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使用综合康复训练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

2020-07-06刘波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根型症候颈椎病

刘波

(大庆市红岗区人民医院 骨科,黑龙江大庆 163000)

目前临床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该疾病主要是由于风寒湿邪对颈部构成侵袭,导致患者气血瘀阻,经脉不顺畅,故而引发疼痛[1]。 在该次研究中,针对该院2018 年1 月—2019年1 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研究,以了解综合康复训练在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以下是详细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法在该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选取80 例,并将这80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 例。 对照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常规康复训练过程中,加以中医康复训练。 所有患者均知晓并同意参与该次研究。 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相关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为单纯性神经根型颈椎病、 经影像学检查确诊、自愿参与该次研究、发作时间的≤1 个月;排除标准:排除其他类型颈椎病、合并患有心脑、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精神疾病患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对照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男性患者22 例、女性患者18 例,患者年龄范围:24~65 岁,平均年龄值为:(46.1±5.2)岁,病程范围:0.5~12 年,平均病程范围(5.7±1.4)年;观察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男女性患者分别为:23 例、17 例,患者年龄范围:25~64 岁,平均年龄值为:(46.5±5.3)岁,病程范围:0.4~13 年,平均病程为(5.4±1.5)年。

对比2 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颈椎牵引和推拿治疗,具体方法为:(1)推拿治疗:患者取坐位,将患者患侧斜方肌进行推拿,分别在颈椎部位、肩背部、患病值进行推拿,点按风池穴、肩井穴、合谷穴等穴位, 在患者背部以及患处展开滚法推拿,使其颈部、背部肌肉完全放松、患者每天推拿2 次,每次推拿时间为15 min。 (2)牵引治疗:使用坐式颈椎牵引机,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牵引重量, 每天牵引2次,15 min/次。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 实施综合康复治疗,具体方法:(1)健康教育 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让患者了解综合康复训练的具体内容,并积极配合治疗工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2)中药热敷:煎煮药汁后,放入毛巾进行热敷。 2 次/d,30 min/次。 (3)颈椎康复操:指导患者保持站立位,将肩部与颈部自然放松,缓慢向上拔伸颈椎,并以最大幅度进行前屈,保持5 s 后,以相同方式后仰,反复进行10次。 其次,指导患者保持中立位,将肩部与颈部进行放松,随后分别向前、向后、前上、后上最大幅度扩展、慢摇肩部,拔伸双肩,反复操作10 次[2]。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 并对比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 疼痛评分(VAS)、颈椎功能评分(ASCS)。 临床疗效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评价,对颈肩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等症状按照不同程度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并以0、1、2、3 分值进行评价。 临床疗效根据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分为:治愈、好转、未愈,治愈表示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体征均消失, 肩颈部、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够自理生活并参与正常劳动和工作;好转:患者临床症状均改善,肩颈部肢体功能逐渐好转,患者能够在他人协助下生活;未愈:未达到上述标准。 总有效率=100%-无效率。

VAS 评分标准为:0 分表示无痛,10 分表示剧痛,疼痛与分值呈正比关系。

表2 比较2 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VAS、ASCS[(±s),分]

表2 比较2 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VAS、ASCS[(±s),分]

组别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 值P 值颈部疼痛不适治疗前治疗后2.54±0.65 2.56±0.66 0.137 0.892 1.65±0.53 0.98±0.21 7.433 0.000手指疼痛麻木治疗前 治疗后2.71±0.53 2.74±0.54 0.251 0.803 1.69±0.32 0.87±0.10 15.469 0.000上肢疼痛麻木治疗前 治疗后2.66±0.68 2.67±0.66 0.067 0.947 1.98±0.73 0.94±0.12 8.891 0.000 VAS治疗前 治疗后6.87±0.55 6.88±0.54 0.082 0.935 3.79±0.43 1.56±0.27 27.778 0.000 ASCS治疗前 治疗后62.95±2.36 62.98±2.41 0.056 0.955 71.54±4.31 84.65±4.49 13.322 0.000

颈椎功能评价采用颈椎病功能评定表进行评价,其中临床症状占据73 分、主观症状共18 分、9 分包括工作、生活、社会适应能力,满分100 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恢复情况越理想。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进行准确核对和录入,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用(±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用(±s)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2 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

观察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总有效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表1 对比上述2 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n(%)]

对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对照组8 例无效患者中, 治疗前病情严重患者4 例、 高龄患者3例、合并颈椎骨质增生1 例;而观察组中则有1 例高龄患者、1 例治疗前病情严重患者,提示:治疗前病情严重、高龄患者以及合并患有颈椎骨折增生、椎间隙变窄等患者容易出现治疗无效,影响预后。

2.2 对比2 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VAS、ASCS 评分

治疗前,2 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医症候积分、VAS、ASCS 评分对比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医症候积分、VAS、ASCS 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2)。

3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该疾病是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类型,该疾病主要是由于单侧或双侧脊神经根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受到刺激或受压所致,患者主要表现出颈部僵硬、活动受限、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颈部疼痛等。 疼痛明显时,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产生严重的影响,部分患者疼痛严重时还会使其出现睡眠障碍。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往往会出现颈椎正侧位、斜位、过伸、过屈侧位,X 线摄片显示椎间隙变窄,颈椎生理曲度减少甚至消失[3]。

目前,中医推拿、牵引等手法在治疗颈椎病中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 而且这种治疗方式往往疗效确切,能够明显解除患者颈部肌肉痉挛僵硬情况,改善患者局部神经根刺激,增加颈椎稳定性。 但是这种治疗方式往往需要患者长时间坚持,部分患者可能由于无法长期坚持,而导致疗效一般[4]。 综合康复训练则在常规推拿、牵引的基础上,对患者加以中药热敷,帮助患者舒筋活络,松解肩部粘连情况,通过颈椎操,进一步改善关节囊挛缩程度,使得颈椎活动度提高,有利于颈椎功能的恢复。 另外,通过综合康复训练,能够加强颈部肌肉锻炼, 使得两侧肌肉力量达到平衡状态,有助于尽快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帮助患者减少疼痛、麻木等情况,能够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5]。

治疗后,观察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2 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医症候积分、VAS、ASCS 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2 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医症候积分、VAS 评分、ASCS 评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使用综合康复训练疗法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帮助患者尽快消除体征状态,提高患者预后康复效果,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根型症候颈椎病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游泳 赶走颈椎病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年代剧”中的时间叙事与文化症候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