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类APP参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研究

2020-07-06田怡然

青年生活 2020年21期
关键词:体育文化高校

田怡然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的方法从学生或教师的角度了解运动类APP参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主要结论:运动类APP已经成为大部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好帮手”,他们重视自身健康,并表示其丰富了自己的校园体育生活。此外,使用运动类APP的学生较未使用过的学生,体育成绩更佳,也会进行更有规划的运动,有利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从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角度都表现出未来运动类APP还将更加紧密的参与学校体育文化建设。

关键词:运动类APP;高校;体育文化

高校体育文化是指在高校环境中,师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物质与体育精神的总和[1],它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新技術带来新理念,新理念推动新需求,高校正是创造和接受这些“新”的最佳场所。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与连接一切是“互联网+”的六大主要特征。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和新挑战。运动类APP正是新时代体育文化产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满足人们多方面、多层次需求与传播优秀文化的双重价值[2]。

1运动类APP的梳理

APP是application的简称,可以解释为应用程序、应用软件。它应用于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上。运动类APP具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复合式的运动类APP,涉及的运动项目等于或大于两项,且能为使用者提供多种运动体验,如同时具有运动技术指导、记录运动轨迹、建立运动社交圈、组织运动公益、制定运动计划、预约体育场馆等功能。二是,单一式的运动类APP,这类APP并不是不具有多种功能,而是围绕一种运动项目进行功能开发,如围绕跑步这一单一项目,进行运动轨迹、时间、速度、身体状况等情况记录,并提供与跑步相关的体育知识和指导等。运动类APP具有两种存在方式。一是独立式运动类APP,此类APP的开发和运行是围绕运动或运动相关的内容进行的,具有运动属性,如Keep、咕咚、每日瑜伽、春雨计步器等APP。二是嵌入式运动类APP,此类APP不是专门的运动类APP,而是附着于其他类型的APP上,以运动相关的栏目或专题的方式出现。它们常常存在于社交类、短视频类、支付类、分享类等APP当中,如微信运动、Bilibili、支付宝、微博等。虽然这类APP并不是为运动专门开发的,但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能提供运动类APP不能提供的功能,产生多功能叠加后提升用户体验的效果。

2主要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各类期刊数据库对体育文化、运动类APP、体育类APP等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并查阅相关的书籍文献,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研读与分析,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2问卷调查法

对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三所高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高校学生,问卷发放通过“问卷星”系统采用随机发放形式,共有有效问卷602 份。其中大部分为非体育专业学生,男女分布均匀,学校分布均匀,见表1。问卷共35题,分为基础信息和运动类APP相关信息(其中包括未使用过运动类APP的调查对象需要作答的12道题,和使用过运动类APP的调查对象需要作答的16道题)两部分。

2.3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20.0、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

2.4访谈法

对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三所高校的体育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体育教师及学校对运动类APP的开发和使用情况及态度。

3运动类APP参与高校学生体育文化生活情况

3.1运动类APP使用普遍

通过调查发现三个学校的学生普遍都使用过运动类APP,占总人数的82%。此外,专业不同使用率不同,体育专业的学生中有93%使用过,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则为77%。从表1能看出,体育成绩与使用运动类APP的概率成正比,体育成绩越好使用运动类APP的人数比例越高,但通过方差分析获知差异并不显著。

3.2应用程序的选择集中

Keep是一款结构清晰的产品,能让初次使用的用户快速上手,同时满足用户在训练模块、发现模块、关注模块的不同需求[3]。在使用运动类APP的学生中有86%的人都使用过Keep。是使用最广泛的应用程序,尤其在独立式运动类APP中,其他APP的使用率都不超过17%,连没有使用过运动类APP的人当中也有62%听过这个APP,可见这款APP在高校学生市场中所占的地位极高。但另一个现象是,学生使用运动类APP时并不局限于使用单一APP,通常会同时使用独立式和嵌入式两种运动类APP,从不同渠道去满足自己的运动需求。

