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音乐美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2020-07-04肖丹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4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培养大学生

摘 要:音乐在诸多艺术展现方式中具备其他艺术难以比拟的特别交流沟通功能,音乐不仅为素养教学的发展与进步提供相应的支持,还可通过了解不同学生对音乐了解与认识因材施教,丰富素养教学的多样化。目前大学教学重视大学生思政教学,提倡多方式、全方位进行大学生人文素养提高与思想道德培育,需重视音乐教学,充分全面发挥音乐美育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音乐美育;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引言

马克思曾经说过音乐是人们的第二种语言,作为大众天然热爱的语言,音乐艺同时是社会思想意识形态的特殊形式,具备美育功能。从古至今音乐美育皆是最有效的育人路径,素来是学校美育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用客观角度看待目前大学教学,音乐教育的缺失较为严重,除必要出现的音乐专业课程、音乐公共课及歌唱竞赛,在大學校园内难以听到其他歌声,高等院校在有组织的根据音乐美育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们人文素养与思想道德方面不足,使年轻大学生群体的活力和生机难以得到良好呈现。

一、音乐美育的概念

音乐美育是指以音乐教学作为方式与内容,对大众实行审美教学,进而实现净化人类精神、推动其思想、素养与人格的综合发展。音乐本身具有速度、节奏、音律等内在元素,不但能强烈抒发人类的情感,还可使听众产生情感共鸣。在音乐词曲与音律的相互配合中,不管是倾听音乐还是歌颂音乐,皆能触动人们的思想意识、思想观念和思想情感。音乐美育具备广泛功能,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方面,音乐美育可培育人类的音乐感,推动其想象力、审美力和理解力培育与提高。另一方面,杰出优秀的音乐作品获取思想精神上的共鸣与愉悦,从而达到陶冶情感的成效。最后,音乐自身所具备的丰富内涵,可有效地反映当前社会生活与人们情感,对人类认知社会生活、建立崇高理想起到引导与推动作用。

二、音乐美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课程设置缺少科学性

目前高等院校音乐美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音乐课程设立上缺少科学性。大学音乐在音乐专业学科与非音乐专业学科中实行情况有所差异,但皆存有着一定程度的缺陷与不足。首先,针对音乐专业学科的大学生们而言,音乐美育课程的教育侧重于音乐技艺的锻炼,极大程度轻视了音乐通才教育。这种状况的形成,导致学生们即使在音乐技巧上具备较高成就,但依旧缺少浓厚的人文内涵,使此学生们技艺漂浮,缺乏相映的情感与内涵。其次,针对非音乐专业学科的大学生们来看,音乐美育教学主要表现在公共选课上,学生们蜻蜓点水似的对音乐知识实行简单粗略的认识,如若未选择音乐公共课的学生,就基本丧失了音乐美育的契机。

(二)音乐教学形式不符合学生的要求

音乐教学形式不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不仅在教育内容上体现出落后的形势,且教育方式过于单调与乏味,难以有效地激起学生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与自主性。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吸收音乐的方式与途径更加多元化,了解到的音乐类型与方式也更加多样。大学生们在实行音乐鉴赏过程中,时常选取适合自身兴趣爱好的音乐内容与形式,但大学美育课程所提供的教育方式相对简单,致使教与学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和空隙,并且学生们的音乐美育缺少高效指引,大学的美育课程只趋向于形式化,缺少实际成效与作用。

(三)大学生音乐选择趋向娱乐化

通过对大学生自主实行的音乐每一状况来看,即便学生们接触的音乐类型与音乐形式较多,然而目前社会中较为流行的音乐多数皆是为追求出名度与传播度,其别出心裁的特性使音乐自身缺少高尚的品格与内涵,既缺乏优秀的审美价值,有缺少变革创新与正确表达。多数大学生们缺少科学分辨和鉴赏能力,通过大众娱乐的推动与影响,大学生将泛娱乐化的音乐作品当做欣赏对象,这不但难以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与思维情感,亦会对大学生德育、美育形成消极影响,致使人文素养难以得到深层次提高。

