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疗法配合智力康复训练治疗脑瘫患儿智力障碍的临床研究

2020-07-06秦新民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针灸疗法三针脑瘫

秦新民

(连云港市海州区人民医院,江苏连云港 222023)

小儿大脑性瘫痪即小儿脑瘫,多是出生一个月后由于各类原因造成的非进行式的脑损伤,典型特点表现为姿势异常、运动功能障碍。 患儿病变部位位于脑部,同时累及四肢,脑瘫患儿常伴随精神障碍、智力缺陷、行为异常、语言障碍以及癫痫和听觉障碍等一系列症状。 针灸是祖国中医学的经典外治疗法,通过利用经络腧穴传导作用来发挥疾病的治疗效果[1]。 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儿脑瘫患儿的康复效果,以下将着重分析联合运用针灸疗法与智力康复训练对于改善脑瘫患儿智力障碍的应用价值, 以2017 年3 月—2019 年10 月为研究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该院收治的80 例脑瘫患儿, 依据治疗方案分组,即观察组(针灸+智力训练组):40 例,男/女:22/18;患儿年龄2~7 岁,年龄均值为(4.1±0.3)岁。 对照组(针灸治疗组):40 例,男/女:19/21;患儿年龄2~8 岁,年龄均值为(4.3±0.2)岁。 2 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单纯进行智力训练,即由专业的智能训练师结合患儿的患病情况及智力水平为其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方案,主要内容有:(1)首先需要了解患儿目前的语言水平、适应性能力、精细动作以及社交能力等发育状况, 并与患儿家长进行积极沟通,从而熟悉患儿日常的生活习性和爱好等情况;(2) 结合患儿各项能力的实际发育水平,针对性的制订训练计划,在训练过程中严格遵循由少到多、由简到难以及由少到多的基本原则;(3) 在训练过程中引导家长共同参与,辅助患儿完成训练,同时充分给予患儿表扬、支持以及鼓励, 对于完成状况较好的患儿可适当奖励,从而提升患儿的训练积极性;(4)患儿在动手训练过程中由家长协助完成, 包括套圈和穿珠子等练习,之后逐步过渡到患儿的独立吃饭和穿衣等训练,每日需训练1 次,每周训练5 次,以4 周作为1 个疗程。 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增加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包括四神针、智三针、颞三针、脑三针,四神针:即患儿百会穴为中心分别于前后左右4 侧旁开1.5 寸进针,共计4 针;智三针:即患儿前发际和其头正中线的交界处作为第1 针,并于左右两侧各旁开3 寸为第2、3 针;颞三针:患儿耳尖2 寸作为第1 针,并于前后两侧各旁开1 寸为第2、3 针;脑三针:患儿的后发际正中处2.5 寸处作为第1 针,并于左右两侧各旁开1.5 寸为第2、3 针;在此基础上辨证选穴, 针对肝肾亏虚患儿增加三阴交、肝俞和肾俞穴;针对心脾不足患儿增加脾俞和新心俞穴;对于失语患儿增加舌三针、、玉液穴、神门穴、金津穴以及通里等穴,得气为度,采取平补平泻手法,留针时间为30 min,每周治疗5 次,以4 周作为1 个疗程。

1.3 评价标准

(1)通过盖塞尔发育商评分表对患儿智力水平测评并进行疗效评价, 显效: 即患儿智力商数 (IQ)提升≥10 分;有效:即患儿IQ 提升5~9 分;无效:即患儿IQ 提升不足5 分。 (2)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IQ、失语商(AQ)以及智力发育指数(MDI)的测评结果。

1.4 统计方法

涉及数据以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描述,计数资料用[n(%)]描述,组间数据t、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IQ、AQ、MDI 测评结果对比

