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初探

2020-07-06张有文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初中数学策略

张有文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并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学科,部分人甚至认为数学的学习是需要一定的天赋的,但我不这样认为,他们都处于相同的起点,只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学生努力,就一定能够学好数学。由于逻辑性较强,倘若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活泼好动的初中生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他们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对老师学习方法的探索就提出了新的考验。其次,我们还要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由于年龄的影响,他们更习惯于形象思维,对抽象性学科的理解就比较吃力,这就需要多练、多培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习习惯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1-0133-01

初中阶段是人生中重要的成长阶段,也是学习过程中打基础的阶段,对于学生的成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读题能力一直是教育的重点所在。数学计算讲究的是准确性,一个问题往往只有一个答案,但计算方法又灵活多变,所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等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所以,加强学生的数学基础素质培养也是数学教育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以下是我关于数学教育提出的几点浅见,供大家参考。

一、培养习惯,让学生少走弯路

在日常生活中,习惯往往是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好的习惯让你倍受他人欣赏,受益终身,相反,坏的习惯让人厌恶,对于学习也是一样,好的学习习惯让你学习少走弯路,倍感轻松,坏的习惯让你焦头烂额,无所适从。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初中生由于年龄较小,性格、思维方式处于成长发育的初级阶段,具有很强的塑性,因此,在初中阶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必定会让他们受益终身,这里的习惯不仅仅是指学习习惯,更有生活、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因为我们的教育是要为了孩子的将来负责,不仅仅只是学习好就功成身退了,但这里我们只讨论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般来说,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伴随着整个学习过程,我们最长接触,也最长使用的莫过于让学生养成课前及时预习,课上及时听讲,课后及时复习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够更为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课前的预习将难以理解的部分标记出来,在课上通过老师的解答明确基本原理,课后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点,将所学知识牢牢记住,不会遗忘。

其次,就是计算习惯的培养,相信很多学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对于一道题列出了公式,但心里想着“计算我会就留着吧”,长此以往导致学生的计算能力急剧下降,经常笔下出错,列对公式,算错答案,倘若不加改善,这种现象将会一直伴随学生的学习生涯。因此,作为老师,一定要强制性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保持良好的计算能力。计算习惯的养成往往包含着审题、估算、计算、运算后检验,尤其在审题与运算上,老师一定要严格要求,多加锻炼,让其不要出错。

再者,还要养成归纳、整理、积累的好习惯。数学的学习也有和语文相类似的方面,那就是平时的归纳、整理、积累,这也可以说是所有学科学习的通用之处吧。学生在学习知识,或者平时的做题过程中,及时总结归纳各类便捷的解题思路,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直接套用公式便可迅速解答。将所学知识归纳整理可以使自己的数学知识模块化、系统化,遇到问题直接从问题的源头下手,从而轻松解答,并且能根据问题做到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还要让学生准备一个纠错本,将自己做错的题目及时归纳整理到纠错本上,明确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做错,吸取教训,保证下次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二、情景教學,让学生置身其中

首先,我们来要明确情景教学的涵义,所谓情景教学,就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所学知识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创建具有感情色彩,化抽象为形象的学习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热情,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达到更优的学习效果。

初中生由于年龄较小,对所学数学知识不能做到全面的掌控,教师便可通过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处其中,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进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初中阶段,学生所学内容大都以计算为主,中间穿插一些简单的逻辑计算,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现象,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现象或生活道具进行模拟教学,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情景教学看似简单,但对老师的生活经验和教学经验有更高的要求,倘若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生活经验来支撑教学,你的课堂将会变得沉闷无比,使学生缺乏数学学习的兴趣,从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及时学习、及时请教、及时实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生活经验,来更好的完成情景教学任务。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性格的原因,看似独立,可他们对周围熟悉环境的依赖程度还是很大的,周围熟悉的生活环境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三、课堂互动,让学生爱上学习

课堂互动的主要作用就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活跃课堂氛围,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之一就在于可以实现互补性学习,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白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之,真正把学习的主体还给了学生,教师起引导辅助作用,这种教学模式更实现了“教学相长”,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常见的课堂互动讨论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生生互动,顾名思义,生生互动就是学生与学生间的讨论与评价,这种讨论的开展形式一般是小组内的探讨,在讨论中,学生认证听取他人意见,与自己的观念作对比,正确认识到自己想法的优势与不足,对于不足之处,及时向他人请教,争取在以后遇到同类问题不再犯类似错误。倘若时间允许,老师也可以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问题,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辩论,最后找出最优的解决方案,供全班学生学习。

2.师生互动。顾名思义,师生互动就是学生与学生间的讨论与评价。师生间的互动包含的内容更为广泛,也是我们日常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教学情境。比如师生间的问答讨论等,这样可以消除学生对老师天生的恐惧心理,老师不再高高在上,学生能够轻松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老师不仅能够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还能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教学变得心中有数,更加得心应手。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师生间的角色转换,比如一些比较容易、不太重要的课程完全可以让学生充当老师,老师坐在下边当学生。老师坐在下边“学习”的过程中,也要适当“不懂”,在一些讲得不清楚、关键的问题上提出质疑,让讲台上的小老师重新讲解。最后针对“小老师”的授课做出点评,在学生不清楚的地方作以更加细致的讲解,这样便可使全班同学都能够掌握所学知识,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华婧.初中数学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研究[D].江南大学,2015.

[2]黄寨莲.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剖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02):154.

[3]张华彬.如何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育实效性探究[J].好家长.2018(A1).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初中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