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应用康复训练指导对改善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作用

2020-07-06王文静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病程康复训练心功能

王文静

(山东省禹城市中医院内科,山东德州 251200)

临床中,冠心病是一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阻塞,从而导致心肌缺氧的多发疾病。在WHO 的数据结果证实[1],目前我国冠心病死亡率呈现为逐年上升的趋势。 当前对冠心病患者尚无显著治疗方式,但是通过介入手术处理, 能够通过机械方式让血流通顺,从而对心肌缺血缺氧状态调节,但是冠心病患者本身生活习惯不科学,所以单独应用介入手术无法达到合理治疗作用[2]。 针对于此,文章将2015 年2 月—2018年2 月阶段接收的,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80 例纳入研究中,评定康复训练指导的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接收冠心病患者28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140)和对照组(n=140)。

对照组中,男性59 例,女性81 例,年龄区间46~80 岁,平均年龄(59.72±12.30)岁,最长病程17 年,最短病程1 年,平均病程(8.28±6.65)年。 研究组中,男性62 例, 女性78 例, 年龄区间46~80 岁, 平均年龄(59.72±12.30)岁,最长病程17 年,最短病程1 年,平均病程(8.28±6.65)年。 两组基线数据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入选原则: 满足WHO 颁布的冠心病诊断依据[3],患者能够自理,对该次研究知情,签订同意书。排除原则:心脏,肺部等器官功能障碍;精神疾病;合并糖尿病。

1.2 方法

研究组和对照组均行PCI 手术治疗。 对照组术后行基础干预,通过教育宣传形式向患者讲述冠心病的基本要点,包含发病因素,高危要素,并发症等,帮助患者解答心中困惑,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康复训练干预。 (1)帮助患者建立个人档案,包含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工作职位,联系方式,喜好习惯。 (2)早期康复训练干预。 术后病症稳定过程中帮助患者翻身,同时活动肢体,半日后帮助患者下床活动,包含平地步行和上肢运动,5~10 min/次。 24 h 后帮助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包含脚踝,膝盖以及肩膀。 (3)中期康复训练干预,术后72 h,增强活动量,根据每日患者的具体恢复程度制定运动表, 每次平地步行5~10 min,3 次/d。患者可以尝试坐直背椅,15 min/次,3 次/d。 (4)恢复阶段康复训练干预,术后1 个月,指导患者长距离步行以及短距离骑行,30~50 min/次,2~5 次/周。

1.3 观察标准

随访6 个月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测定心功能指标。

同时采用SF-36 量表[4]评定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for windows 统计学软件记录该次研究数据,两组心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分值对比用(±s)形式处理,执行t检验,组间对比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表1 数据可知, 随访6 个月后, 研究组LVEF、LVFS、LVESD 以及EPSS 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由表1 可知。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s)

组别LVEF(%)LVFS(%)LVESD(mm) EPSS(mm)研究组(n=140)对照组(n=140)t 值P 值59.36±6.77 53.15±4.22 9.210 5 0.000 0 27.01±2.28 23.95±3.68 8.363 5 0.000 0 30.24±3.52 34.17±4.44 5.206 8 0.000 0 7.50±1.10 8.95±1.38 9.721 7 0.000 0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躯体功能干预前 干预后 t 值 P 值社会功能干预前 干预后 t 值 P 值研究组(n=140)对照组(n=140)t 值P 值47.27±6.40 46.75±5.88 0.707 9 0.479 6 75.79±13.93 64.36±6.41 8.819 6 0.000 0 22.012 7 23.954 2 0.000 0 0.000 0 42.45±6.54 43.75±5.95 1.739 7 0.083 0 73.15±12.33 56.47±6.71 14.059 4 0.000 0 26.025 9 16.782 2 0.000 0 0.000 0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心理健康干预前 干预后 t 值 P 值躯体健康干预前 干预后 t 值 P 值研究组(n=140)对照组(n=140)t 值P 值46.70±7.72 47.23±8.00 0.564 0 0.573 2 74.40±14.49 62.25±13.28 7.314 2 0.000 0 19.962 6 11.463 1 0.000 0 0.000 0 42.22±8.82 41.75±7.92 0.469 1 0.639 3 65.31±15.26 51.47±13.21 8.113 4 0.000 0 15.500 4 7.466 9 0.000 0 0.000 0

2.2 2 组生活质量分值对比

在表2、表3 结果中可知,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分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6 个月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在老龄化趋势不断提升的状态下,饮食习惯的不断变化下,冠心病发生率呈现为逐年提升的状态[5]。 同时冠心病病症隐匿,部分患者前期无显著症状,发病过程中会出现强烈心绞痛甚至是猝死,具有极强危害性。 所以通过科学有效方式救治,是提升冠心病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关数据分析,介入手术能够通过机械性方式对梗塞的血管疏通,从而达到改善血管狭窄的目的[6],以此恢复心肌供血供氧状态, 达到微循环的改善价值。同时此治疗方式相比较于常规药物来说,治疗更加迅速明显。 但是介入手术无法阻止血管粥样硬化,所以无法避免患者动脉再次阻塞。 依据冠心病发病因素分析,对冠心病治疗主要是对生活方式改善,达到饮食均衡的价值。 康复训练模式主要是建立患者的个人档案,来提升术后护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通过随访干预的效果,让患者遵照医嘱定时定量服用药物[7]。 同时根据康复训练干预,通过向患者讲述发病因素,解答患者心中的困惑,来消除患者的不良状态,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 通过该次研究证实,随访6 个月后,研究组心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分值均高于对照组。 证实冠心病介入术后采取康复训练指导,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行康复训练指导模式,有利于临床进一步分析和推广。

猜你喜欢

病程康复训练心功能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