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背景下民族地区“一村一幼”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以四川省乐山市彝族地区“一村一幼”建设为例

2020-07-08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乐山市一村乐山

杨 霞

(乐山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贫困人口规模大幅度减少,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习近平强调,现在“脱贫攻坚进入目前阶段,要重点研究解决深度贫困问题。”[1]“一村一幼”建设是四川省贯彻党中央创新实施“精准扶贫”的重大教育扶贫工程[2]。四川省乐山市从2015年开始大力加强“一村一幼”建设,市教育局和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联合连续三年对乐山市彝族地区“两边一川”的新聘教师、幼儿园园长、辅导员等近千人进行了培训,2018年、2019年又对四川省深度贫困县“一村一幼”辅导员能力提升进行了培训。笔者对两批来自乐山彝族地区培训班的553人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现场发放,完成后即收回,全部为有效问卷;同时又到马边县实地考察、走访了5个村的幼儿园,以期对“一村一幼”建设的成效和现状有较为深入的探究,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推进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

一、四川省乐山市彝族地区“一村一幼”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一村一幼”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从2015年起的“一村一幼”建设,促进了彝区学前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在彝区“一村一幼”建设前的2013年,乐山市彝区只有9个村级幼儿园,在园村幼学龄幼儿只有400多人,彝区学前毛入园率只有62.6%,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通过3年多的努力,累计建成彝区“一村一幼”295所,学龄幼儿增加到9 947人,彝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7.12%,高于全市乃至于全省、全国的平均水平,提前5年实现并超过了2017年5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中提出的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的目标[3]。这些成效也得到了来自一线教师们的广泛认可。

就我们的调查所获情况看,在2015年前,有59.13%的被调查者回答幼儿园的规模在50人以下;有15.19%的回答幼儿园的规模在50~100人之间。可见当时的多数幼儿园生源在50人以下。而2019年的调查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40.87%的回答幼儿园的规模在50人以下;有26.94%的回答幼儿园规模在50~100人之间;有9.95%的回答幼儿园规模在100~200人之间(参见图1)。由此可见,通过“一村一幼”的建设,幼儿园规模有所扩大,说明政府的帮扶政策成效显著。

图1 被访者所在的村幼,三年前后入园率对比

在对村级幼儿园作用的调查中,553名培训班学员的问卷回答,获得了如下结果:有26.94%的人认为村级幼儿园“释放了家长的精力”;有84.27%的人认为“帮助幼儿养成了讲文明、讲卫生的好习惯”;有71.07%的人认为“使幼儿得到了启蒙教育”;有75.41%的人认为“普及了幼儿的普通话”;有34.72%的人认为“提高了幼儿的读写能力”;53.71%的人认为“增强了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如图2)。由此可见,乐山市在实行“一村一幼”这三年来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图2 2015年以来乐山彝族地区“一村一幼”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对政府在“一村一幼”建设政策落实中发挥作用的调查中,对553名培训班学员的问卷调查,获得了如下结果:有75.95%的人认为政府“提供了政策支持”、有65.82%的人回答“加强了园舍建设”,有79.39%的人认为“培训了师资队伍”,有44.48%的人认为“加大了资金投入”,有26.04%的人认为“加强了规划布局”,有32.01%的人认为“增加了人员配备”(如图3)。

图3 乐山彝族地区“一村一幼”建设政策落实情况

此外,针对“一村一幼”建设,还有13.56%的被调查学员认为应该加大宣传;有17.72%的认为应建立城乡帮扶政策;有18.99%的认为应该编制统一教材等问题。

(二)“一村一幼”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对于“一村一幼”建设,目前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

1.政策支持不够、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国家未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整体规划。从国家到地方,还没有形成对学前教育专项投入的机制和项目,政府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较低,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也仅限于教育部门。在调查中,有48.28%的人认为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导致一些问题,如:有67%的人认为设备设施落后,没有像样的教具和玩具等;有68%的人认为教师工资太低;有30%的人认为幼儿营养改善不够;有25%的人认为公用经费不足。可见,在幼教场所建设、师资配置以及对民办园的引导扶持等方面,还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政府帮扶和推动机制。

2.建园标准不一,规范性较差

调查中,有56.42%的人认为园舍建设需要加强;如:就园舍建设而言,有52.08%的人认为是园舍建设不规范,有67%的人认为设备设施简陋。调查者实地到马边县部分村幼考察时看到,有的园舍是废弃的村办公场所,或是村办公场所的一部分,或是原小学改造的,园舍很不标准,设备设施简陋。

