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

2020-07-06程兰

青年生活 2020年21期
关键词:课程育人思政建设课程思政

程兰

摘要:“课程思政”指的是目前一种全新的课程观,满足当代中国在高校政治思想教育方面的新诉求,符合高校课改的新要求,是我国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新尝试。“课程思政”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基础,坚持正确的价值定位,注重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内容和形式互为补充,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课程思政;课程育人;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是新时代中国教育教学理论的最新成果之一,课程思政进一步代表着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全新时代。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的相关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曾提到:“务必用好高校课堂教学这个途径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不间断的改进和创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作用和吸引力,针对学生开设与之相关的课程以满足学生在健康成长中的精神需求和期待,要使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像语、数、英等常规课程一样有效的进行开设并形成协同效应[1]。 而“课程思政”恰好就是习总书记所提到的同向同行以及协同效应的最好方法和途径。因此,要理解吃透“课程思政”的关键与核心内容,找到搭建“课程思政”的方向和方法,这对于高校立德树人以及对学生的培养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关键在于在传授知识输出观点的同时着重关心价值导向问题。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的相关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三因,具体是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3]“课程思政”指的是一种新兴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一种全新的课程观,它满足当代中国在高校政治思想教育方面的新诉求,符合高校课改的新要求,是我国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新尝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生所处的阶段是一个形成价值观以及确立价值观至关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内,学生很容易被一些错误或者极端的思想以及极端吸潮所干扰和阻碍,因此学生在高校进行学习期间,要抓住机会和时间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学习。高校的核心使命就是设立对学生在思政方面对教育,正确引领学生踏上人生道路的第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其理想以及信念,丰富自身专业技能知识。“课程思政”是一种创新观念和创新实践,树立了大学的教育精神。它着重探讨构建价值塑造,能力培训和知识转移的“三合一”人才培训模型。

要实施“课程思政”,我们必须集中精力在试点项目的基础上形成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如今,高校通常提供综合扫盲课程,通常称为通识教育。一般来说,高校通识教育的任务可以从很多方面来定义,例如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多学科视野,培养学生在人文科学方面对精神。通识教育不仅是知识教育,更是思想层面的教育。学生思想和精神上的引领是通识教育对重要使命。 [4]我们要进一步确立通识教育具体的政治方向和通识教育在思想领导所发挥的作用,并从课程,教师,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完善。实践证明,这些课程完全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还解释了知识背后的逻辑,精神,价值,思想,艺术和哲学,这将以默默运行的形式是正确的。对价值和理想信念的追求被有效地传达给学生。[5]

对于数量众多,大学种类繁多的各种专业课程,可以使用先行先试的办法去探索和积累来自各方面的评价以及经验,例如从学生群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分配,教学组织等,再进行最后的并逐步推广,最终去形成一个完全涵盖的课程体系。有必要仔细梳理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如三观:世界观,生活观,价值观,要明确三观的正确立场观点,方法和思维方法,围绕世界生活的基本原理,我国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现阶段中国的具体实现责任等。此外,要对各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与挖掘,进一步细化教师教学的目标和策略,同时还要考虑到各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论、学术,实践和前沿性质,进一步加强各课程的内涵来指导其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方法上,“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可以倾向于采用以学生讨论为主,在课堂教学中高校教师应注重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以及交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促进学生进一步对学科的深思。在理论思考和观点分析的过程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探索和整合,形成育人为本的特征。在专业课程中,应特别注意哲学和社会科学的教育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人才是目前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功能,要针对所有在校学生,帮助其在成长阶段形成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在道德方面的素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科学思维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以及人格发展。” [6]高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科学和集约型人才的优势,建立健全高校的学科體系。秉承挖掘历史、借鉴国外,把握当代,面向未来的思想。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语篇体系,评价体系,支持教科书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使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特别是思想意识较强的课程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社会中国特色儒家的自信心,理论的自信心,制度的自信心和文化的自信心。

高校是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引导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满足当代中国在高校政治思想教育方面的新诉求,符合高校课改的新要求,是我国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新尝试。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理解和吃透“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找到建设“课程思政”之路,这对于高校立德树人、人才培育有着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3]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 - 12 - 09(1).

[2]邱伟光. 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 思想理论 教育,2017( 9) : 10 - 14.

[4]刘承功.通识教育的根本在于思想和精神的引领[J].上海教育,2010(10).

[5]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猜你喜欢

课程育人思政建设课程思政
五项教育,推进中职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育人
生态育人之初探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
煤矿生产区队思政建设的重要性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对农村商业银行职工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及提升策略的探讨
党校教育要发挥好主阵地的作用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