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联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2020-07-06蔡青青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认知障碍康复训练细胞因子

蔡青青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

脑卒中又叫作“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 因脑部血管破裂或血管阻塞,继而造成的血液无法流入大脑,导致脑组织损伤的疾病,分为缺血性及出血性卒中,其病死率、致残率极高。 常表现为一侧的脸部、手臂或腿部,突感到无力,突发性昏迷不醒,半身不遂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1]。 故加强患者脑卒中危险因素知识的普及,是有效预防卒中的病发及复发的关键。 该文探究对卒中后患者实施针刺联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效果,以86 例患者为分析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依据我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经CT 检查确诊为脑卒中者;(2)病情稳定,神经状态不在发展,意识清楚,遵医嘱治疗者;(3)首次发病,且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4)患者或家属在知晓探究目的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1)有精神病史、智力障碍者;(2)患有严重心、肾功能疾病或衰竭者;(3)意识不清晰,无法遵医嘱接受治疗者。

选取患者86 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 例;观察组男20 例,女23 例,年龄46~72 岁,平均年龄(61.35±5.63)岁;病程2~13 d,平均病程(9.65±3.26)d;对照组男22 例,女21 例,年龄48~76 岁,平均年龄(64.23±5.24)岁;病程3~14 d,平均病程(10.32±2.61)d。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对的常规药物治疗,控制患者血压、血糖,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预防其感染等。 对照组实施认知康复训练治疗:其措施为:(1)常规康复训练:包含平衡训练、步态训练、日常生活训练等,训练时间:30~45 min/次,2 次/d,持续4 周。 (2)记忆力训练:组织患者进行图片、数字记忆,依据患者具体情况,运用提示版、清单及标签等工具进行记忆代偿训练,训练时要保持耐心的态度,由简单到复杂,部分到全部的方式进行记忆训练开展。 (3)计算书写训练:护理人员依据生活常识,设置相关的数学问题,指导患者进行计算训练, 依据患者的认知情况调整问题难度, 指导患者进行文字抄写或听写其感兴趣的文字,进行书写训练,在完成后给予鼓励。 (4)注意力训练:通过病历查询或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依据其兴趣爱好设置游戏,如听音乐寻数字。 提升患者注意力,在训练过程中适当给予患者鼓励,增强其积极性。 (5)物体分类识别训练:向患者发放物品图卡片,患者依据物品的共通性,进行分类,若遇到困难可给予一定的提示, 刚开始采用少量物品及种类,依据患者的完成情况,适当增加卡片数量。 (6)失认证和失用症训练:对失认症患者进行反复演示、形状辨别训练,并给予适当的感觉刺激,如听觉、触觉等。 对失用症患者进行反复的物体使用及认识训练。 认知康复训练遵循由简到难,30 min/次,2 次/d,持续训练4 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刺治疗,其措施为:取患者穴位百会、神庭、风池、三阴交、足三里、四神聪、内关及神门。 保持患者卧位,常规消毒后,采用(0.35×25)mm 毫针,针尖方向微向下,刺入风池,进针40 mm;与头皮呈15°~30°角,针尖快速刺入百会、神庭及后神聪穴位,进针15~20 mm;直刺内关穴,进针15 mm,其余穴位正常进针,治疗10 d 左右,1 次/d。 留针30 min,间隔2 d。

1.3 观察指标

(1) 认知评分, 采用简易认知状态评价量表(MMSE),包含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及语言能力等, 最高分数为30 分,27~30 分为正常,低于27 分为认知功能障碍。

(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包含意识水平、语言、感觉等11 个项目,满分42 分,超过16 分患者可能死亡,低于6 分患者恢复良好,其判断等级:正常(0~1 分),轻度(1~4分),中度(5~15 分),重度(15~42 分)。

彪1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MMSE、NIHSS 及BI 评分[(±s),分]

彪1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MMSE、NIHSS 及BI 评分[(±s),分]

组别MMSE治疗前 治疗后BI治疗前 治疗后NIHSS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3)观察组(n=43)t 值P 值26.13±3.26 25.65±2.46 0.771 0.222 27.16±2.16 28.65±3.14 2.564 0.006 40.26±3.16 41.23±4.32 1.188 0.119 75.36±1.35 94.56±3.26 35.682 0.000 12.16±2.16 11.95±3.14 0.361 0.359 5.26±1.32 3.24±0.23 9.886 0.000

表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细胞因子水平[(±s),ng/L]

表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细胞因子水平[(±s),ng/L]

组别IL-1治疗前 治疗后IL-6治疗前 治疗后TNF-α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3)观察组(n=43)t 值P 值8.17±0.65 8.14±1.06 0.158 0.437 5.02±0.74 6.23±0.53 8.717 0.000 11.37±5.29 11.31±5.42 0.052 0.479 10.64±4.32 8.64±4.16 2.187 0.016 43.56±5.32 43.68±3.24 0.126 0.450 38.65±4.26 31.65±2.63 9.169 0.000

(3)以Barthel 指数(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包含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大小便控制、如厕、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等,总分100 分,等级划分:无须依赖(100 分)、轻度依赖(61~99 分)、中度依赖(41~60 分)及重度依赖(40 分以下)。

(4)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TNF-a),并统计记录。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系统分析组间数据,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s),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MMSE、NIHSS 及BI 评分

治疗前, 两组MMSE、BI、NIHS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BI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细胞因子水平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1、IL-6、TNF-α 水平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病症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长时间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给家庭带来了经济负担。 而中医认为其病在脑,且与心、肝、脾、肺等器官有密切联系, 而西医认为脑卒中后的认知障碍,是因脑卒中造成的脑损伤, 其脑血流量供血不足,导致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发展为神经功能退化,影响患者认知结构[2]。 故采取有效的治疗及认知干预,是改善患者脑功能,促进认知能力重建的关键。 而针刺治疗是中国传统的医学治疗措施,在治疗认知障碍中显著疗效,且成本低,安全可靠,可通过给予患者足够的感觉刺激,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且针刺穴位中百会为足三阳、督脉等多个经脉的交汇处,给予针刺刺激可有效分析其息风开窍、安神益智的功效;四神聪可调阴阳,补脑安神;神庭可清利头目、安神定志;风池具有醒脑、明目、益聪的功效;内关有开心益智、宁心安神之功。 多个穴位刺激,可有效改善患者脑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其记忆力及认知能力[3]。 同时通过认知康复训练,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感官进行外界刺激,从而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促进受损的认知功能重塑,进而形成新的信息处理的神经环路,继而促进患者认知功能改善[4]。

该文实验结果显示, 经治疗观察组认知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改善,并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IL-1、IL-6、TNF-α 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针刺联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障碍情况及细胞因子水平, 促进神经趋势功能的恢复,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研究结果表明,在卒中后治疗过程中,应用认知康复训练联合针刺,可有效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重塑,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其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认知障碍康复训练细胞因子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慢性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