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开拓小额消费信贷业务的困难及优势分析

2020-07-04吴明明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5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

吴明明

摘 要:随着我国居民互联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小额消费信贷业务的市场份额正成为了当前国内金融机构争相争夺的对象。本文从国内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基于商业银行目前在小额消费信贷业务发展上的劣势地位,分析了国内小额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现状,并分析了国内商业银行在发展小额消费信贷业务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以及具备的优势,以期能够帮助国内商业银行更好地开展小额消费信贷业务,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关键词:商业银行;小额消费信贷;金融业务发展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网络消费能力明显提升,根据《2019年中国居民网络消费能力调查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网络消费能力已经达到了6200元/年,而2009年我国人均网络消费能力仅有168元/年,短短10年间我国居民人均网络消费能力暴增近40倍。在居民网络消费能力显著提高的同时,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高潮。目前,互联网金融企业和小贷机构在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上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诸如蚂蚁花呗、微粒贷等行业巨头注资创办的互联网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已经占据了小额消费信贷业务的大部分市场份额。而我国的传统金融业巨头——商业银行,目前在小额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上已经显著处于下风。

一、我国小额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一)小额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现状

目前,在我国小额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上,形成了主要以互联网金融机构、小额贷款机构为主的小额消费信贷业务市场。截至2019年年末,我国小额消费信贷余额已经达到了9.9万亿元的规模,相较于2015年而言,小额消费信贷规模上升了近120%。其中,我国东部及南部沿海地区占据了小额消费信贷市场规模的45%左右,中西部地区占据了小额消费信贷市场规模的30%左右,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占据了小额消费信贷市场剩下25%的市场规模。

目前,在小额消费信贷业务的市场份额分布上,我国互联网金融机构占据了消费金融市场份额的78%以上,小贷机构约占据了15%左右的市场份额,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占据了约7%的市场份额。

(二)小额消费信贷业务模式发展现状

目前,在小额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方面,国内金融机构主要推出了下期全额偿还和分期偿还两种模式。下期全额偿还的小额消费信贷,贷款人通常无需支付利息,分期偿还的小额消费信贷,贷款人往往需要支付利息。目前,在国内绝大多数经营小额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都推出了两种模式兼并的小额信贷消费业务,即贷款人可以根据自身偿债能力和需求,选择是即期偿还、下期偿还或分期偿还。

除了在偿还时间和期限上有所区别外,贷款的性质上也有所区别。有的小额消费信贷,贷款人无法直接通过贷款的形式获取现金,贷款人在选择好需要支付的商品后,由金融机构直接将商品款代替贷款人打给商家,这种模式被称为直接小额消费信贷,即贷款资金直接体现在了贷款人的消费行为中,消费者无法变现,诸如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业务均属于直接小额消费信贷的范畴。另一种是贷款人提出购买需求后,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由金融机构进行审核并放款的小额消费信贷行为,被称为间接小额消费信贷,消费者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实现资金的变现,诸如微粒贷和其他一些小贷机构,多使用该类小额消费信贷业务模式开展业务。

二、我国商业银行开拓小额消费信贷业务的困难

(一)缺少优质互联网应用作为依托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开展小额消费信贷业务上,面临的首要困难便是缺少优质的互联网应用作为依托。小额消费信贷是以居民日常消费作为基础的信贷业务模式,因此小额消费信贷贷款业务量的大小,与居民的消费能力变化紧密相关。当前国内在小额消费信贷方面业务规模较大,市场份额占有较高的金融机构,如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其背后均拥有淘宝、天猫、京东商城这一类受众面极广的优质互联网消费应用作为依托。企业依靠其优质的互联网消费平台,与消费信贷业务进行挂钩,吸引在平台上购物的消费者使用自家的小额消费信贷业务,不仅能够为消费者带来便利,同时还能让消费者享受更多额外的福利。而国内的商业银行由于缺少类似的、受众面和知名度较高的优质互联网应用,因此在小额消费信贷业务的推广上,容易处在劣势地位。

