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功能、疼痛程度的影响

2020-07-06李文鸿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症候腰椎间盘康复训练

李文鸿

(临沂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疼痛科,山东临沂 2760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各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机体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外力作用于退化后的腰椎,腰椎间盘外的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椎间盘单独或者连带髓核、软骨终板向外突出,刺激、压迫窦椎神经及神经根,从而引起患者产生以腰痛、腿痛为特征性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 临床诊疗中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疼最为主要的原因,此病症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水平[1]。 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并及时的治疗受腰椎间盘突出症累及的患者牵动着医生、病人及家属的心。 该文主要研究针灸、康复训练护理干预二者结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功能、疼痛程度的影响。以2015 年6 月—2018 年5 月为研究段,总结内容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6 例作为该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3 例。 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此126例患者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不存在机体其他系统严重性疾病。 研究组中男性:女性=36:27,年龄均值为(46.74±2.36)岁,病程0.3~1.2 年。 对照组中男性:女性=34:29,年龄均值为(45.85±2.47)岁,病程0.4~1.2 年。 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仔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温针灸治疗, 即对患者使用艾条温灸。 嘱咐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与其进行交谈、聊天等放松其注意力使其背部肌肉放松。 确定患者关元穴、肾俞穴、大肠俞穴、委中穴、承山穴、飞扬穴、秩边穴处皮肤无红肿、溃疡、破损。 用镊子夹持碘伏棉球对上述穴位进行环形消毒。 用毫针(规格为0.3×40 mm)对上述穴位进行针灸。 置针成功后将针留置两刻钟。 在此期间,取艾条将其放于各穴位毫针针柄之上,并将其点燃,注意不要烫伤患者皮肤,保持艾条燃烧20 min左右。 连续治疗15 d 并以此为一疗程。 一个疗程结束后让患者休息2 d 然后继续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如此连续治疗3 个疗程。

给予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相同的温针灸治疗,与此同时,加以康复训练护理干预。 康复训练护理内容为:(1)嘱患者做仰卧起坐训练。 让患者平躺于硬板床上,双腿伸直,以臀部为支撑点,上身与双腿同时抬离地面使二者与床板夹角均为30°并保持5 s 不动,然后仰卧放松5 s,再进行此动作,每日做此动作10 min 左右。 (2)嘱患者俯卧“飞翔”姿势。 嘱其俯卧与硬板床上,四肢伸直,双下肢分开,以腹部为支撑点,用力昂首挺胸,双上肢向前展开,双下肢向后平伸,保持此姿势5 s, 休息5 s 后继续进行此动作。 每日做此动作10 min 左右。 (3)训练患者做直腿抬高动作,嘱患者将双手置于臀下,将双腿缓慢的抬起,并尽量的将双下肢伸直,使其与床板夹角约90°,感受腰腹部发力,然后持续3 s,放松3 s,如此循环30 次。 (4)训练患者做“蹬自行车”动作。 嘱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将左腿平放于床板之上,右腿屈曲,使右膝关节与患者胸部靠拢,令其勾紧右足背,右足跟发力牵动右下肢向外上方蹬,蹬出后保持5 s 感受大腿、小腿肌肉的发力,而后放松身体5 s,再训练患者左腿进行此动作,左右腿交叉进行30 次。 (5)锻炼患者空地倒走。 选取空旷的地方令患者进行倒走,每日倒走20 min 左右,每天进行3 次。 以上5 个康复训练动作连续干预15 d,并以此为1 疗程,干预研究组患者3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经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JOA(功能性障碍评分)。

中医症候评分主要针对患者腰腿疼、 腰椎旁压痛、 肢体麻木感进行评估。 VAS 以0~10 分计量,JOA以0~29 分计量。 中医症候评分、VAS 得分越低,患者症状越轻,疼痛感越小。 JOA 得分越高,患者功能障碍情况越轻微[2]。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对研究组与对照组中医症候评分进行比较

