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探析

2017-01-12吴琼兰

考试周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情感策略任务设计情感因素

吴琼兰

摘 要: 作为交际法教学的一项重要发展,任务型教学促进语言学习的功能得到英语教学界的普遍公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文章通过收集文献期刊等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综述国内外学者对任务型教学中情感因素的研究,结合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和任务型教学情感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对于中学生学习英语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 情感因素 情感策略 任务设计

一、引言

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各种英语教学方法不断产生,其中就有任务型教学法,兼顾情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交际法教学的一项重要发展,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简称TBLT)促进语言学习的功能得到英语教学界的普遍公认:学生在教师设计的任务型学习活动中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和感知成功,对培养具有“自主和合作”能力的目标有积极的影响[1]。任务型教学的特点是教师围绕特定的语言交际项目,设计目的明确、具体、可操作的任务,以任务为中心组织教学,学生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方式,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学”中用、“用”中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2]。

二、国内外有关任务型教学及情感因素的研究

1.国外对任务型教学及情感因素的研究

任务型教学思想源于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Communicative approach is that language acquisition should be put in real language environments. In order to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to speak English,various situations must be created.21世纪初,Ellis在任务型教学途径(Task-based Learning and Teaching)中对任务型教学进行了理论的梳理和总结,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教学任务是对真实世界任务的模拟,是“一个活动,它要求学习者为达到某个目标而使用语言,并在使用中把重点放在意义上,选择该任务是为了给师生提供有助于他们学习的信息”[4]。分阶段的任务型教学,标志着任务型教学的理论特点和模式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5]。

在新英语课程标准里,情感被认为是与语言学习相关的重要变量[6]。人文主义心理学强调,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把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统一起来。法国教育家卢梭指出:“热心可以弥补才能之不足,而才能不能弥补热心。”[7]

2.国内对任务型教学及情感和认知因素的研究

在我国,任务型教学最早出现在香港。1996年,香港教育署编制了以任务型教学为主导之一的香港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内地的外语教学界最早涉及任务型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关于任务型教学的基本理念、任务的难度与条件、任务大纲的设计[3]。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都能抬起头来走路。”教学任务是学生真实的体验,是一个活动,能增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可行性,任务型教学所表达的是在一定言语交际情景中创造思维的机会。这是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语言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英语中的情感因素,从而完成对任务形教学的研究。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要多鼓励,教学中必须用启发式代替注入式,考试命题时应重视思维活动能力的培养与检测。

三、任务型教学中认知和情感方面存在的误区

在目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误区。一方面,部分教师重认知轻情感,致使学生不能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教材分析不到位,设计的任务不切实际,未能重视小组活动的重要性,因而达不到任务型教学的理想效果。

四、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教学历来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决定教学成败的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奇,同等对待。在课堂教学中,要考虑到学习好的学生,也要照顾到学习差的学生,特别是对学习较差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是恢复他们学习自信心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教育心理学中有这样一种观点:“教育的成功不在于传授了多少,而在于激发和发展学习者的兴趣。”

1.根据学生认知能力设计任务

这样的教学准备肯定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9]。教师在设计任务之后,就要选择教学材料,这些材料是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启动材料、导入材料、呈现材料、解释例释材料、复习巩固材料等。任务型英语教学特别强调例句和练习的真实性,这些都可能比课文更重要,比内容固定不变的课文更能激发学生兴趣,比课文和测试卷更能让学生运用中练习、在练习中掌握、在掌握中运用,最终获得运用应用的能力.

2.任务型教学活动案例

使用级别:三级(相当于初中一年级)。

活动类型:模拟交际。

语言来源:课本。

活动目的:学会运用从课本学到的功能句进行交际。

活动方式:角色扮演,小组活动。

(1)任务要求:自我介绍。

(2)情境创设:中外学生校际联欢会,每个学生做自我介绍。

(3)参与者的角色扮演:中外学生。

(4)操作指导:要求学生谈及姓名及身边兴趣爱好等。

(5)语言知识与技能运用建议:

Talk about yourself:What i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from?

