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阻呼吸训练对COPD 患者肺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0-07-06舒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肺活量用力疾病

舒梅

(临沂市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山东临沂 276199)

慢阻肺疾病指的是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症,对患者的身体影响非常负面,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肺功能和身体指标有很大的负面影响[1]。 在患上该疾病之后,需要做好疾病方面的检查工作,根据检查的结果,开展对应的治疗工作,在治疗的过程中,做好抗阻呼吸训练方面的各项工作,提高治疗的效果,降低负面因素对患者的影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效果[2]。该文主要论述的是抗阻呼吸训练对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改善的效果。 以2019 年1 月—2020年1 月为研究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60 例患者为观察对象,用等量随机电脑法将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患者资料为:对照组:男患16 例,女患14 例, 年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78 岁和55 岁,平均年龄(66.4±2.5)岁,最长病程时间和最短分别为4.6年和0.3 年,平均病程时间为(2.1±0.6)年;观察组:男患17 例,女患13 例,年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79岁和54 岁,平均年龄(66.5±2.4)岁,最长病程时间和最短分别为4.7 年和0.2 年, 平均病程时间为 (2.2±0.5)年。 两组患者资料在性别、病程、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选择标准: 相关医学检查确诊为慢阻肺疾病;有一定的沟通能力; 同意对训练效果进行观察和记录,家属知情,签订文件。

排除标准:患者资料不在一般资料范围之内;有先天性营养不良、免疫缺陷方面的疾病;精神障碍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定期的检查, 动态掌握患者的实际病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和制定治疗方案,选择药物开展相关的治疗,告知患者和家属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等内容,正确用药,药物的选择为常规扩张气管药物、止咳化痰;做好生命体征的监察工作,如果出现异常要及时处理和解决,提高患者的健康标准;使用闭塞式吸氧管低流量吸氧[3]。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抗阻呼吸训练,做法为:(1)患者采取仰卧位,在患者的腹部放置沙袋,帮助患者进行挺腹训练,吸气时腹部要隆起,呼气时收缩,刚开始训练时,沙袋的质量为一公斤,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逐渐增加沙袋的重量[4]。 (2)在抗阻呼吸训练同时,双鼻管持续吸氧,氧浓度设置在25%,吸氧流量在1.5 L/min。 (3)使用抗阻呼吸训练设备来提升患者的横隔肌力,和耐力,深层呼吸提升患者的肺活量。 手动对设备进行调节,用鼻夹捏住鼻子,嘴巴含住咬嘴,慢慢吐气,肚子内瘪,将气体呼出;用最快的速度呼入一口气,肚子外凸,每天按照相关的操作进行训练,1次/d[5]。 (4)训练期间,对患者进行抗阻力训练。 抗阻力训练能够对患者的肌肉能力进行提升,降低身体的代谢速度,减少做功,降低患者的身体循环阻力。 抗阻力训练主要有俯卧撑、哑铃等,在训练期间,要帮助患者完成相关的操作,一定要注意运动的量,不要给患者带来太大的压力,造成负担[6]。

1.3 指标观察

(1)在训练前和训练一个月后,统计和记录两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1 秒用力呼吸容积、动脉血氧分压。

(2)计算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评分,根据生活质量评定表进行分数的评估, 每项生活指标满分为100 分,分数越高,说明训练对患者产生的积极意义越大,生活质量越高。 生活质量指标包括:睡眠质量、运动能力、环境适应性、社会关系、家庭和谐。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该次两组的实验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s)表示,当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训练之前,两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1 s 用力呼吸容积、动脉血氧分压无较大的差异,训练一个月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数据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s)

组别用力肺活量(L)训练前 训练后1 s 用力呼吸容积(L)训练前 训练后动脉血氧分压(mmHg)训练前 训练后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2.2±0.4 2.3±0.4 0.968 0.337 3.6±0.5 2.7±0.3 8.454 0.000 1.2±0.2 1.3±0.3 1.519 0.134 2.8±0.4 1.8±0.5 8.554 0.000 61.2±4.9 61.3±5.3 0.076 0.940 72.2±5.0 65.2±6.3 4.767 0.000

(2)训练之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指标对比情况[(±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指标对比情况[(±s),分]

组别睡眠质量 运动能力 环境适应社会关系家庭和谐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80.2±2.4 75.5±2.1 8.072 0.000 82.5±3.3 76.4±2.7 7.836 0.000 86.3±2.7 81.2±2.4 7.733 0.000 89.5±1.6 82.2±1.9 16.097 0.000 88.6±4.4 81.3±4.2 6.573 0.000

3 讨论

近些年患上慢阻肺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主要患病人群在40 岁以上,其中老年患者所占比例较大,该疾病对患者的负面影响较大, 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对患者的肺器官有很大的伤害。 该疾病的临床症状有很多,主要以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为主,慢阻肺疾病出现的具体原因还不是非常清晰,但是与患者的生活习惯、遗传等有很大的关系,导致疾病出现的原因也有很多,尤其是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快速,环境污染问题加重, 很多有害物质都被排放到空气中,有害物质在进入到身体之后,就会产生相关的作用,对身体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所以在患上该疾病之后,需要及时治疗,降低疾病的危害,保护患者的肺功能[7]。 临床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做好相关的训练工作,开展抗阻呼吸训练,提高患者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做好心理调适,调整自身的情绪,提高治疗的效果。抗阻呼吸训练能提升患者的膈肌能力, 改善患者的肺部通气性, 调节患者的肺部功能,此外抗阻呼吸训练能够提高患者的呼吸肌耐力,提升相应的功能。 在呼吸训练的同时,要做好氧气的供应工作,让患者获取更多的血氧供应,降低呼吸肌的疲劳感,提高呼吸肌的耐受性[8]。 抗阻呼吸训练能够对患者的肺泡能力进行调节,改善伸缩性,增加肺活量,从而缓解患者的疾病症状,提升气体交换的能力[9]。

该次实验调查发现:训练一个月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1 s 用力呼吸容积、动脉血氧分压指标优于对照组,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更明显,而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相差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抗阻呼吸训练对慢阻肺患者的积极影响较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降低了疾病对患者的危害,在临床中,要积极推广和重视。

猜你喜欢

肺活量用力疾病
制作简易肺活量袋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肺活量的故事
用力!用力!再用力!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肺活量测定用于无症状吸烟者气道阻塞筛查
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