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如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2020-07-04朱红伟

关键词:认知冲突深度学习数学教学

朱红伟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尤其是数学概念、规律等的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更多地要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基于理解、主动建构、有意义的发现式学习。具体地,可以采用如下策略:激发认知冲突,促进积极参与;利用先行组织者,促进自主构建;通过易错辨析,促进深刻理解;采取梯度设计,帮助发现规律;引导理性论证,促使“知其所以然”。

关键词:深度学习 数学教学 认知冲突 先行组织者 梯度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指出:“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而西北师范大学安富海教授认为:“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是指学习者以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认知结构中,且能将已有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可见,深度学习强调积极参与、基于理解、主动建构,更多地属于奥苏伯尔所说的有意义的发现式学习。当然,深度学习还强调挑战性与成功的平衡(暗合积极心理学中的心流理论)、高阶思维的发展、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学习的迁移。

在数学课堂教学(尤其是数学概念、规律等的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笔者认为,既不是放手让学生自学,也不是刻意地追求学习的难度,更多地要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基于理解、主动建构、有意义的发现式学习。具体地,可以采用如下策略:

一、激發认知冲突,促进积极参与

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就要让学生认识到所学内容的价值,从而产生学习需求。为此,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是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感觉到如果不学习某个内容,客观存在的一些问题(需求)就无法解决(得到满足)。而要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必须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例如,教学“小数除法”时,可以出示“5千克香蕉总价12元,1千克香蕉单价多少元?”的现实问题。学生对“12÷5”这个整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并不陌生,根据以前学过的“有余数的除法”,很容易得到“商是2,余数是2”的结果。但是,学生马上会发现,这一结果无法解决“香蕉的单价”这一实际问题,从而产生认知冲突,积极地想知道如何继续除下去。由此便自然地引出把2元转化为20角,即把2转化为2.0,再除以5的小数除法。

再如,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时,教师给每位学生一张方格纸,其中一位学生拿到的方格纸没有图案,而其他学生拿到的方格纸在相同位置的一格中画着一块奶酪。然后,教师请拿到没有图案的方格纸的学生上台,在其他学生的语言提示下,玩“小老鼠找奶酪”的游戏。台下学生的描述各不相同:“在第4行第4列。”“从上往下数在第4条线和第5条线之间,从左往右数也在第4条线和第5条线之间。”“从下往上数第7格,从右往左数第5格。”……台上的学生想听明白,却总是有些糊涂。就在这样的认知冲突中,学生积极地想知道“哪一种说法一定能找到奶酪的位置”。进而通过讨论,学生逐渐明晰,要说从哪里到哪里,即方向,还要说清数几格,即距离,而且,统一说法也非常重要。由此便自然地引出“何为列,何为行”“列从左往右数,行从前往后数”“先确定第几列,再确定第几行”这些基于笛卡儿坐标系的用数对表示位置的人为规定。

二、利用先行组织者,促进自主构建

“先行组织者”概念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奥苏伯尔认为: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最有效策略,是利用适当相关的、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即为“组织者”。组织者一般在教学内容呈现之前加以介绍,目的在于确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所以又叫作“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建立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能帮助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出发加工新的知识,融入原有认知结构;通过新旧知识的整合作用,增加了知识的识别度,有效避免了学生的机械记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了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先行组织者主要有数学实验、生活实例等类比对象。教师可以利用它们帮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自主建构知识。

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分小棒,逐步理解:15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5份,得到算式15÷3=5;16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5份,还余1根,得到算式16÷3=5……1;17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5份,还余2根,得到算式17÷3=5……2;18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6份,得到算式18÷3=6。然后,及时进行点拨:余数等于除数时,还可以再分一份。接着,让学生通过更多的分小棒操作,得到更多的算式,进而在比较中发现“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都比除数小”的结论。

这里,分小棒的直观操作很好地起到了先行组织者的作用,帮助学生弥补了抽象推理能力的不足,更容易自主建构有余数的除法的算理。

再如,教学“认识方程”时,教师出示图1,让学生观察、思考,说出自己的发现。有学生说:“天平的指针在中间,天平平衡,说明天平两边的物体一样重。”教师顺势引导:“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它们是等量关系。”有学生说:“也就是天平左边一颗樱桃加上5克砝码的质量等于右边10克砝码的质量。”也有学生说:“也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一颗樱桃的质量+5克=10克。”教师继续引导:“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确实,一颗樱桃的质量不知道,但是,直接这样写很麻烦,如果我们用字母x来表示一颗樱桃的质量,那么,刚才同学所说的等量关系还可以怎样表示?”学生写出“x+5=10”。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然后总结:“当两个式子相等,即具有等量关系时,我们通常可以用等式表示。”

接着,教师出示图2、图3,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等量关系,然后用4×x=380或4×y=380,2a+200=2000、2000-2a=200或2000-200=2a等简洁的方式表示。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这些式子是怎么得来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从而归纳出:等量关系可以用等式来表示,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这里,天平等生活实例很好地起到了先行组织者的作用,帮助学生从具体的等量关系到抽象的符号表达,更容易自主建构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等量关系的重要模型。