可见,在“一村一幼”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上亟待重视和加强。

二、四川省乐山市“一村一幼”师资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一村一幼”师资队伍的现状

1.彝区乡村幼儿园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幼儿师资,对教师的资助很具体

2017年底,在乐山市彝区286个行政村中,共有“一村一幼”295所,在园幼儿9 947人,有保教人员575名(其中,在编27人,临聘572人),有限的保教人员促进了彝区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3]。

在调查中,政府对民族地区的帮扶政策内容丰富,对于教师的资助也很具体,如图4。

图4 乐山彝族地区“一村一幼”有关政策落实情况

“一村一幼”的建设过程中,国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扶。在对553名培训班学员的问卷调查中,有79.67%的原因是国家重视;有44%的原因是政府政策补贴;有58.05%的原因是免费师资培训;有23.87%的原因是教师相对有生活补贴;有20.80%的原因是有高校等进行业务指导;有7.59%的原因是职称评定、评优方面有倾斜。同时,针对民族地区的免费师资培训以及对教师的培训补贴都在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了教师参与培训积极投入的热情。

2.教师的学历有所提高

在对553名培训班学员的问卷调查中,近年来,通过函授、自考等形式,教师的学历有了较快提高,有72%为大专学历;有10.49%为大学本科学历,有部分教师还在本科或大专进行函授或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不久的将来教师们的学历将会获得更大提高。

3.接受培训力度逐渐加大,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近几年,“一村一幼”教师大多参加过各类培训。在对553名培训班学员的问卷调查中,我们获得了如下的职业培训信息,如图5所示:

有41.95%的人参与过园内培训;有28.57%的人参与过区级培训;有69.98%的人参与过市级培训;有40.69%的人参与过省级培训;有30.92%的人参与过国培;有5.79%的人参与过高等学校培训。由此表明,各级政府和教育机构都重视对村幼教师的培训。

图5 乐山彝族地区“一村一幼”教师参加职业培训情况

但有65.67%的人参与培训时间都为一个月内,而培训一年到两年及以上的人数较少;有16.00%的人参与一次培训;有36.67%的人参与两次培训;有38.67%的人参与三次及以上的培训。由此表明,教师总体缺乏系统专业的理论知识培训,参培人员的机会参差不齐。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教师培训是高度重视的,这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也深入人心。

就培训的效果看,对参与本次培训的学员调查得知,认为学到了新的知识的有34.72%;有50.09%的人有新的体会;有66.73%的人专业技能得到了提高;有56.78%的人学习内容能结合实际(参见图6)。由此表明,通过此次培训,绝大多数的人都从中获得了自己所需要的提升。有87.33%的人认为培训很有必要,也切实提升和丰富了他们的专业知识,锻炼了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图6 乐山彝族地区“一村一幼”教师参加职业培训的效果

对于教师参加培训的目的,通过对553名培训班学员的问卷调查得知,有8.32%的人是为了拿证书,评职称;有68.72%的人是为了提升工作能力,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有36.89%的人是为了提升专业理论学习水平;有35.62%的人是为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有18.26%的人是为了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参见图7)。由此表明,参与培训的教师都希望从培训中能够开阔眼界,得到工作能力、专业水平等方面的提高。

图7 乐山彝族地区“一村一幼”教师参加职业培训的目的

(二)“一村一幼”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1.绝大多数教师是临时聘用,潜在的流动风险大

在调查的553名培训班学员中,编内人员只有2.67%,有89%的老师是临时招聘而来;有3.33%的是转岗而来;有0.67%的老师是从其他单位调来的。由此表明目前教师编制受限,临时聘用教师较多,潜在的流动风险性大。

2.教师年龄过于年轻化,缺乏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

在对553名培训班学员的问卷调查中,有85.67%的人从事教师岗位;有5.67%的人从事保育员岗位;有3.33%的人从事幼儿园管理者岗位。

从图8还可见,被访者年龄在“19-22岁”的有38.52%;在“23-25岁”的有28.39%;可见教师群体呈年轻状,缺乏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

图8 乐山彝族地区“一村一幼”教师的年龄信息

另从图9也可见参与本次培训的大多是近三年任职的教师。

图9 乐山彝族地区“一村一幼”教师任职年限

3.教师的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在对553名培训班学员的问卷调查中,有61.67%的人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有16.67%的人是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有8.67%的人是教育类专业毕业;有6.33%的人是其他专业。

