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功能康复护理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性肺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7-06孟庆晖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呼吸肌铜绿单胞菌

孟庆晖

(吉林省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吉林长春 130021)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性肺炎临床主要为呼吸困难、日常生活受限等,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1]。 临床治疗期间,患者受多种因素影响,心理压力较大,严重者对治疗有抵触心理,导致治疗效果受到影响。 肺功能康复护理通过强化患者肺功能康复训练,改善肺功能,同时从环境以及心理上,给予患者帮助,提升其生活质量。 该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肺功能康复护理,效果显著,以2018 年10 月—2019 年10 月为研究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68 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性肺炎肺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4 例。观察组男24 例,女10 例,年龄24~60 岁,平均年龄(46.25±2.97)岁;对照组男23 例,女11 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46.29±2.5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经病理学诊断,确诊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性肺炎肺者;配合度较好;均自愿参与,且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中途提出者;具有精神疾病史、认知功能障碍者;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做好疾病相关知识讲解,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给予常规药学服务等。

观察组:实施肺功能康复护理,具体为:(1)环境干预:营造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保持室内整洁安静、明亮,制订合理作息计划,确保睡眠充足,对体质较弱,长期卧床且营养不良者,注意定期更换床铺,确保衣物整洁干燥,指导其采取舒适卧位,进而缓解机体不适。 (2)肺功能锻炼:每天上午、下午定时定量锻炼,可采用脚踏车,脚踏车转动数、时间以及符合功率大小,均不超过自身净增心率的80%,不低于自身净增心率的50%,持续45 min,连续20 d。指导患者掌握呼吸操,即鼻吸气,同时上腹鼓出,在呼气的同时腹部回缩,缩唇将气体缓慢呼出,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2次/d,30 min/次。 (3)心理干预:针对不同年龄、心理特征以及理解能力, 采取不同方法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接到疑惑,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沟通中,采用暗示、转移注意力等方式,缓解其心理压力,消除负性情绪,促使其认识到不良心理状况对疾病造成的影响,保持愉悦状态,提升配合度。

1.3 观察指标

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价,分值0~100 分,分界值为50 分、53 分,得分越高,抑郁、焦虑程度越高[2]。

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 (WHOQOL-BREF)评定患者生存质量,主要包含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等,共计26 个条目,每条目按照1~5 级评分,分别记1~5 分,其中3 条目、4 条目、26 条目反向计分,各领域得分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3]。

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用力肺活量(FVC),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实施对比。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实施统计处理, 对研究所用数据分组,分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s)、[n(%)]表示,采观察反应强度,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FEV1(%)干预后 干预后FEV1/FVC干预后 干预后SaO2(%)干预后 干预后观察组(n=34)对照组(n=34)t 值P 值57.82±6.35 57.81±6.12 0.007 0.497 75.22±1.52 70.25±1.62 13.046 0.000 59.82±4.52 59.83±4.15 0.010 0.496 74.52±2.61 71.25±2.25 5.533 0.000 89.51±1.25 89.55±1.67 0.112 0.456 94.15±2.25 92.33±2.18 3.387 0.001

2 结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1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组别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 环境领域观察组(n=34)对照组(n=34)t 值P 值18.25±2.61 12.32±2.69 9.225 0.000 20.28±2.66 15.23±3.61 6.567 0.000 20.11±2.47 16.25±3.66 5.097 0.000 17.55±5.61 12.34±3.61 4.554 0.000

2.2 两组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肺功能相关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心理状况比较

干预前两种组心理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况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心理状况比较[(±s),分]

表3 两组心理状况比较[(±s),分]

组别SAS干预后 干预后SDS干预后 干预后观察组(n=34)对照组(n=34)t 值P 值63.25±2.15 63.22±2.19 0.057 0.477 45.62±2.15 49.52±2.18 7.427 0.000 60.45±1.58 60.44±1.69 0.025 0.490 43.62±2.28 48.52±2.17 9.077 0.000

3 讨论

膈肌在维持人体正常肺通气,及肺功能方面有重要作用, 机体每次吸气呼气时会带动膈肌上升或下降,但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性肺炎患者,受肺泡膨胀的影响,导致膈肌过度受压而下降,减弱活动度,降低膈肌收缩力,进而影响呼吸肌耐受性,从而导致呼吸功能减[4]。 治疗期间采取合理护理干预,可为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提供保障。 曾繁霞[5]等报道显示,给予患者有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恢复时间明显较短,且依从性、满意度较高,肺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显著,证实治疗期间采取合理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给予患者肺功能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其肺功能,提高患者呼吸肌耐受性,这主要是由于进行腹部抗阻训练时,呼吸肌需要消耗更多氧气,而通过吸氧可确保患者呼吸肌训练期间能获得更多血氧供应,从而降低呼吸肌疲劳,提高呼吸肌耐受性。 该次研究中,通过环境干预,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保持环境卫生以及个人卫生的整洁与干净, 有效提高患者舒适感,为取得其信任与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制定合适肺功能锻炼方式、时间以及频率等,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确保其肺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也保障锻炼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可实施性。 患者受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心理压力较重,极易出现焦虑、恐惧以及紧张情绪,导致机体应激反应上升,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与预后。 因此配合合理的心理干预,及时掌握患者心理动态,给予针对性安抚、疏导,缓解心理压力,消除负性情绪,促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治疗中以及锻炼中,树立治疗信心,提高配合度。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显著,且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提升,焦虑、抑郁程度下降明显,证实肺功能康复训练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肺功能康复护理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性肺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显著, 可提升肺功能指标,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心理压力。 该次研究中,受临床限制,所采取措施均根据该院实际情况制定,因此具有一定局限性,同时研究抽取样本较少,研究时间较短等,还需强化。

猜你喜欢

呼吸肌铜绿单胞菌
脑卒中患者呼吸肌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护理进展
呼吸肌功能的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功能的干预效果
人杀菌肽LL-37联合绿原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作用
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共代谢基质促进铜绿假单胞菌降解三十六烷的研究
健脾益肺汤改善肺脾气虚型COPD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肌疲劳的疗效
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及整合酶的检测
齐口裂腹鱼肠道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