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师计算机任务驱动式教学中的任务设计分析

2020-07-06朱虹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任务设计

朱虹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应用技能是每位幼师所必备的一项技能。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而当前在幼师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在任务驱动式教学中,教师将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转变成了一项任务的完成过程,不仅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升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认识。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内涵,进而提出了教学设计中的相关原则,最后提出了将教学任务设计分为明确目标、解决问题、教师指导以及归纳总结等四个过程。

【关键词】幼师计算机教学  任务驱动式  任务设计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1-0230-01

一、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内涵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中主要以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在适当机会给予相关的指导,从而帮助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出一项任务,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则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实践中获得知识,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原则

(一)层次感

对于幼师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并不浓郁,而且每位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不一样,所以在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上会出现不同的层次,因此,教师在安排学习任务时,也应该意识到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设计的任务如果难度太高,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导致学生失去探究的兴趣。但是如果任务太简单,就不能起到锻炼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因此,任务设计首先要满足的原则就是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出不同层次的任务,让每位学生的能力都能够得到锻炼,让每位学生都能够通过完成任务获得满足感。

(二)趣味性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对于幼师专业的学生,计算机的学习内容不仅包括一些办公软件的应用,而且还包括枯燥繁琐的C语言。对于幼师专业的学生而言,C语言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很多学生也不能理解C语言的学习对以后的职业生涯会带来什么影响,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尽量保持内容的趣味性,在向学生传递知识的同时,也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这样学生的参与度更高,教学效率也会更高。

(三)实践性

计算机教学内容大部分都需要学生进行实践才能掌握,如果只按照书本进行教学,学生掌握的效果会很差,所以在设计任务中要尽可能增加一些实操环节,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学习任务。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教师不能为了加快教学进程,就省略了上机操作,让学生“纸上谈兵”。

(四)实用性

计算机课程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尤其是C语言中的知识点难度高,重点多,但是对于幼师专业的学生而言,C语言的实用性并不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在设计任务时,要尽可能安排一些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另外,如今计算机相关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教材内容很可能存在滞后的情况,所以教师在课程设计时,要摒弃一些过时的内容,安排一些应用范围广的知识和技术,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三、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过程

(一)明确任务

在明确设计任务阶段,教师要根据教学重点和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任务。在教学任务中不仅要包括学生的技能培养,还要包含能力培养。技能培养是要求任务中要包含一些实用性的技能,让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够广泛的应用;能力培养是要求任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与周围的学生进行讨论,能够找到完成任务的思路,最后解决问题,侧重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占据主导地位,要求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多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不能因为课时紧张或者其他原因,剥夺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起到监督、引导的作用,在学生毫无头绪时,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给学生点明思考的方向,但是不能直接将思路提供给学生。在学生分析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打断学生的思路,也不要害怕学生犯错误,多给学生一些尝试的机会。

(三)教师点评

教师点评应该在学生完成之后进行,这个教学环节主要是教師针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指导性的总结,首先是让学生明确自己任务完成的效果,其次是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进行指导点评。在任务驱动式教学中,一方面是要求学生对书本知识进行掌握,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因此,教师在进行指导时要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或者参与的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分析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让学生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受到启发,从而更好的完成以后的学习任务。

(四)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是教学活动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一方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另一方面是教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归纳,从而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总结归纳环节,可以采取自我评价或者相互评价的方式:①自我评价的方式是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表现进行打分,并且说出自己学习的感悟,与其他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②互相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突出互相学习的优势,取长补短,也可以是学生与教师互相点评,学生可以对教师的课程设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教师也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对表现积极的学生提出表扬鼓励,对表现不佳的学生提出批评,同时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

结束语

在任务驱动式教学中,任务设计要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于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具有明显的优势,激发了幼师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热情,让不同基础能力的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计算机学习的乐趣,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机课程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从而提高了计算机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热沙来提·阿不来提.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25):119-120.

[2]李高杰.任务驱动式教学在计算机软件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3(08):230.

猜你喜欢

任务设计
浅谈微机任务教学之任务设计
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探析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谈项目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行动导向教学在高职焊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多任务驱动的成本核算流程单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