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息肉的康复护理体会

2020-07-06闫柏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病症息肉胃镜

闫柏明

(吉林市中心医院内镜中心,吉林吉林 132011)

胃息肉是消化内科较为常见病症,一般出现在胃黏膜上皮细胞,属于凸入委内隆起性病变,常见病症反应为上腹急痛、腹胀,严重者可出现吞咽困难、幽门梗阻等现象,对患者进食产证极大的阻碍[1]。 胃息肉多数无明显病症,大部分患者需进行胃镜检查时会发现其病况。 可在果胃息肉直径超过1 cm 及高于2 cm 的情况下,患者会出现明显病症,较为常见的是黑便、贫血、腹痛、恶心。胃息肉位置较特殊且直径过大。例如贲门口处,患者会出现暂时性贲门梗阻的现象。在幽门口息肉较大,也会出现幽门梗阻的典型表现。临床常见治疗一般为胃镜下粘膜切除术, 该治疗方法创口小,恢复快等优点[2]。 但其治疗方法的护理还有待提高。 以2018 年3 月—2019 年4 月为研究段, 为此下文便对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护理进行分析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且进行胃镜下粘膜切除术的患者,共计观察指标97 例,其中男性患者62 例,女性患者35 例。 年龄28~54 岁,平均年龄为(41.25±2.22)岁。 将患者进行不计资料分组,分为康复组与常规组,其中康复组患者49 例,其中男性患者为33 例,女性患者为16 例,年龄为29~52 岁,平均年龄为(45.50±1.23)岁为患者采取康复针对性护理。 常规组患者48 例,其中男性患者29 例,女性患者19 例。 年龄为28~54 岁,平均年龄为(41.25±2.22)岁。为患者执行常规护理。纳入标准;有监护人且无其他重大疾病患者。 排除标准;无法沟通并近3 个月内有过手术的患者。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具备可比性。 该次观察实验均在伦理协会及监护人认可下进行并签发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该次观察指标97 例年均先进行胃镜下粘膜切除术, 气候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凡是的护理治疗具体如下。

1.2.1 常规组 先对患者进行相关常规检查。 如血常规、心电、其他疾病监测。 如患者有炎性反应应先进行抗生素治疗,情况稳定后根据医嘱为患者提供药物并叮嘱注意事项。

1.2.2 康复组 康复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方式,如术前护理;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讲解手术过程及患者疾病情况,让患者对自身病情有一定了解,讲解是应注意对患者的用词避免患者产生紧张情绪,为根据患者的病情指定护理方式。 术中护理;在患者进行手术时,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如心电、生命体征数值变化等,若患者在书中出现不适呕吐反应,应安抚患者情绪,病掌握规律对患者进行深呼吸引导, 引导的同时需协助左下侧低头,将异物顺利排出,排出后观察异物性质及量的变化[3]。期间术中学确保患者静脉路无滞留于现象,保证药物顺利通过患者体内。 术后护理;患者手术结束后,安抚患者不易立即挪动, 让患者缓和不适感后在缓慢移动,等待患者无明显不适反应后为患者讲述,术后注意事项,如休息充足,尽量采取头部侧卧位,保证患者口腔中分泌物流出,降低患者呛咳反应发生[4]。 对患者术后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定时检测并统计数据,为患者制定饮食治疗,术后前期应以半流食为主,术后一个星期进行软食定量, 切记禁止患者食用刺激性食物,且不得过度活动[5]。 患者出院后一个月进行随访,询问3 患者身体情况并叮嘱日后注意事项,确保患者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

1.3 观察指标

对该次97 例观察指标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通过自制护理满意度哦评分量表具体如下; 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参考相关文献统一制定,共20 个条目,包括护士护理技巧、 护士服务态度和医院环境等内容,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计算方法: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总人数×100%。40~60 分为不满意;65~75 分为一般;80~90 分为满意,90 分以上为非常满意,患者进行隐藏答卷后由第三方进行评分对比,为护理方式进行评分。 其次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如;出血、腹痛、穿孔状态等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s)进行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

经护理观察可得知康复组患者对该院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n(%)]

2.2 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经护理对比后可发现 康复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3 讨论

胃息肉为消化内科常见病,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上腹隐痛、急痛、腹胀、反胃呕吐等临床病症[6]。 胃息肉多数无明显病症,大部分患者需进行胃镜检查时会发现其病况。 可在果胃息肉直径超过1 cm 及高于2 cm 的情况下,患者会出现明显病症,较为常见的是黑便、贫血 腹痛、恶心。 胃息肉位置较特殊且直径过大。 如贲门口处,患者会出现暂时性贲门梗阻的现象。在幽门口息肉较大, 也会出现幽门梗阻的典型表现。有极少数的患者会出现上腹部的不适、腹胀,这些不是特别典型的消化道的症状。 如果有相应的这些症状,在做胃镜的过程中发现有胃息肉,还是建议要进行病理检查,根据病理的情况来进一步地进行内镜下的切除治疗其治疗方式较为便捷有效的是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其手术方式先进且术后创口及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相对较低,并且患者接受程度也较高。 可胃镜手术极易出现下列情况发生如; 患者喉部不适、麻醉反应等,术后不加强护理更会出现其他不良发应的发生[7]。 可经上述实验观察中可看出康复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地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通过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的针对想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心理不良情绪的发生,术中对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依从性和降低患者的不适行,而术后对患者进行观察指导可以提升患者康复速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8]。 如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康复组患者,对手术的护理满意度为97.95%。而常规组患者对该次实验的护理满意度为87.50%。由此可见康复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并且其组间差异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康复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为出血1 例(2.04%),腹痛0 例(0.00%), 穿孔0 例(0.00%)也同比低于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出血3 例(6.25%),腹痛2例(4.16%),穿孔1例(2.08%),由此可见两组并发症发生临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后康复组患者均无其他不良情况发生并且恢复较好。

由上述可得知内镜下年末切除术治疗胃息肉选取康复性针对护理有明显效果,并且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极高,对患者依从性、医患关系、康复效果均有明显的提升, 综合内内下粘膜切除术具备属狗创口小、痛感低的优势,其在临床医疗上有极大的推广用用价值。

猜你喜欢

病症息肉胃镜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青春期病症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息肉样黑素瘤一例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