(二)与现有信用卡业务存在内部竞争

商业银行在小额消费信贷业务的拓展上存在的第二个困难,便是小额消费信贷业务与现有信用卡业务之间的内部竞争关系。从本质上来看,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可以用于个人消费支付,同样存在消费信贷的功能,但由于信用卡业务无法脱离实体卡片作为信贷权限的载体,并且具有较高的申请门槛,使用上也没有如今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和小贷机构推出的消费信贷业务方便,因此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距离小额消费信贷的本质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商业银行若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打造的,脱离信用卡实体的小额消费信贷业务,则势必会对其现有的信用卡业务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由于小额消费信贷业务在贷款上门槛更低,贷款消费的途径更便捷,从申请权限到贷款消费的时间往往不超过一个工作日,而信用卡从申请到邮寄往往要经历一周甚至半个月的时间,因此商业银行开设小额消费信贷业务后,势必会对现有的信用卡信贷业务带来冲击。

三、我国商业银行开拓小额消费信贷业务的优势

(一)贷款利率优势

商业银行相较于其他金融机构而言,在资金的筹集上更加容易,通过吸纳储户存款便可以筹集到相当规模的资金。而其他互联网金融机构和小贷机构,其资金的筹集往往比较困难。以小贷机构而言,其放贷使用的资金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获得,一是通过较高的利率吸引外部投资者注入资金,二是向银行申请贷款。因此小贷机构在资金的获取上,融资成本远高于商业银行,融资规模也远低于商业银行。因此,为了弥补融资带来的较高成本,小贷机构在开展贷款业务时会收取必商业银行更高的利息。因此,商业银行在开展小额消費信贷业务的过程中,凭借其融资成本和融资规模上的优势,可以收取相对于互联网金融机构和小贷机构更低的利息,来取得信贷利率上的优势,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此外,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在开展小额消费信贷业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全新的机制来进一步降低个人的消费信贷利率。例如,在商业银行办理了货币资金储蓄业务的客户,在同一商业银行办理消费信贷业务时,商业银行可以按照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推出存款利息抵扣消费信贷利息的服务模式。在客户消费借贷未归还借贷资金的期间内,所产生的消费信贷利息,按照相同的期间计算存款金额的定期利息并予以抵减。同时银行可以要求客户在办理了消费信贷业务之后,若要享受存款利息抵减消费信贷利息的优惠,则原本在银行以活期储蓄的形式存放的款项,在消费信贷合约存续期间需要转为“半定期”模式,不得随意支取。通过这样的创新服务模式,商业银行既能够充分发挥其吸纳存款资金的优势进一步降低消费信贷业务利率,同时也能变相增加商业银行的定期储蓄资金比例,不会因为向客户提供消费信贷利率优惠而导致商业银行承受利息损失。

(二)线上+线下双轨制业务发展优势

除了利率优势之外,商业银行往往规模较大,在全国各地大部分地区都设有线下网点,同时如今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内的商业银行都建立了网上银行业务办理中心,因此如今的商业银行都可以做到线上+线下的双轨发展模式,且无论线上还是线下的经营体量,都达到了较大的规模。互联网金融机构往往依托于互联网而存在,基本不建立线下网点,同时小贷机构受制于其资金规模的影响,也无法大面积铺开线下网点,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其线上+线下的双轨制经营优势,在小额消费信贷业务开展的过程中,牢牢吸引一批对线下消费信贷业务办理存在需求的消费者,利用这一优势来拓宽客户渠道。

四、结论

本文从小额消费信贷业务出发,分析了我国当前小额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现状。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分析了其开展小额消费信贷业务存在的困难,这些困难主要体现在商业银行缺少优质的互联网应用作为依托、商业银行小额消费信贷业务会对信用卡业务带来冲击两个方面。此外,本文在商业银行开展小额消费信贷业务困难的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商业银行开展小额消费信贷业务的优势。经过分析可以得知,商业银行开展小额消费信贷业务的主要优势在于:贷款利率相较于互联网金融机构和小贷机构更低、拥有线上+线下的双轨制业务发展模式。通过本文的分析,笔者期望能够帮助国内商业银行在小额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发和拓展上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段相逢. 我国商业银行的個人消费信贷产品设计[D].暨南大学,2015.

[2]卞咏梅,王品之. 小额消费信贷领域中商业银行与互联网电商的双赢模式探讨[J]. 经济研究导刊,2015(08):170-171.

[3]陈怡君. 我国消费金融公司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6.

[4]刘山. 我国消费金融发展与规范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6.

[5]陈赛. 完善小额贷款公司信用管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迎来发展新契机
“商业银行应主动融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关于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思考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国有商业银行软件开发项目组合风险管理模型探索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