入组时观察组的IQ(54.26±4.19)分、AQ(50.62±3.07)分、MDI(71.06±4.53)分,对照组分别为IQ(54.96±4.83)分、AQ(51.15±2.97)分、MDI(72.03±4.18)分,两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Q:t=0.296,P=0.119;AQ:t=1.086,P=0.097;MDI:t=0.839,P=0.217);治疗后观察组的IQ(89.56±7.24)分、AQ(80.79±5.26)分、MDI(89.95±7.29)分,对照组分别为IQ(78.61±6.19)分、AQ(62.03±4.73)分、MDI(77.95±6.49)分,两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Q:t=6.195,P=0.001;AQ:t=7.926,P=0.000;MDI:t=9.392,P=0.000)。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产前检查的不断普及以及产科技术快速提升, 临床脑瘫发病率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然而现阶段脑瘫患儿总体数量仍然较多,现阶段对于脑瘫患儿尚无彻底根治措施, 主要以改善其语言、智力和运动等功能作为治疗目的[2]。 脑瘫患儿与其他正常儿童相比在理解能力以及接受能力方面均较差,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结合患儿的实际智力发育情况运用具有个体化的患儿智力训练方法。 通过开展智力训练是一项比较长期且复杂的治疗工作,要求患儿家长进行密切配合,并共同参与到患儿的康复训练中,这样有利于改善亲子情感,同时父母积极参与到患儿的训练过程中,能够使患儿积极主动的配合训练,有助于改善其智力发育水平并提升智力水平[3]。

中医在脑瘫患儿的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特别是运用针灸疗法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同时安全性较高。 中医将脑瘫纳入“萎证”和“五迟”等范畴中,认为患儿病位于脑,与此同时也与心脾肾等脏器密切相关[4-6]。 由于患儿先天禀赋不足、脾失运化以及后天失养等导致心血不足以及气血亏虚,最终诱发该病。 所以在脑瘫患儿的治疗中还需坚持益气养血、 醒脑开窍、补脾益肾以及益髓填精的基本原则[7]。 该次观察组患儿治疗中采用针灸疗法,以患儿四神针、智三针、颞三针、脑三针作为主穴,其中四神针依据患儿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位于头部投影区,通过针刺能够调节患儿大脑皮层中枢生物电,有利于改善记忆力,并促进脑组织血流量的恢复。 通过对智三针进行针刺,可促进患儿智力水平发育,也是提高智力的要穴。 对于颞三针进行针刺, 帮助改善患儿的语言能力和智力水平,对脑三针进行针刺可帮助改善患儿失语和智力障碍等临床症状[8]。 并且取穴多位于患儿头部,通过针刺可有效提升患儿智力水平,并帮助改善语言和智力功能,有利于提升脑组织局部的血流量,并促进患儿脑力发育,对于提升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改善智力发育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基础上辨证分型,针对肝肾亏虚患儿增加三阴交、肝俞和肾俞等穴,可发挥益髓填精以及补肝益肾之作用,心脾不足患儿增加脾俞穴和心俞穴,可发挥养心补肾的治疗作用。 除此以外由于脑瘫患儿多数存在语言功能障碍情况,增加舌三针、玉液穴、神门穴和通里等穴能够对咽喉神经进行刺激, 有利于改善局部供血并提升患儿舌肌运动,有利于促进语言功能的发育。 从该次的分析结果来看,观察组患儿通过在智力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针灸疗法,该组患儿的总体疗效好于对照组,体现在该组经治疗后IQ、AQ、MDI 测评得分改善效果均好于同期对照组,表明对于脑瘫患儿来说联合运用针灸疗法以及智力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儿的智力障碍,并促进其语言、智力等功能发育。

综上所述,针对脑瘫患儿联合运用针灸疗法与智力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智力水平并促进康复,该综合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针灸疗法三针脑瘫
智三针介导JNK信号通路对体外循环大鼠的脑保护作用与机制研究
8种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状Meta分析
颈三针合肩三穴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针刺颈三针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Meta分析
便秘不想吃药?试试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
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进行早期干预效果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靳氏膝三针为主治疗膝骨关节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