比较可知入院初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中医症候评分的比较[(±s),分]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中医症候评分的比较[(±s),分]

组别入院初 治疗后研究组(n=63)对照组(n=63)t 值P 值7.56±0.63 7.44±0.62 2.982 0.528 2.08±0.21 3.82±0.33 8.398 0.006

2.2 对研究组与对照组VAS 评分、JOA 评分进行比较

比较可知入院初两组患者VAS 评分、JOA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 评分均降低,研究组降低明显,JOA 评分均有所升高,且研究组升高幅度大。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 评分、JOA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见表2。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VAS 评分、JOA 评分的比较[(±s),分]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VAS 评分、JOA 评分的比较[(±s),分]

组别VAS 评分入院初 治疗后JOA 评分入院初 治疗后研究组(n=63)对照组(n=63)t 值P 值6.83±1.50 6.84±1.48 1.093 0.084 2.12±0.50 4.21±1.35 9.004 0.019 13.68±2.74 13.64±2.69 0.985 0.492 25.13±2.26 21.69±2.38 7.392 0.027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诊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类慢性损伤性疾病,主要由于腰椎间盘在脊柱运动中承力较重,随着时间推移,产生退行性病变。 髓核、纤维环含水量降低,髓核弹性降低,再次受力纤维环极其容易产生裂隙。 腰椎产生退行性病变,前方、侧方纤维环比较厚、坚韧,且有前纵韧带附着,后方纤维环比较薄弱,后方纤维环破裂后向后突出,压迫刺激、窦椎神经及神经根,引起患者腰痛、腿痛,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3]。 严重患者多进行手术治疗,近年研究发现针灸辅以康复训练护理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腰椎受压迫的状况,减轻组织水肿、神经压迫表现[4-5]。

中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多是外邪侵入人体,引起机体经脉运行不畅,正气不足,气血瘀滞。 治疗着重点是疏通经脉,使其顺畅,缓解疼痛。 针灸可以明显推动患者气血运行,调节内脏功能,疏通脉络,提高患者的抵抗力[6-7]。 大肠俞穴在L4 棘突下,旁开1.5 寸约平髂嵴,针刺此穴可以治疗腰痛、骶髂关节炎、骶棘肌痉挛。 委中穴位于人体腘窝正中、腘横纹中点,是神经、血管汇聚的部位,针灸此穴可治疗坐骨神经痛,缓解腰部、臀部疼痛或疲劳。 秩边穴位于臀部骶管裂空旁开3 寸,臀下神经、股后皮神经于此处经过,外侧坐骨神经穿行,针刺此穴对于腰骶部疼痛、下肢萎靡等有良好效果。 承山穴腓肠肌肌腹尖端凹陷处,针刺此穴对腰背痛、腰腿痛有很好的效果。 飞扬穴患者正坐,双足垂地,位于承山穴外下方,针刺此穴对腰肌劳损、腿痛有奇效。 辅以艾草进行艾灸,温气血、养经脉、祛寒湿的效果更加显著,可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 通过温灸以上穴位, 可以有效地改善腰椎周围血液循环,加快因椎间盘退化、髓核破裂引起的炎性渗出物的吸收,进而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因渗出物刺激脊神经产生的疼痛症状。 通过仰卧起坐、平地倒走等几个康复训练,锻炼患者腰背部的肌肉,后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脊柱有一定的牵拉作用,稳定脊柱,减少腰神经根的黏着,增加机体的柔韧性与灵活度。 最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8]。

该文研究结果显示,单一使用温灸干预的对照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VAS 评分降低, 但不如经温灸与康复训练护理联合干预的研究组患者降低幅度大。JOA 评分升高也次于研究组。

综上所述,经温针灸、康复训练护理干预两种方法治疗后,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功能改善明显,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值得推广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患的治疗。

猜你喜欢

症候腰椎间盘康复训练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年代剧”中的时间叙事与文化症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