图10 乐山彝族地区“一村一幼”教师的职业技能情况

但从图10可见,只有64.92%的人获得教师资格证,67.27%的人有普通话二甲、二乙证书; 19.71%的人有保育员证书;5.24%的人有育婴师证书。由此表明,教师资格证的持证率并未达到100%,心理咨询师的持证率也低于1%,而有3.62%的人什么资格证都没有,招聘教师的门槛较低,不利于教育幼儿。

4.教师待遇不佳、编制不足、培训机会少

在调查中,77.33%的人认为村幼教师待遇低,有55.67%的人认为编制内指标少;有53.53%的人认为是师资配备不足;有38%的人认为培训机会太少。同时还有一些隐患问题,64%的人认为幼儿多、教师少,安全责任重大。由此可见,如今村幼教师的待遇偏低、编制内指标少,是影响其师资队伍不稳定的最重要因素。

三、思考与对策

“一村一幼”是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加强“一村一幼”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套政策。

(一)加强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力度

1.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以乐山市彝区为例,295所“一村一幼”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办园条件的有187所,预计需要投入1.2亿元。不仅仅是教育部门,包括所有各级政府部门都应继续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明确学前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性质、作用,肩负起精准扶贫的重任。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先行先试,加大资金投入,各级财政设立彝区“一村一幼”建设专项资金,提高办园质量。

2.落实教师编制

从调查来看,目前乐山市彝族地区的“一村一幼”教师入职最长的才三年,如何使他们能长期的在这个岗位上坚持下去,有更长久的内生动力,需要解决其编制,呼吁国家尽快出台乡村幼儿园编制标准,核定各地农村幼儿教职工编制,大力实施“国家学前教育阶段教师特岗计划”,参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岗教师政策,重点补充“一村一幼”的师资,以长久稳定其教师队伍。

3.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待遇

各级政府应加大农村幼儿教师待遇的关注度,核拨足够的经费以提高其待遇。建议设立“一村一幼”教师特殊津贴,依据边远贫困程度和工作量,实行差别化津贴和岗位补助。对“一村一幼”教师在职称评聘、培训进修、评优提职等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

(二)加强规范建设,引导规范办园

扶贫攻坚、彝区民生,各级领导都应重视。在各级财政的大力投入下,通过几年“一村一幼”的建设确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村幼全覆盖,但是依据国家颁布的《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以及《四川省幼儿园办园基本要求(试行)》等,办园各方面的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因此,尽快建立适应民族地区幼儿园建设的质量评估标准,从办园条件、园务管理、保教质量、师资队伍、办园效益的几个方面全方位规范。

在硬件上对园舍的建设,户外场地与材料,以及室内保教工作的空间设施设备等尽量按标准建设;在软件上,如在办园方向和管理方面要有明确的定位,在人员配备、师资队伍、安全工作、卫生消毒及疾病预防、保教工作等方面也要按明确的要求改进。

(三)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幼师从业素质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一村一幼”教师是全科老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越来越关注,过高的角色期望值,都给幼师带来巨大的职业压力。而目前的教师多是近三年转岗、招聘、临聘的,且多数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对职业的认知不深,专业思想还不够稳固;同时,幼儿多、教师少,上学、放学路途远,安全责任重大;还有面对偏僻的山村,面对幼儿无知的孤独,每天重复教学,很有枯燥感,面对外面的诱惑会有强烈的失落感。所以要重视加强对幼师的“爱心、责任心、敬畏心”的教育,重视培养良好的幼师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增强其依法执教的意识;同时增强对教育的情怀和对彝区、国家、民族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由此产生职业意志、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

2.加强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从调查看,“一村一幼”教师普遍学历偏低,专业知识不足,专业技巧缺乏,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能力弱;提升学历,获取教师资格证、普通话证书等自身也有强烈的需求。政府应借助高校师资,整合社会力量,有计划、分阶段、进阶式地对现有幼师进行专业培训;通过专业交流、进修短训、学历提升等途径,加快提高幼师的专业水平。

综上所述,“一村一幼”建设是四川省在民族地区创新实施的重大教育扶贫工程,几年实施以来,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对如园区规范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存在的问题应正视解决,把这项工作深入推进下去,不断夯实民族地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基石。

(在本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乐山师范学院杜学元教授的指导和乐山市教育局民族科科长曲别钟大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猜你喜欢

乐山市一村乐山
文化遗踪——峨眉山—乐山大佛
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介绍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一村一品”助农增收
乐山市在职男护士健康素养水平调查
乐山市五通桥区“双创”五通桥在行动
乐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食在四川,味在乐山
《赠乐山五言律诗轴》
关于打造乐山市特色水上旅游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