三、音乐美育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

(一)改革大学公共课教育形式

将音乐美育课程与大学必修课程体系相融合,是当前大学公共教育课程体制中侧重于人文素养教学的主要课程。在教育结构与课程安排上需将音乐美育课程融入到教学设计中,使音乐美育课程规则化、正常化、体制化。创建公共音乐课程,设置音乐美育课程教学素材、教育内容与图片视频等辅助资源。在课程构造创建上采用多种多样化原则,通过对学生们的兴趣与需求了解,设立音乐鉴赏、戏曲、乐曲等多类课程,使学生们可在接纳音乐美育教学时得以激发创造灵感与艺术灵感,推动其音乐专业学习获得更深层次的进步。实行统一的音乐教育质量评判,条件允许可参加英语考级、体育素能、音乐等级的考试,正确评判大学生音乐素质。将音乐方面的学校社团训练、竞赛与活动等与音乐相关的内容融入到音乐美育体制中,并核算与之对应的学分。音乐美育课程的变革面对全体大学生,以提升学生们全面人文素养、思想道德意识与审美品质为目标,选取音乐教材、培育师资力量、设定音乐内容,实行综合音乐教学。

(二)创新大学校园文化活动载体

应将音乐美育加入校园文化活动策划中,突出音乐美育课程在审美教学中的主阵营、主途径作用。规范与创建高等院校音乐美育提升体系项目,使学生们能在丰富多样的音乐美育活动过程中接受教导,推动个性化发展。在校园文化组织活动过程中彰显音乐主题,创建校园音乐美育氛围,构建丰富的校园音乐美育环境。在大学校园内举办的文化艺术节不但具有歌唱大赛、乐器大赛等各类竞赛活动,还应开展音乐专业人士的知识演讲,邀约著名音乐家于演员进行解说,以自身的艺术人生来影响学生。在大学的社团中则需重点支持培育音乐类型的社团,例如话剧社、歌舞社、合唱团等,设定专业音乐教师进行指导并提供活动场地、经费和与外界沟通、交流、培训的机会。在校园文化设施创建上,设立音乐吧、歌唱吧、音乐图书馆,在校园网站上建设音乐网站,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三)以校歌传播或征集创作为契机

高等院校的灵魂是大学思想精神,校歌则是大学思想精神最形象、最灵活、最具凝聚力精神与物质介质。将校歌设定成MTV,进行广泛传播传唱,是培育学生们爱笑思想精神的良好途径之一。针对为有效格的高等院校,应创作并征集可反映学校意识与学校人文精神的校歌,并且是全体教师与学生进行大范围传唱,以音乐形式来提高学校文化品质,进行校史教学以爱校教学。校歌搜集过程是绞好的爱笑教学过程,全校教师与学生应积极参与其中进行创作词曲,以此丰富校歌的选择。

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每月是高等院校审美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们人文素养的培育与提高具有尤为重要的作用。高等院校需充分全面认识到音乐美育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增大对音乐美育的重视度与关注度。变革音乐美育课程的设立和教育结构,以促进燕月课程教学,并且将音乐美育和校歌组织活动相融合,推动音乐美育的综合全面性落实。另外,大学应积极实施音乐美育活动,让大学生们自主参加到音乐美育组织中,提高大学生群体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晓玲. 简论音乐美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8(04):97-99.

[2]马向东. 音乐美育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实践路径探析[J]. 高教论坛,2014,(08):64-67.

[3]尹鸿文. 音乐在高校美育教育的作用分析[D].海南大学,2019.

[4]王越. 高职院校的音乐素质教育现状与革新[J]. 歌海,2008,(06):74-75.

作者简介:

肖丹(1978-)女,汉族,籍贯:山东省蓬莱市,学历:硕士研究生,讲师,毕业院校:天津音乐学院,毕业专业:声乐演唱,研究方向:音乐学.

基金项目:齐鲁师范学院2019年度美育专项项目:音乐艺术的美育功能研究(my201915).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培养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大学英语课堂中以语篇材料为载体的人文素质培养
南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研分析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