3.3看重健康需求

拥有健康是高校学生使用或有可能使用运动类APP的主要动机。问卷中调查了用户在使用初期和现在两个时期的使用原因,发现使用的原因占比超过40%的从高到低为,健康需求、减肥、塑形。对于没有使用过运动类APP的调查对象来说,健康需求也是他们有可能开始使用的最主要原因,紧接着超过20%的依次为提高体育成绩、学校要求、减肥、塑形和消遣娱乐并列、养生和自我实现。其次,运动类APP拥有记录功能、高专业度和直观性都会带给使用者更好的体验。有73%使用运动类APP的学生表示应用程序的数据记录功能是它们最常使用的功能,同时他们中有59%的人习惯更加直观的视频学习,并对整个程序的专业度有较高要求。

3.4使用运动类APP会产生的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有50%以上的使用者使用时长都在1年以上,这一现象表现出运动类APP能显著促进人们体育锻炼行为和习惯的养成[4]。首先,这对使用者在运动时间段的选择上产生了影响。不使用运动类APP的学生通常在体育课上运动的人最多,而使用者中多数人常常还会选择在晚上和下午运动。其次,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喜好上有所不同。运动类APP的使用者有58%会选择跑步,这个比例在未使用的人中占到72%,说明使用者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更多样。此外,使用者想尝试的项目排在前四的是健身、球类、水上和雪上运动,而未使用者则是球类、健身、水上和棋牌运动。这里存在的最大差异是,棋牌运动在使用运动类APP的调查者中排到最后一位。第三,运动规划的区别。对未使用者而言,运动时长和运动频率皆是视情况而定的方式最突出,运动强度偏小。使用者的运动时间集中在15分钟以上60分钟以内,运动频率多为每周1-2次,偏爱中等强度运动,较未使用者运动更具有规划性。

4运动类APP在未来参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趋势

首先,高校学生使用运动类APP意愿强烈。通过调查了解到83%的未使用过运动类APP的学生对未来可能使用表示不反感,93%的使用者还将继续使用,并有78%的使用者认为使用運动类APP能丰富他们的校园体育生活。其次,高校教师已开始尝试使用运动类APP。通过教师访谈了解到,教师自身使用运动类APP的情况普遍,能丰富课堂教学,启发教师创新,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渠道,为教学提供了记录学生运动情况的数据化方式。最后,学校或所在部门,院系有打造自己的运动类APP的念头。在最近几年,各个学校都考虑过购买或开发用于课堂教学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运动类APP,但碍于经济压力或技术问题都还处于考察了解阶段。另一方面,未使用运动类APP的学生表示身边没有运动氛围和不喜欢运动是他们不使用运动类APP最重要的两个原因。所以,虽然运动类APP未来可以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丰富学生体验,但学校和教师对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仍是基础。

5结论

1.运动类APP是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普遍使用过或正在运动类APP,虽然在应用程序的选择上他们常常会同时使用独立式和嵌入式两种运动类APP,但Keep还是大部分学生的首选。

2.运动类APP对学生的体育行为产生了影响,有利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使用运动类APP的学生较未使用过的在运动时间段和运动项目的选择更加丰富,运动更有规划。

3.从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角度都表现出未来运动类APP还将更加紧密的参与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学生和教师在使用运动类APP的过程中都表示它能给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带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苗天潮.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信息环境的构建与变迁[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0,40(02):116-119.

[2]马大慧,孙科.“互联网”时代运动APP文化解读[J].体育文化导刊,2018(09):154-158.

[3]朱艺伟,鲍懿喜.基于兴趣图谱的运动App社交化设计研究——以Keep为例[J].装饰,2017(02):76-77.

[4]刘传海,王清梅,钱俊伟.运动类APP对体育锻炼行为促进和体育习惯养成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03):109-115.

基金项目: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西华师范大学体育文化研究基地课题青年项目(17TC005)。

猜你喜欢

体育文化高校
对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
试析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高校学生体育比赛与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建设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