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远期疗效

2020-07-06邱世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骨关节炎康复训练关节炎

邱世明

(珠海市斗门区侨立中医院(珠海市第二中医院),广东珠海 519125)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关节疾病, 常见于临床中,现阶段,临床上仍未提出统一方案治疗膝关节炎,通过西药治疗,能够使患者疼痛感得到缓解,但无法逆转关节退行性病变,祛除病因。从中医学角度而言,膝关节炎属于痹证,主要是体内侵入湿邪、风与寒,于关节留着邪气,从而使患者湿阻经脉,阳气不达,瘀滞寒生,久之导致膝骨关节炎患者筋骨失调、肝肾不足、气血亏虚。 相关研究表明,传统的中医疗法与规范化功能锻炼,能够使患者膝骨关节炎症状得到改善,确保临床效果[1]。 此次研究围绕膝骨性关节炎采取温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的远期疗效展开分析, 以2016 年1月—2019 年12 月为研究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为该院收治的103 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经电脑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1 例,其中包括男性26 例,女性25 例,年龄区间51~79 岁,年龄均值(65.36±2.74)岁,病程区间3 个月~4 年,病程均值(2.04±0.35)岁;对照组52 例,其中包括男性27 例,女性25 例,年龄区间52~78 岁,年龄均值(65.1±2.14)岁,病程区间4 个月~4 年,病程均值(2.31±0.48)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温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应用于观察组 (1)温针灸治疗所选取的穴位为犊鼻、内膝眼,辅助患者呈仰卧位,自然屈膝,伸髋。 用1 次性针灸针(东邦无菌针灸针)以指切进针,斜向关节腔为进针方向,若出现进针障碍,应暂停进针,深度最深进入到40 mm,采取提插捻转补法,若患者出现胀、麻、酸感得气后留针20 min,并在针柄上插入1 cm 长度的药用灸条, 并选用一张硬纸片垫在施灸区域的下方, 直到药用灸条完全燃尽,将灰烬除去,起针,1 d 进行1 次治。 (2)康复训练。股四头肌收缩训练。 首先是股四头肌长收缩。 辅助患呈仰卧位,自然伸展下肢,患肢用力伸膝,床面需用力压,并感受到紧绷大腿肌肉,维持15 s,确保身体放松,1 组重复10 次,5 组/次,3 次/d。其次是股四头肌张收缩,进行伸膝运动,辅助患者呈坐卧位,膝屈90°,轮流于左右两面伸膝,在伸直位下坚持5 s,复原,1 组重复10 次,1 次进行5 组训练,3 次/d。其次,进行举腿训练。辅助患者呈立位,患腿直腿斜上举45°,坚持5 s 该姿势,复原,1 组重复10 次,5 组/次,3 次/d。 要求患者练习股二头肌收缩,辅助患者呈俯卧位,轮流慢动作屈膝,1 次重复10 次,5 组/次,3 次/d。若患者局部怕凉或膝关节不稳,应佩戴护膝。

1.2.2 温针灸治疗应用于对照组 与观察组实施相同的针具、针刺处方及操作方法。 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5 d,每间隔2 d 进行下一次治疗,共治疗20 次,分为4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并记录103 例患者相关血清学指标,血清指标包括组基质金属蛋白酶-3、 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 水平[2]。 (2)观察并记录103例患者症状体征积分, 症状指标包括关节活动度、肿胀、疼痛、日常生活能力、僵硬[3]。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整理研究数据,[n(%)]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对比经治疗103 例患者相关血清学指标

观察组比对照组基质金属蛋白酶-3、肿瘤坏死因子-α、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 水平均更优,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对比经治疗103 例患者相关血清学指标(±s)

表1 对比经治疗103 例患者相关血清学指标(±s)

组别基质金属蛋白酶-3(ng/mL)肿瘤坏死因子-α(ng/L)C 反应蛋白(mg/L)白细胞介素-1(pg/mL)观察组(n=51)对照组(n=52)t 值P 值132.52±9.12 149.36±9.27 9.291 0.000 25.87±3.45 36.58±4.13 14.269 0.000 18.20±2.15 33.78±3.26 28.573 0.000 53.98±5.28 75.24±6.10 18.896 0.000

2.2 对比经治疗103 例患者症状体征积分

观察组比对照组关节活动度、肿胀、疼痛、日常生活能力、僵硬评分均更优,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对比经治疗103 例患者症状体征积分[(±s),分]

表2 对比经治疗103 例患者症状体征积分[(±s),分]

组别关节活动度肿胀疼痛日常生活能力 僵硬观察组(n=51)对照组(n=52)t 值P 值0.75±0.12 1.54±0.27 19.123 0.000 0.56±0.05 0.98±0.13 21.559 0.000 7.14±1.25 11.38±1.34 16.597 0.000 36.58±3.29 48.29±2.32 20.908 0.000 3.14±0.75 5.28±1.27 10.387 0.000

3 讨论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关节疾病, 在临床中比较常见,主要发病群体为老年患者,膝骨关节炎病理变化主要为增生关节边缘骨质、 增生膝关节滑膜炎症、软骨退行性病变。 肿胀、膝关节疼痛为患者主要临床表现,若不及时治疗,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 膝关节活动疼痛为膝骨关节炎患者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中医学范畴为“鹤膝风”“骨痹”[4]。 从中医学角度来讲,发生膝骨关节炎的机理主要为侵入“湿”“寒”“风”,导致阻滞膝部气机,无法畅通运行气血,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坚持“除湿消肿、温经活血、祛风散寒、化瘀生新”的原则[5]。 在选穴方面,梁丘为足阳明胃经郄穴,该部位是在膝关节部胃经气深聚, 于此穴位进行温针灸,可实现温经止痛、行气活血的功效。 温艾灸的主要作用为温热通阳,可实现消肿散结、通达阳气,促进吸收渗出物,益气血、温养筋脉、修复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效果,康复训练符合中医“动则阳生,气机畅达”机理。温艾灸刺激还能够引诱局部组织肌肉产生热休克蛋白,从而将免疫系统激活,确保能够预防疾病[6]。 减弱股四头肌肌力是膝骨关节炎功能障碍的一个明显表现,会影响发展膝骨关节炎。 肌肉结构能够稳定关节,在基于温针灸治疗的同时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提升膝关节的稳定性[7]。 该次试验主要对膝骨性关节炎采取温针灸单项治疗与温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基质金属蛋白酶-3、肿瘤坏死因子-α、C 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1 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活动度、肿胀、疼痛、日常生活能力、僵硬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温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单项治疗,可有效调理气血,实现温经通络止痛的功效。

综上所述,膝骨性关节炎采取温针灸治疗同时应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这样能够更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清学指标,确保治疗安全性,加快疾病恢复速度,值得临床应用实践。

猜你喜欢

骨关节炎康复训练关节炎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骨关节炎患者应保持适量运动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