三、通过易错辨析,促进深刻理解

相关或相似的先行组织者,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但是,这样获得的知识,学生往往还不能深刻理解。要促进学生的深刻理解,可以提供一些“非标准”的变式,让学生进行易错辨析,强化对关键词句含义的认识。

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学生知道平均分一个物体,其中的一份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之后,教师可以具体呈现一些部分涂色的图形,让学生判断其涂色部分能不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强化对分数概念中“平均分”的认识。然后,提出一个模糊宽泛的情况,让学生判断结论:把一张长方形纸分成两份,每一份一定是它的二分之一。这时,学生很容易因为具体图形的思维定式产生错误的判断,认为一定是二分之一。而教师可以将一张长方形纸随意地折成两份,提问:这也是分成两份,这一份是二分之一吗?为什么不是?我们判断是不是二分之一的依据是什么?怎么分成两份,使其中一份一定是二分之一?这样的易错辨析,可以让学生从反面思考分数概念的关键内涵,加深对分数概念的理解。

四、采取梯度设计,帮助发现规律

有些数学规律比较隐蔽,对它们进行发现式学习本身就是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对此,教师要进行梯度设计,通过层层遞进的学习任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拾级而上,经历数学发现的全过程,从而充分认识数学规律,感悟思想方法。

例如,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时,教师提出问题:“有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规律?”学生一时不知从何入手。

于是,教师先让学生尝试将分数13、23、14、24、34化成小数,并根据尝试的结果,猜一猜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在分子中还是在分母中。学生尝试后,一致认为规律在分母中。教师顺势提问:“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征?”根据刚才的尝试,学生猜测:分母是偶数的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而分母是奇数的分数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对此,教师没有表态,而是再让学生尝试将分数15、45、16、56化成小数。学生尝试后,发现并非所有分母是偶数的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也不是所有分母是奇数的分数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再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这时,教师又让学生尝试将分数58、310、1720、625化成小数,并思考这些分数的分母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尝试后,发现它们都能化成有限小数,但是找不到它们分母的共同点。教师进一步引导:“奇数、偶数是和一个数的什么有关的特征?”学生交流后,得到:“和一个数能不能被2整除有关。”教师再引导:“能不能被2整除,也就是有没有2这个因数,那么,我们能不能从所含的因数这个角度来研究这些分数的分母呢?”学生一下子找到了思维的突破口,发现了这些分数分母的质因数只有2和5,于是进一步猜测:分母不含除了2和5以外的其他质因数的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

正当学生心满意足之际,教师接着让学生尝试将分数315、624化成小数,又激发了矛盾:为什么分母含有除了2和5以外的其他质因数的分数也能化成有限小数呢?通过观察分析,学生发现,这两个分数化成最简分数后,它们的分母也只含有2和5这两种质因数。由此,学生认识到之前的猜想还得补充一个前提:这个分数是最简分数。

这里,教师把“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的发现式学习过程设计成一个个富有梯度的探究问题,让学生在一次次尝试、猜想、验证、反驳中,一步步逼近数学本质,发现数学规律,同时感悟其中的思想方法。

五、引导理性论证,促使“知其所以然”

数学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才是有深度的。小学数学学习更多地通过归纳等合情推理发现规律,同时也“知其所以然”。然而,这样的“所以然”不是真正可靠的“所以然”,缺少数学的理性。对于有些数学规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理性论证,从而真正地“知其所以然”。

例如,教学“十位相同,个位上的数相加是十”的乘法的计算规律时,学生通过多次尝试具体计算,不难发现一般规律: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结果就是积的末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比它大1的数相乘的结果就是积的末两位前面数位上的数。学生通过再次举例验证,也不难认同这一规律的普遍适用。如果教学到此为止,似乎学生也能掌握计算规律,并能运用计算规律解决问题。

但是,此时,学生还是停留在“知其然”的层面,没有真正地“知其所以然”。所以,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一规律,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当然,这一规律的严格论证需要用到多项式乘法这一代数知识,小学生很难理解,更无法想到。因此,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思维特征,可以结合具体例子,利用数形转化,将乘法计算用图形面积表示,来帮助学生思考和理解。

教师首先提问:为什么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结果就是积的末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比它大1的数相乘的结果就是积的末两位前面数位上的数?然后出示图4,并提问:有一个特别会思考的学生在计算22×28时,画了几幅图,你能从中找到理由吗?通过图4,学生不难发现:这个乘法的结果可以分成“十位乘十位”“个位乘十位”“十位乘个位”“个位乘个位”四个部分[对应图4中左侧四个长(正)方形的面积]——把“个位乘十位”的2×20与“十位乘个位”的20×8合起来,就是20×10;再与“十位乘十位”的20×20合起来,就是30×20,结果是600,把6写在末两位前面(即百位);“个位乘个位”是2×8,结果是16,把16写在末两位(即十位和个位);合起来得到结果616。由此,学生不难感悟这一规律的一般原因,即深层次的算理。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动态演示图4中剪、移、拼的过程;再提供方格纸,让学生通过剪、移、拼计算34×36,并说说为什么4×6的积就是计算结果的后两位,3×(3+1)的积就是计算结果的前几位,从而深化对算理的认识。

猜你喜欢

认知冲突深度学习数学教学
巧设悬念, 激发兴趣,建构概念
巧用认知冲突 打造有效课堂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巧设认知冲突发展数学思维探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