Talk about your family: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What does your father / mother do?etc.

Talk about your habits:What do you like to do in your spare time?Why do you like...?etc.

Talk about your school:How many classes are there in your school? How many teachers are there in your school?etc.

Talk about school subjects:Which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 Which do you dislike?Why?etc.

(6)提示词语:

a.Talk about yourself

name...years old,from

b.Talk about your family

there are...in my family

c.Talk about your habits

like to,spare time

d.Talk about your school

school,classes,teachers

e.Talk about school subjects

subjects,like best,dislike,because,be good at,prefer...to...

(7)成果:

a.口头交际。

b.书面报道。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特色,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任务设计的兴趣性。

(2)任务设计的层次性。

(3)多向交流的互动教学模式的体现。

(4)课堂教学的延伸。

3.英语任务型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因素有哪些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在语言教学中,情感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emotional)、感觉(feeling)、情绪(mood)、态度(attitude)等。Arnold和 Broun等研究人员发现,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果[10]。Jane Arnold认为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学习者的个别因素,包括焦虑、抑制、性格的内向与外向、学习动机等。第二类是教学主体之间的情感因素,包括移情、课堂交流、跨文化意识等。Damasio通过历经数年的临床实验研究表明:缺乏感情投入会削弱我们的理性思维能力[11]。新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英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提高人文素养。从某种角度说,情感因素不但要影响语言学习和教育本身,而且要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我们不能使学生形成“情感空白”,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把语言学习与学生的情感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结合学科特点,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融入日常教学之中。情感因素包括动机、态度、个性、情绪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因素影响最大也最直接。教师不仅要注意防止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而且要主动积极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感气氛,即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有充分的信心和愉快的心境。

4.任务型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的策略

由于教学活动是一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师生双方在共同参与教学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交流情感。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等向学生传递自己的情感;学生对教师的情感也会流露在他们的语言、动作、表情中,师生彼此间情绪交融,相互调适,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建立温馨的师生关系。同时,在运用英语完成各项任务的合作过程中,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十分活跃,任务完成顺利时会产生和感染愉快、融洽的情感;任务活动受挫时会有紧张、失望等情绪。学生间情感交流的内容、方式等是班级内人际关系状况的主要标志,为使学生对外语学科产生兴趣,对外语学习充满信心,教师应善于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克服妨碍外语学习的情感因素。所谓心理障碍,就是对外语学习的畏惧、自卑、自暴自弃等不健康情绪。

为使学生对英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使他们自觉地、如饥似渴地吮吸知识营养,开动脑筋,积极思维,主动投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践,教师必须致力于课堂教学艺术的探索与提高,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结语

实施任务型教学的情感因素,要求教师在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随时注意思想品德的培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使自己成为一个既精通业务又有高尚情操,内心世界充实健美的人。教师对学生有了爱心,学生就会尊敬他,并对他所教的科目感兴趣。师生之间建立了和谐的关系,“愉快教育”才能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陈锫.针对任务型教学实施现状的实验性研究[J].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2009(2):52.

[2]彭红兵.基于任务型教学的学生情感培养[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4):47.

[3]段沫.基于需求分析的任务型教学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2010(5):1.

[4]Ellis,R.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5]段沫.基于需求分析的任务型教学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2010(5):1.

[6]王辉进.语言焦虑对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J].福建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1.

[7]李云默.情感因素与中学英语教学[J].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10-11.

[8]方洪生.情感因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J].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1.

[9]黄文源.英语新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

[10]Arnold J.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11]Damasio,A.Descartes Errors:Emotion,Reason and the Human Brain[M].New York:Avon,1994.

猜你喜欢

情感策略任务设计情感因素
事业单位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情感策略”探究
情感因素与外语教学
情感因素对高校训练队训练影响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任务型学习研究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标下英语口语教学探析
试论英语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
网络学习社区中情感因素和社会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