了对家乡深情热爱的情感,第二句渐快则展现出快乐而自豪的情感。

这样的速度变化不仅给学生带来新鲜感,更让学生多层面地去理解、感悟歌曲,加深对歌曲的认识。

2.巧变节奏,诠释歌曲内涵

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不同的节奏在音乐作品中展现不同的形象,巧变音乐节奏展开教学,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解歌曲、诠释、表达歌曲内涵。

如一年级下册第五课《闪烁的小星星》这一课,这首歌曲的节奏特点是× × | × × |  × × | × — || 都由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组成的,学习起来较为容易,笔者尝试着做了改变,把原来的两个四分音符改成了一个附点四分音符加一个八分音符。当节奏改变,原本熟悉的歌曲以全新的旋律展示在他们面前时,学生们感受到小星星变得活泼调皮、变得那么的可爱。对这首歌的学习热情顿时高涨,歌唱时认真、投入。节奏的改变化拓宽学生了的音乐视野,也培养提升了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3.巧变节拍,感受音乐表现力

节拍是音乐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不同的拍子在音乐表现方式上有所不同,拍子不同所产生出的特点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二拍具有方整、单一、对称,旋律鲜明的特征,三拍则旋律流畅灵活,隐约、内在,具有荡漾摇曳的回旋性。在同一首歌曲中通过运用不同节拍的拍子,所产生的音响效果和音乐形象也大不一样。

如人音版第五册《原谅我》这一课,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老师通过对课堂环境渲染出轻松的氛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导课部分编了一首二拍子简单有趣的歌曲将学生引入课程教学之中,随后老师再由一首短小的歌曲将二拍子过渡到本课的三拍子的歌曲学习中,老师在这首简单的二拍子小歌曲中一定的创新改良实现了三拍子的转变。在二拍子歌曲的时候音乐表现是活泼、可爱的,而当歌曲是三拍子歌曲的时候则是流畅的,起伏荡漾的。通过这样的变化让学生充分了解拍子对音响效果产生的影响,使学生更加明确二拍子和三拍子的特点,从而音乐节拍学习中更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巧添衬词,点亮歌曲

小学音乐课本中含有“衬词”的歌曲较为丰富,当“衬词”与正词配合演唱时,歌曲就能表现出鲜明的情感。作为一种特殊的歌曲表现手段,通过模拟声,语气词、形声词等渲染气氛,给学生以一种线性的多声音响,使学生产生新鲜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渴望,为课堂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成效。

1.歌曲前添“衬词”,吸引学生注意力

音乐课堂歌词教学,经由音乐教师的课前氛围的渲染,使得学生进入到歌曲意境之中。那么,歌曲前添加“衬词”的方式,学生更容易对歌曲产生兴趣。

例如在人音版第七册《杨柳青》的歌曲学习中,我在一次公开课中采用了这独特的方式来把学生带进歌曲所呈现的意境之中,直接在歌曲前添加“唉呀,轻啊嘞,哎呀,轻啊嘞”的衬词,我先使学生对《杨柳青》原歌曲进行试听,然后再让学生完整地去听加了衬词的歌曲演唱,进而让前后歌曲进行对比,学生认为,加了衬词的歌曲更加符合扬州歌曲风格。

添加歌曲中添加的“衬词”,对于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感受有着重要促进作用,为音乐课堂效率提升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式。

2.歌曲尾添“衬词”,激起学生情感体验

衬词不仅能在歌曲开头处进行添加使歌曲意境前后对比更加突出,同时衬词添加在歌曲的结尾更能照应整首歌曲再次将歌曲氣氛拉向高潮,为歌曲的意境渲染和思想情绪烘托起到重要作用。

人音版第五册《哦苏珊娜》的歌曲学习中,歌曲欢快的鲜明的节奏能够让学生聆听时感受到美国西部粗犷自由的气氛,但歌曲结束时候缺少回味,戛然而止的音乐让人感到美中不足,我在歌曲的结尾加上衬词“欧嘞”后,将学生带向新的感受。学生明确了衬词对音乐形象的表现作用及对歌曲风格立体呈现作用,让学生明白了正确衬词的添加对歌曲气氛调节及环境渲染的重要性。

