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尿失禁的疗效研究

2020-07-06苗锦玲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尿量膀胱有效率

苗锦玲

(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东营 257237)

尿失禁的发生与神经功能障碍、膀胱括约肌损伤有关, 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有30%~60%的脑卒中患者合并尿失禁,脑卒中患者由于神经功能障碍致使个体排尿自控能力降低或丧失,尿失禁的发生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不利于患者行肢体康复锻炼[1-2]。该次研究为论证社区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尿失禁患者预后影响,比较该社区2018 年11 月—2019 年11 月27 例行常规护理、27 例行社区康复护理两种不同护理干预模式患者预后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组患者行社区康复护理(n=27 例):男、女分别14 例、13 例, 年龄/平均年龄为:52~75 岁、(66.32±1.33) 岁, 尿失禁病程/平均病程为:3~12 d,(8.12±0.22)d。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n=27 例):男、女分别15 例、12 例,年龄/平均年龄为:51~76 岁、平均(66.31±1.32)岁,尿失禁病程/平均病程为:3~11 d,平均(8.11±0.23)d。该次研究对象在性别、平均年龄以及尿失禁平均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参考我国万学红、卢雪峰主编第九版《诊断学》中脑卒中、尿失禁等相关疾病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均既往有脑卒中发病史且病情稳定,处于恢复期。 (2)患者均为社区医院管辖区域长期居住居民。排除标准:(1) 排除脑卒中发病前确诊尿失禁及其他泌尿系疾病患者。 (2)排除合并帕金森综合征、痴呆等其他脑部疾病患者。 (3)排除非首发脑卒中患者。 (4)排除未定期入院复诊患者或伴有言语交流障碍患者。

1.3 方法

(1)对照组护理人员通过情境模拟、播放视频等方式指导患者、患者家属更换尿袋、尿管以及行肢体运动康复训练。 此外,结合病情控制良好案例,强调规律用药、定期入院复诊的重要性,嘱患者定期门诊复诊。

(2)实验组社区医护人员结合脑卒中恢复期尿失禁患者既往病史、过敏史、临床用药等情况制定个人健康档案。 ①医护人员定期通过电话与患者、患者家属沟通,了解患者每日饮水摄入量,嘱患者家属监督患者每日饮水量并将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 500~1 800 mL,三餐前均饮水400 mL,每日10 点、16 点以及20 点各增加饮水量200 mL,患者每次导尿间隔时间在3~4 h,睡前3 h 患者应禁止饮水。 此外,患者应平衡膳食,适量食用纤维素、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以预防便秘。②通过微信公众号以及微信病友交流群向患者科普尿失禁居家训练方式,例如,尿意促醒康复治疗、盆底肌功能康复锻炼。患者在行尿意促醒康复治疗中,当患感受到尿意后可适量饮水100 mL,而后做腹式呼吸,缓慢用力收缩腹部、尿道以及会阴肌肉2~3 min,持续收缩3~5 s 后放松5 s 以有意识地完成排尿动作。 自此期间为协助患者完成排尿活动,患者家属可用手掌顺时针按摩膀胱区。 在排空膀胱后行盆底肌功能康复锻炼,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吸气并同时用力收紧肛门,如忍大便状,持续收缩3~5 s 后呼气,反复训练约15 min。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3 个月后膀胱容量、膀胱残余尿量变化情况。

(2)比较两组患者干预6 个月后总有效率,若患者尿失禁症状明显改善,压力试验以及尿道抬举试验均为阴性,每日总漏尿次数与干预前相比减少80%以上,则表示治疗显效。 若患者尿失禁症状改善,压力试验以及尿道抬举试验均为阴性或假阳性,每日总漏尿次数与干预前相比减少50%~79%,则表示治疗有效。尿失禁症状未明显改善、压力试验以及尿道抬举试验均为阳性,且每日总漏尿次数与干预前相比减少未达50%以上,则表示治疗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显效+有效+无效)。

(3)参考ICI-Q0SF 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ICI-Q0SF 量表总分为21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受尿失禁的影响越大。

表1 两组患者膀胱容量以及膀胱残余尿量[(±s),mL]

表1 两组患者膀胱容量以及膀胱残余尿量[(±s),mL]

膀胱容量干预前 干预3 个月后膀胱残余尿量干预前 干预3 个月后例别 例数 t 值 P 值 t 值 P 值实验组对照组t 值P 值27 27 520.56±20.44 520.57±20.34 10.257>0.05 564.73±20.35 542.13±20.36 10.245<0.05 10.524 10.513<0.05<0.05 163.58±20.35 163.56±20.33 10.636>0.05 72.72±20.33 12.53±20.35 11.271<0.05 10.327 11.123<0.05<0.05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1)两组患者膀胱容量以及膀胱残余尿量变化情况,具体情况(表1),实验组患者干预3 个月后膀胱容量比对照组高、膀胱残余尿量对对照组低。

(2)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具体情况(表2),实验组患者干预6 个月后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

表2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n(%)]

(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不同时间段生活质量,具体情况(表3),实验组患者干预1、6、12 个月ICI-Q0SF等量表得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

表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生活质量变化情况[(±s),分]

表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生活质量变化情况[(±s),分]

组别干预前干预1 个月后干预6 个月后 干预12 个月后实验组(n=27)对照组(n=27)t 值P 值14.32±1.23 14.33±1.21 11.243>0.05 10.34±1.12 12.33±1.15 11.234<0.05 6.34±1.36 8.54±1.45 10.-68<0.05 4.02±0.32 6.58±0.33 10.046<0.05

3 讨论

尿失禁属于脑卒中恢复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尿失禁的形成与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有关,患者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与脑卒中患者神经反馈系统重建具有密切的联系患, 但是受我国现有卫生资源的影响,绝大多数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需居家行康复锻炼,医护人员临床诊疗干预的实施场所是医院,当患者居家康复治疗中往往缺乏医护人员有效指导与监督[3-4]。 近些年我国基层卫生医疗制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与改进,社区医院在慢性病疾病监管中的作用日益体现出来,在社区康复锻炼中医护人员结合脑卒中后恢复期尿失禁患者个体资料建立个人档案,并在档案中记录患者、患者家属电话联系方式,指导患者或其家属关注科室微信公众号,并将患者加入微信病友交流群中[5-6]。社区医护人员借助定期电话随访、短信提示、微信公众号以及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向患者开展尿失禁康复锻炼健康教育,并通过电话随访、微信群交流等方式持续性监督患者居家期间,康复锻炼情况以提升患者临床诊疗依从性[7-8]。

该次研究为论证社区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尿失禁患者预后影响,比较该社区2018 年11 月—2019 年11 月27 例行常规护理、27 例行社区康复护理两种不同护理干预模式患者预后情况。 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3 个月后膀胱容量、膀胱残余尿量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6 个月后总有效率(92.59%)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1、6、12 个月后尿失禁问卷简表评分(ICI-Q0SF)得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该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康复锻炼后膀胱容量、 总有效率均比对照组高,实验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以及ICI-Q0SF 等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脑卒中恢复期尿失禁患者社区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因神经功能障碍致使个体排尿的自控能力降低或丧失的情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行肢体康复锻炼,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猜你喜欢

尿量膀胱有效率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膀胱镜的功与过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优质护理在预防全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
改良式四孔法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膀胱镜引导下经耻骨上气膀胱膀胱肿瘤切除术(附1例报告)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