(三)再创作二部合唱,促进学生音乐素养

《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更加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审美能力和高尚的情操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因此,现阶段的合唱歌曲教学,优化二部合唱,从学生已有的音乐专业素养实际出发,使学生既能了解合唱,又能在简单的课堂环境中感受合唱中多声部的和声效果。

1.弱化低声部,体验合唱意境之美

二声部合唱中,第二声部音区则相对较低,曲调复杂,对于班级合唱好坏的评判通常取决于学生对第二声部的歌唱情况。面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合唱歌曲时,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对音区进行修改,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去唱作。

比如人音版第九册第一课《晚风》中,由于存在两个声部的教学,学生无法在一节课时中完成两声部的全面学习。因此,笔者根据班级学生的音乐基础及合唱水平对合唱歌曲进行了大胆的再创作。我将第一声部最前面两个音作为与第二声部的衔接点,这能极大的缓解学生找不到自己音高问题,此外这两个音还具备一定的和声效果,这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用“呜呜”作为风儿的歌唱部分。

通过对合唱歌曲的在创作不仅使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到音乐独特的魅力完成对学生二声部的教学培养,同时又能让音乐水平差的学生感受到二声部合唱中的意境之美,体验风儿呼啸的乐趣。

2.增添低声部,感受和声效果之美

低声部是合唱中重要的组成,而如果在一首单声部的歌曲中添加一个低音二声部则能使合唱歌曲更加丰富。

如人音版第七册舒伯特的《摇篮曲》,这首家喻户晓的童谣,进过简单的课堂教学学生们就能熟练歌唱。但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对歌曲添加简单的低声部,用“wu—wu—……随上面的旋律来唱,这样就能用“呜”来哼唱低声部为歌曲渲染一种和平宁静的氛围,轻轻地哼唱声仿佛慈祥母亲对婴儿的低于,一下就能将学生代入到摇篮的意境之中。

通过低音二声部的变化,并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到声部的添加工作之中,既能使学生完整体验到二声部和声效果享受,又可以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对歌曲进行创作极大地促进学生音乐专业素养的提升。

(四)多变演唱形式,提升学生音乐学习自信

歌曲的演唱形式包括了独唱、轮唱、重唱、合唱、齐唱等演唱方式,这些方式对于歌曲意境的呈现都有不同。通过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的创新,使歌曲唱作保持新鲜感,让学生对歌唱学习更感兴趣,让学生开口歌唱还能对学生自信力提升有着重要帮助。

如人音版第九册《外婆的澎湖湾》这一课,笔者第一部分采用个人领唱的形式,而在第二部分则采用班级合唱;而后又可以通过加进说唱,例如在第一部分最前面加进说唱的形式与第二部分用合唱进行衔接;此外还能在第一部分同时采用领唱与说唱两种形式,而在第二部分时大家一同齐唱。在多样变化的演唱下,使学生享受歌唱的同时还能获得音乐所带来的快乐,面对全新的唱作方法学生会对歌曲歌唱更加好奇,从而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课程的歌唱活动之中。

通过对演唱形式进行多变化的创作,使学生深刻理解唱作方法改变歌曲的风格特点也将发生改变,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演唱形式变化的创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对学生音乐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来选择对应的教学策略及歌曲二度创作方法。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才能让学生在音乐课程中身心愉悦的感受音乐魅力在音乐实践中发挥音乐感受、表现、创作能力实现更多优秀音乐作品的创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巫蓉.美的体验:追寻音乐教学审美化的诗意[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

[3]彼得.基准.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胡小平(1986—),女,浙江余杭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学。

猜你喜欢

二度创作歌唱教学有效课堂
简析歌剧《伤逝》秋之咏叹——《风萧瑟》
解析舞蹈元素在戏剧小品中的应用
聆听,让生命如花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声乐表演艺术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分析
论民族声乐艺术之“声、情、美、韵”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新时期歌唱教学三部曲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如何在歌唱中正确运用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